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翠
護理管理既是一門應用性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如何對護理工作進行科學管理,最大程度上發揮每位護士的工作積極性,為每位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是當下每位護士長面臨的重要問題。作者結合多年擔任護士長的工作經驗就護士長需具備的素質及管理技巧總結如下。
1.1完美詮釋護士長角色 護士長的工作目標是達到患者滿意、科室護士滿意、醫院領導滿意。管理學家Mintzberg 認為護士長承擔著十種角色:領導者、聯系者、陪伴者、監督者、傳播者、代言人、企業家、資源調配者、調停者和協調者[1]。
1.2具備較強的非權力影響力 現代管理理論認為,護士長自身行為是護士的模本,護士長的優秀職業道德、人格魅力、豐富學識、融洽的人際關系以及護理技能等都時刻影響著護士。因此,護士長需具備較強的非權力影響力,成為學習上的帶頭人,技術上的排頭兵。
1.3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急診科是醫療護理工作第一線的窗口,作為急診科護士長,需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壓力,對患者要有同情心。處理護理糾紛時,應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換位思考,充分理解患者及家屬的心情。
1.4精湛的業務技術 在急診急救工作中,搶救技能是首位,急診科護士長除具備先進的急救觀念和豐富的急救知識外,還應具備嫻熟的心、腦、肺復蘇技能,不斷鞏固和更新急救理論,夯實業務知識,熟練掌握各種急救醫療護理設備的操作流程以及各種急性創傷的搶救原則等,并帶領全科加強護理知識學習,開展護理科學研究。
1.5具備良好的管理技能 急診科的特點是病人呼叫的隨機性強,批量突發的患者多,護士長從接到呼叫、外派車輛到院內有關科室的分診救治,均體現了其策劃和協作能力。急診科的急救護理質量是工作中的重點,這就要求護士長具備良好的管理技能和應急能力等綜合素質,始終將搶救患者生命視為重中之重。另外,要善于結合每位護士的心理做思想工作,在批評對方時要善于運用溝通技巧;在工作中還能及時發現潛在問題,并作出準確的決策,避免出現不必要的護理糾紛;護士長作為護患關系的代言人,要對下屬以誠相待,盡量滿足群眾利益,還要盡可能滿足患者及家屬的要求,與相關人員聯系,善于協調方方面面的關系,提高護理質量。
1.6良好的身體素質 急救護理工作任務重、強度大、要求高且多種救治工作在急救車上進行,使得救治工作的技術難度大。作為急診科護士長常高負荷地處于急救工作的前線,必須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更好地肩負起急救護理的領導工作。
2.1營造積極樂觀的工作氛圍 作為護理管理者,急診護士應多運用商量、探討的語氣與護理人員溝通,使護士充分感受到尊重。日常工作中,對于護士工作的亮點要及時表揚,以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出現工作失誤時,應特別注意批評的時機和方法,尊重護士的情緒和感受;對于工作中出現的不同意見和建議要善于傾聽并給予肯定,做到相互理解,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和諧的工作氛圍。
2.2績效評價,彈性排班 急診科護理人員常時間的超負荷工作,易引起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焦慮等反應。護士長應科學靈活地安排班次,當危重患者增多時,可適當增加夜班人員,以減輕值班護士的工作壓力。當護士出現不良情緒時,可考慮給予適當休息。此外,還應建立績效評價標準,對護士多表揚,少批評。
2.3加強業務培訓 由于急診科涉及的病種多且病情復雜,搶救設備精密,護士長需提高護士的業務培訓,加強鞏固護理基本理論知識,提高業務水平。另外,通過定期對護士進行模擬訓練以及急救技術配合訓練,培養護士掌握扎實的技術,更好地服務于患者。如醫院有條件,作為護士長可選配護士外出進修深造,便于提高科室護士的綜合水平。
2.4加強心理素質培訓 急診科護士的工作量大,工作環境復雜,常處于應急狀態。護士長可以運用心理學知識進行心理培訓,注重培養護士對職業壓力的承受能力,有意識地進行心理調節,培養急診科護士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健康的人格。
2.5制定合理的護理工作計劃 隨著醫院和患者對服務質量要求的不斷增加,護理工作面臨著更加復雜多樣的問題,護士長應根據護理部和科內的具體工作計劃,制定出本科室的具體護理工作計劃,并確保實施,從實際工作出發,可根據情況變化而稍作變動。工作計劃必須提出明確的要求、方法、程序、注意事項,使得執行者按計劃執行,保證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
綜上所述,只有提高護士長自身素質,并充分利用護理管理技巧,才能更好地完成高質量的護理工作,建立高水平的護理隊伍,才能無愧于時代對我們提出更高的要求。
[1] 趙清華. 護士長素質與護理管理技巧. 華夏醫學,2013,33(6):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