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曉敏
探討常規微生物學檢驗方法中影響念珠菌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
景曉敏
目的 探討在念珠菌的常規生物學檢驗中影響其檢驗結果準確性的相關因素。方法 采用常規方法分離培養鑒定 16 株念珠菌 , 對其中 8 株進行 DNA 序列分析以確定其分子型別。結果 為達到準確鑒定結果 , ATB 儀器鑒定時應將板條防御 28 e 進行 24 h 孵育。結論 培養基、培養溫度以及穩定的時間控制是保證念珠菌檢驗結果準確性的最主要因素。
微生物檢驗;念珠菌;準確性;影響因素
隨著抗生素以及各種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過度使用 , 我國居民真菌感染呈現上升趨勢。念珠菌感染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種 , 可表現明顯的細菌感染癥狀 , 在早產、燒傷和器官移植及白血病等患者標本中都可檢測到念珠菌[1]。由于相關規范的缺失和技術的落后 , 我國醫療單位仍采用顯色平板分離對念珠菌進行鑒定 , 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2]。本文對念珠菌檢驗中準確性的影響因素進行探討 , 報告如下。
1. 1 材料 本文所用 16 株念珠菌來自于患者陰道分泌物、痰液、尿液和糞樣等標本 , 還包括 3 株標準菌株。所用材料主要包括科瑪嘉顯色平板、培養基、ATB鑒定儀、DADE鑒定儀以及快速酵母菌鑒定板等。
1. 2 方法及觀察指標 根據產品要求以及相關標準配置念珠菌培養基。于穩定時間和最適溫度對所選念珠菌進行 2 d的培養基培養 , 并對其生長狀況進行觀察和記錄。其次 , 采用ATB 系統對所用念珠菌進行鑒定 , 觀察其于培養基中 1~3 d 的生長情況 , 于 ATB 儀器上判讀其鑒定結果。
16 株念珠菌進行分離培養后結果顯示 , 培養 48 h 的念珠菌生長態勢顯著優于培養 24 h 的 , 且 35 e 的念珠菌生長情況優于 28 e 的念珠菌。使用不同質量和型號培養基進行培養的念珠菌顯色結果也不盡相同。對念珠菌采用 ATB系統鑒定后結果顯示 , 念珠菌的顯色效果與培養基指示劑、培養時間和培養溫度等因素密切相關。為保證菌種鑒定的穩定性應保證培養時間、溫度和培養基的相同。與 ATB 系統鑒定結果相比 , 快速酵母菌鑒定板鑒定結果與其大致相同。該 16株念珠菌進行分子分型后結果顯示 , 僅 1 株不適合自動化儀器鑒定。
念珠菌作為一種常見真菌 , 是人體正常菌群的一種 , 在人體中主要存在于皮膚、陰道、腸道和口腔等 , 可與外界環境相通腔道。當人體正常菌群發生紊亂 , 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時 , 念珠菌可于定植部位大量增殖 , 入侵人體腔道 , 引發念珠菌感染。常見的念珠菌感染主要包括肺部炎癥、眼部感染、傳染性口角炎以及外陰陰道炎和真菌血癥等[3]。
臨床上對念珠菌感染進行診斷時主要依靠實驗室微生物學技術分離鑒定患者標本中的念珠菌。顯色培養基分離鑒定和沙保弱培養基分離培養是最為常規的念珠菌鑒定方法。但是在我國對于念珠菌的臨床檢驗尚無標準檢測手段和規范 ,其分離培養和鑒定等環節存在多種不可控因素 , 導致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受到影響[4]。
為探討在常規微生物學檢驗方法中影響念珠菌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 , 在本文中選取從患者標本中分離的念珠菌 16株進行分離培養和鑒定 , 發現較高的孵育溫度和較長的培養時間是念珠菌更好生長態勢的最主要因素。大多數菌株通過科瑪嘉顯色培養基進行培養鑒定時 , 可于 24 h 左右顯色。雖然白色念珠菌可通過綠色菌落判斷 , 但一些念珠菌可由多種指示顏色 , 因而需要結合細胞形態和菌落特征進行判斷 , 一些不顯色的菌落需根據鏡檢結果進行鑒定。本文中發現快速酵母菌檢驗可在較短時間內滿足檢驗需要 , 其結果與需 24 h的 ATB 鑒定系統相似。
綜上所述 , 在念珠菌的鑒定中 , 培養時間、培養溫度以及培養基和指示劑的選用都可影響念珠菌于培養基中的顯色效果 , 從而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在念珠菌感染發生率的不斷增高和相關標準欠缺的態勢下 , 加強對念珠菌檢驗技術的研究仍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1]盧麗 , 齊亞娟 . 探討常規微生物學檢驗方法中影響念珠菌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 .中國保健營養 , 2013,02(下 ):997-998.
[2]劉學杰 , 婁崢 , 陳悅 . 影響念珠茵檢驗結果因素的探討 .檢驗醫學 , 2009,24(1):17-20.
[3]馬嵐云 , 代世娥 , 何鑫 , 等 .影響微生物檢驗結果的因素 .中國社區醫師 , 2011(21):227.
[4]楊柳 , 郭清蓮 , 申及 , 等 . 回顧性分析比較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 2011, 32(14):1573-1574.
2014-05-28]
466001 河南省周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