吳然

與我們常見的蜘蛛不同,水蛛是蜘蛛家族的另類:它長期生活在水里,從不上岸,只是偶爾浮出水面。
水蛛有著普通蜘蛛的模樣,主要分布在歐洲和亞洲北部地區,在中國的內蒙古、東北地區和河南北部,以及日本、韓國也有少量分布,大多生活在池塘或是水流較慢的溪水中。
由于一生都在水下度過,水蛛會為自己建造一所水晶宮,在里面快樂地生活。而這水晶宮的構筑方式,也頗有些趣味。
首先,水蛛會在水生植物之間吐絲結網。跟其他蜘蛛不同的是,水蛛結的網并不用于捕食,只是用于交配、產卵、休息。網形成雛形后,水蛛會使用腹部的絨毛夾著一個個水中氣泡搬運到網中。這些氣泡附著在水蛛身上,看上去像是一個個水銀球,光彩照人,因此水蛛又叫做“銀蛛”。當網中填滿氣泡,水蛛的家也就建成了。
這些氣泡是用來給水蛛提供氧氣的,功能相當于一些水生動物的鰓部,或者人潛水時使用的“水肺”,水蛛通過它從水中提取氧氣,并排出二氧化碳。具體來講,當水蛛從氣泡中消耗氧氣時,氣泡中氧氣的濃度就會降低,當低于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時,水中的氧便會自行補充進氣泡內來。同時,水蛛產生的二氧化碳也會排出并溶解于水中,而不會在氣泡中積聚。
不過,當水蛛的耗氧量過大,水中的氧補給進氣泡的速度跟不上其耗氧的速度時,就必然導致氣泡中氮氣的濃度升高,最終導致氣泡破裂,那時,水蛛就不得不返回水面補充氧氣供應。但這個過程相對比較緩慢,一個氣泡基本能讓水蛛在水里呆上一天——頗有些《水滸傳》里“浪里白條”張順的意味。
水蛛的捕食動作同樣有趣。它們通常在水表捕捉獵物,對象主要是水中的小魚、蝌蚪、水蛭等小型動物。有意思的是,它們喜歡用一種特殊的方法引誘獵物上鉤:讓自己的腿上沾滿藻類植物作為誘餌,然后伸進水中,在水下使勁搖晃,喜歡在淺水游弋的小魚嗅到水藻的味道后便會游來啃食,這時,水蛛便慢慢把腿從水中緩慢拔出,吃上癮的小魚不肯放棄食物,也就隨之浮出水面,水蛛此時便趁機抓住小魚拖上水面,享受美味。
水蛛對生存環境十分挑剔,天生“潔癖”的它會選擇水質潔凈的水域,此外,水草豐富也是一個重要的條件——因為水生植物是其織網的主要支撐物。不過,由于近年來土地沙化以及水體污染等原因,在我國已經很難找到它們的身影,實為一種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