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邵永強 梁燕
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術室護理體會
王濤 邵永強 梁燕
目的 探討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術室護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94 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 , 按患者入院時間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 各 47 例 ,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同時行針對性的手術室護理 , 并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治愈率分別為 97.87%、70.21%, 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 (P<0.05)。結論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行針對性的手術室護理干預可有效的提高治愈率 , 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 臨床效果顯著 , 值得推廣和應用。
重度失血性休克 ;手術室 ;護理
失血性休克主要是指機體在劇烈打擊下 , 因大出血或臟器損傷而引起的一種微循環灌注不足及循環血量減少的疾病[1]。本院為提高重度失血性休克的治療效果 , 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 對本院收治的 94 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行不同的護理方式 ,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 2012年 10月 ~2013年 10月收治的 94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 , 男 54例 , 女 40例 , 患者年齡為 12~60歲 , 平均年齡為 58.7歲;失血原因:車禍傷 44例 ,高處墜落 26例 , 產后出血 14例 , 銳器割傷 7例 , 其他 3例 ;按患者入院時間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 各 47例 ,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 , 并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針對性的手術室護理干預 , 其干預措施如下。
1. 2. 1 術前護理 術前護理人員應認真做好各項手術準備 ,準備好術中可能使用的各類手術刀 , 同時也能認真對各項手術器械進行清點和記錄 , 并且要告知主治醫生。同時護理人員還應熟練掌握各種儀器的使用方式及相關藥物的藥物作用及使用禁忌。另外 , 護理人員應做到從容鎮定、集中注意力配合醫生穿釘道具、配合麻醉師打麻藥等。
1. 2. 2 術中護理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 , 護理人員應及時監測患者生命體征 , 并且要及時在易穿刺、易固定、血管較粗的部位建立輸液通道。麻醉方式則以患者的具體病因及生命體征等為依據進行。同時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還應及時準確的傳遞手術器械 , 確保患者呼吸通暢 ;還應將患者以仰臥位置于手術臺上 , 并且要及時協助患者排出呼吸道內的異物 ;要隨時做好氣管插管準備。
1. 2. 3 術后護理 術后護理人員應定時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 , 并且要認真對患者的心電圖變化情況進行觀察 , 一旦有異常現象發生應及時告知主治醫生并協助醫生進行處理。
1. 2. 4 心理護理 術后護理人員應以患者的設計情況為依據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疏導 , 特別是對于老年患者及對出血有恐懼心理的患者應認真向其介紹該病的具體情況 , 并且要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的有效性及重要性。并且要告知患者該病是可以治愈的 , 從而逐漸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 , 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 使其積極主動的和手術進行配合。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治愈率及生活質量評分進行對比 , 生活質量評價應以 WHO生活質量表為依據進行 , 分數最高為 100分 , 分值越高表面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形式表示 , 實施 t檢驗 ;計數資料實施χ2檢驗 ,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治愈率對比 觀察組 47例患者中僅 1例患者因病情嚴重搶救無效死亡 , 其余 46例患者均經手術治療治愈出院 , 其治愈率為 97.87%, 對照組 47例患者中 2例患者死亡 , 12例患者術后仍伴有不同程度的傷口劇痛、未愈合等癥狀 , 其治愈率為 70.21%, 兩組患者治愈率比較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2. 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 (P<0.05), 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注 :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總體健康 疼痛與不適 積極感受 日常生活能力 對藥物及醫療手段的依賴性觀察組 4 7 8 0 . 5 ± 5 . 5a 6 8 . 6 ± 5 . 3a 8 2 . 5 ± 5 . 5a 7 9 . 9 ± 4 . 7a 7 0 . 3 ± 5 . 1a對照組 4 7 6 9 . 2 ± 4 . 2 7 9 . 9 ± 6 . 1 7 3 . 6 ± 6 . 1 7 0 . 3 ± 4 . 6 7 9 . 9 ± 7 . 1
失血性休克主要是指大量、快速失血所引起的休克現象 ,其通常是由外傷所引起的出血、食管曲張靜脈破裂、婦產科疾病、消化性潰瘍出血等多造成的出血現象[2]。該病具有發病急、病情嚴重、病情變化快等特點 , 因此 , 患者入院后通常需要直接送至手術室進行手術治療。
重癥失血性休克通常發生在微循環凝血期 , 失血性休克的發生和其特征有著非常大的關聯[3]。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因具有病情嚴重、病情危急等特點 , 使得單純的物理止血或輸血搶救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 因而通常需要在手術室中通過手術進行止血并緊急搶救。而手術前的準備、術中護理人員和主刀醫生并麻醉師的配合、術后護理等都會對手術效果造成嚴重的影響[4]。因此 , 醫療機構必須要加強對重癥失血休克患者手術室護理的重視。本院為探討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術室護理措施及效果 , 提高重癥失血患者的搶救成功率 , 改善其生活質量 ,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 且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治愈率分別為 97.87%、70.21%, 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這就說明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行針對性的手術室護理干預可有效的提高治愈率 , 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 臨床效果顯著 , 值得推廣和應用。
[1]楊曉鯤 .復蘇液體對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熱休克蛋白90α 表達的影響 .重慶醫學 , 2013,42(32):3932.
[2]李寧江 .重度失血性休克麻醉復蘇處理對病死率及并發癥的影響 . 廣東醫學 , 2010(2):201.
[3]吳海英 .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預防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效果觀察 .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 2013,23(3):563.
[4]劉瑛 .手術室護理人員發生職業暴露的原因分析與防范措施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 2013,23(3):641.
2014-04-10]
450000 鄭州市 , 鄭州人民醫院 (王濤 , 梁燕 );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邵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