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 陳的玲 廖菊梅 丘萬珍 譚愛君
手術過程中使用的醫用防護性敷料統稱為手術敷料, 該類醫療物資在創傷性操作中不可或缺, 如處理不當可增加感染的發生率。以前, 手術室護士打包好手術敷料包后送高壓滅菌, 但隨著手術量的增加, 手術敷料包的需要量也不斷增加, 無形中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 造成手術敷料包使用緊張,并且質量無法保障, 不僅影響了手術的正常使用, 而且還存在安全隱患[1]。2013年1月本院根據手術敷料供應過程中的實際情況, 制定了標準化工作流程, 取得了良好的實施效果和感染控制率,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12月在本院進行手術的患者4144例, 男2500例, 女1644例, 普外科634例, 骨科848例,婦科498例, 產科796例, 五官科551例, 肛腸科776例, 神經外科41例, 手術敷料的準備方法按照常規方法進行管理;2013年1~12月在本院進行手術的患者4009例, 男2300例,女1709例, 普外科640例, 骨科826例, 婦科494例, 產科611例, 五官科577例, 肛腸科814例, 神經外科47例, 手術敷料的準備方法按照標準化流程進行管理。
1.2 方法 結合本院手術敷料供應的實際情況, 制定標準化工作流程, 并于2013年1月開始實施, 實踐中認真執行。對比分析實施手術敷料標準化流程管理前后, 即2012年和2013年手術切口感染情況。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手術敷料的標準化流程管理提高了護士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使手術敷料的質量得到保證。實施手術敷料標準化流程管理后, 發生手術切口感染的例數明顯降低, 2013年手術切口感染率與2012年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手術敷料標準化流程管理前后手術切口感染情況參見表1。

表1 實施手術敷料標準化流程管理前后手術切口感染情況[n(%)]
3.1 采用標準化流程管理手術敷料的必要性 無菌手術區域建立的關鍵環節是手術鋪單, 其可對患者的切口起到隔離的效果;手術單可暴露切口所必需的皮膚范圍, 阻止皮膚細菌感染切口;手術衣可給醫護人員和患者提供一道無菌屏障,防止微生物在醫生和患者之間出現交叉感染[2]。采用標準化流程管理手術敷料可提高其質量, 有效預防術后并發癥和感染的發生, 使患者的生存質量得到提升, 提高了患者治愈的速度。高玉華等[3]研究認為通過對手術敷料供應實施標準化流程管理, 提高了手術敷料供應質量。
3.2 手術敷料的標準化流程管理的流程
3.2.1 標準化流程的建立 副護士長到各個手術科室輪轉學習1周, 了解各科室手術敷料包內容物種類和標準, 對各科室的需求特點和需求量進行分析和統計。輪轉學習結束后,以經驗交流會的方式跟工作人員進行溝通, 反復論證各項意見和建議, 建立制度和工作流程, 在實踐中認真執行[4]。3.2.2 布局 環境布局要嚴格, 污染區、清潔區和無菌區要明確區分開, 這是保證手術敷料包質量最重要的環節。手術敷料洗好晾干后及時送入敷料包裝間進行包裝。敷料包裝間單獨設立, 不可和器械包裝間合用, 以免器械被棉絮污染。各類敷料按標志牌存入手術敷料存放間。滅菌好的手術敷料包應及時送到手術室[5]。
3.2.3 手術敷料包的準備和包裝 手術敷料統一從醫院物資倉庫領取后送往縫紉間制備, 按科室需求制備各種類型的敷料, 和洗凈晾干的可重復使用的手術敷料一起送入敷料包裝間。棉布的種類繁多, 應按科室、布單規格和科室需求量貼上標簽定點存放, 方便取拿, 使工作井然有序。按科室統一規定敷料包內容物的種類、數量和包裝方法, 詳細列出手術敷料包準備和包裝的注意事項, 減少工作人員多配或少配敷料的發生, 使手術敷料的準備和包裝質量得到提升[6]。根據各科室手術量的多少制定相應量的手術敷料, 避免浪費,并根據各科室的使用特點來折疊和擺放包布。采用閉合式包裝手術敷料, 兩次包裝都使用二層包皮, 用指示膠帶進行封包后檢查嚴密度, 以免閉合性欠佳, 化學指示卡放置于包內指定位置。手術敷料包的總重量要<5 kg。填寫敷料包的名稱及包裝者姓名[7]。
3.2.4 手術敷料包的滅菌和配送 手術敷料的滅菌由專人來完成, 根據各手術科室每天送來的敷料申請單來定量完成手術敷料的滅菌工作。根據待滅菌物品的材質進行分批高壓蒸汽滅菌。貼滅菌標識于包外, 滅菌后, 滅菌人員要認真仔細檢查手術敷料包裝是否完整, 填寫滅菌日期、批次號和有效期, 滅菌過程嚴格執行壓力蒸汽滅菌操作規程。高壓滅菌后的手術敷料包應及時放入無菌發放室。工作人員應逐一檢查手術敷料包的密封性、完整性, 檢查滅菌標識的色澤是否正常和滅菌有效期是否填寫。根據各手術室敷料申請單核對數目是否正確。如發現不合格的手術敷料包應及時重新處理,合格的手術敷料包使用手術敷料專用車配送到各科室[8]。
3.2.5 手術室敷料的管理 手術室護士按類和需要時間將手術敷料放置于手術準備室, 做好標記, 以免錯拿錯放, 對敷料包的外包裝進行檢查, 注意保持無菌。
3.3 標準化流程管理手術敷料的意義 ①提高了手術敷料包的質量。采取集中管理的方法處理手術敷料包, 根據各科室的手術特點對敷料包的內容物和包裝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嚴格控制手術敷料包的體積和重量, 提高了高壓蒸汽穿透滅菌的效率, 包裝上標識和信息完備, 提高了手術敷料包使用的安全性。②使用需求得到合理安排。手術敷料的標準化流程管理是按照各科室的每日需求量進行準備和滅菌的,不會出現某個科室敷料不夠用或過多的情況發生, 這樣既滿足了手術敷料包的使用需求, 又提高了手術敷料包的使用效率。③手術敷料的標準化流程管理可以讓消毒員合理安排物品滅菌的次序, 提高了滅菌儀器的使用效率, 不會出現機器等待敷料來滅菌的情況, 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工作人員各司其職, 提高了工作效率;手術室護士不必自己準備手術敷料和安排滅菌, 減輕了手術室護士的負擔。
本研究中, 手術敷料的標準化流程管理使護士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手術敷料的質量得到保證。實施手術敷料標準化流程管理后, 發生手術切口感染的例數明顯降低, 2013年手術切口感染率與2012年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手術敷料的標準化流程管理可以科學的分配資源, 提高護士的工作效率, 并可降低手術感染的發生。杜顯鋒等[9]通過調查分析發現, 相關及專業人員應加強手術敷料質量控制管理標準的學習, 掌握標準中的性能要求, 并在實際的操作中執行, 能提高手術敷料的質量控制, 達到預防手術并發癥及術后感染的目的。
綜上所述, 手術敷料采用標準化流程管理可以提高其準備的質量, 增加滅菌效果, 使手術敷料的供需關系更加合理,節約了資源, 提高了工作人員的效率, 并可有效的預防手術感染的發生。
[1]Asta T, Margareta E, Anna E.Content and Completeness of Care Plan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ed Nursing Terminologies and Computerized Records.CIN-Computers Informatics Nursing,2011, 29(10):599-607.
[2]田維琴, 李保華, 劉麗.消毒供應中心承接手術敷料準備工作的實踐.中華護理雜志, 2009, 44(7):648-649.
[3]高玉華, 黃朝暉, 梁樹森, 等.手術敷料供應的標準化流程管理.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1, 21(4):744-745.
[4]Emilia CP, Josep RC, Gemma CA, et al.A study on surgical dressings and the uses associated to them.Revista de enfermeria,2011, 34(10):54-59.
[5]Walter CJ, Dumville JC, Sharp CA, et al.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wound dressings in the prevention of surgical-site infections in surgical wounds healing by primary intention.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2012, 99(9):1185-1193.
[6]佟梅, 李如環, 王曄.手術敷料供應流程標準化管理.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 11(35):8772.
[7]孔磊, 黃志靈.外來手術器械納入消毒供應中心標準化管理流程的探討.護理研究, 2010, 24(12):3161-3162.
[8]Dumville Jo C, Catherine JW, Catherine AS, et al.Dressing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1, 21(7):30-37.
[9]杜顯鋒, 張楠, 胡艷波, 等.手術敷料質量控制管理調查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3, 23(4):892-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