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梅,戴麗麗,周啟強
(1.湖南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湘潭411201;2.隆回縣沙子坪中學,湖南 隆回422209)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學者關于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調查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也開始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問題。筆者認為,英語教師在關注學生學習動機的同時,更應關注學生“動機缺失”。而與經濟、教育發展相對較好的城市地區相比,農村地區的英語學習者存在更多的障礙和困難。本文以農村初中學生為調查對象,對他們的動機缺失情況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希望讓更多的農村教師意識到這些影響因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教學質量。此外,在本次調查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較多,占了調查對象的大半數,但是學術界對于留守兒童英語學習動機缺失方面的調查研究較少,本文特意關注了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在英語學習動機缺失方面的差異,期待本次的調查結果能夠拋磚引玉引起學界對這一群體更多關注。
20世紀50年代以來,國內外對于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積極方面的相關研究已日漸深入,在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展。相比之下,“動機缺失”(demotivation)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領域屬于冷門領域,研究相對較少。筆者認為英語教學不僅要了解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引起英語學習者失去學習動機的因素更應受到研究者的關注。
國外對于動機缺失主要有amotivation 和demotivation兩種不同的表述。Amotivation 是由Deci & Ryan[1]于1985年最先提出來的,他們指出,動機缺失是指學習者面對學習時產生的無助感而引起的動機缺失,而不是最開始興趣的缺失。該定義傾向于學習者的心理層面。D?rnyei[2](2001)認為動機缺失(dimotivation)指使人們正在進行的學習行為或行為傾向減少或消失的具體外部力量。因此,動機缺失可以看成是動機的對立面。該定義強調學習者動機缺失的外部力量。筆者認為,學習者動機缺失既要考慮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同時內部心理層面也需要考慮在內,本文將綜合上述兩大家的觀點進行研究。
隨著動機缺失理論研究的深入,不少學者也從實證研究方面去探討動機缺失的原因及其對策。在國外,Ludwig[3]是最早對“動機缺失”現象進行定量研究的。Gorham 和Christophe[4](1992)對308 個大學本科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大約2/3 的“動機缺失”都與教師有關。與前面學者不同的是,D?rnyei[2](2001)采取面談的方式對50 個中等??茖W校的學生進行調查。其調研結果顯示教師因素所占的比例比其他因素比例要高,其中教師因素包括師生關系、教學方法、教學風格等等。在國內關于外語學習動機缺失的研究較少。筆者在中國期刊網中搜索1979 ~2013年以英語學習“動機缺失”為題名的核心期刊,只搜到4 篇,如湯聞勵[5]撰寫的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缺失”研究分析等等。這些研究主要對象是中國的大學生,少有針對農村中學生動機缺失的研究。筆者認為不同國家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教育環境,因此學生們在動機缺失方面的原因肯定存在著差異,為此,在借鑒以上國外研究者的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農村初中學生的特點展開研究,探索消解英語學習中“動機缺失”的策略。
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次調查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1)教師因素是否是引起農村地區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缺失”主要因素;(2)英語學習“動機缺失”是否存在性別差異;(3)英語學習“動機缺失”在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之間是否存在差異。
為使研究更具代表性,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選取湖南省長沙、衡陽、懷化發展程度不同的三地的農村初中,發放問卷273 份,回收有效問卷265 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7.07%。其中,男生137 個,女生128 個,留守兒童148人,非留守兒童117 人。
(1)訪談:對50 名初中學生進行訪談,請他們談談英語學習動機缺失的原因。根據訪談結果,總結出造成英語學習動機缺失的因素,以利于下一步調查問卷的設計。(2)問卷調查法:本研究借鑒了加拿大學者Legauft,Pelletier 與Green-Demers2006年所編制的學習動機缺失量表(Academic AmotivationInVentory,簡稱AAI)。該量表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并具有較高的聚合效度和區分效度(Legauft[6]et.Al,2006)。同時結合農村初中具體實際,對學生描述的學習動機缺失原因進行統計,共得到學生描述的學習動機缺失29 個原因。(3)數理統計法:利用SPSS13.0 統計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定量與定性研究結合,歸納分析數據,找出原因并提出教學建議。
學生描述的學習動機缺失29 個原因,即29 個調查題項。對于題項的回答,“5”表示“完全符合”,“4”表示“非常符合”,“3”表示“中等程度符合”,“2”表示“非常不符合”,“1”表示“完全不符合”。通過統計調查表中29 個題項的描述性數據,可看出大部分題項的平均值均在3.00以上,這說明大部分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同意題項所描述的因素會削弱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即造成學習者的動機缺失。尤其有些題項的均數跟教師有關的都高于3.5,如題項1(上英語課主要講課文內容,課外的東西少,覺得沒意思)為3.98;題項21(課堂活動缺乏新意,因此不想學習英語)為4.07。除了教師因素外,題項2(記住單詞不久后,以前記過的一些單詞又忘了,所以不想記了)為3.63,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梢娨疝r村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缺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很有必要對中國農村地區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缺失”原因進行調查分析,以此讓更多的農村英語教師了解這些原因,爭對問題癥結所在,探索出解決方法,從而改善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以題項5 和題項21 為例。
圖1 是題項5(單詞太多記不住,所以不想學英語)的選項分布圖:

圖1 題項5 的選項分布圖
從圖1 可看出,14.3%的學生完全受到單詞困擾,另外,38.7%的學生對于單詞太多非??鄲溃瑪祿@示僅有2.6%的學生沒有因為單詞太多而影響英語學習興趣。如果說語法是骨骼,那么詞匯就是血液。要學生能夠把英語學得融會貫通,詞匯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于作為英語初學者的初中學生來說更為重要。如果學生沒有很好地把握詞匯,他們對于英語聽、說、讀、寫等方面就會感覺摸不著頭腦,從而逐漸失去了英語學習的信心及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特別注意詞匯的記憶方法,在課堂上多教給學生掌握詞匯的技巧。
圖2 是題項21(課堂活動沒新意,提不起興趣)的選項分布圖:

圖2 題項21 的選項分布圖
從圖2 可知,有37.6%的學生完全贊同題項21 的說法,有26.7%比較贊同。這說明如果教師的課堂活動沒有新意,學生很難集中精神繼續聽課。產生該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在于目前我國農村地區英語教學資源還不夠完善。筆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目前農村中學中還存在一小部分英語轉崗教師,由于他們本身的英語專業知識有限,同時沒有受過專業的英語教師技能訓練,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就忽視了對課堂活動新意的把握。與此同時,大部分老師還是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對于能夠激發學生主動性的新課改教學方式很少用到。
本次調查對象中男生137 人,女生128 人。男生對于問卷中29 個題項總分的平均分為111.02,而女生的平均分為97.17,相差約13.85。為了調查英語學習動機缺失是否存在性別差異,本研究運用SPSS13.0 對所搜集的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 檢驗(見圖3)。
從圖3 中可看出,其中Levine 齊型方差檢驗的顯著性概率(Sig.)為0.608,該結果明顯大于0.05,表明男生和女生在動機缺失上的方差是相等的。因此需要看雙側t 檢驗的結果,如圖3 所示,總分的顯著性概率為0.001,明顯小于0.05 的顯著水平,表明總分有顯著差異。也就是說男生和女生在英語學習動機缺失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男生動機缺失狀況明顯重于女生。
留守兒童是目前農村教學中的關注熱點。葉敬忠(2006)[7]指出,所謂留守兒童是指農村地區因父母雙方或單方長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單方或長輩及他人來撫養、教育和管理的兒童。本次研究對象中,由父母雙方撫養和管理的(非留守兒童)只有119 人占44.9%,而由父親或母親或者他人撫養和管理的(留守兒童)占了55.1%,充分顯示:農村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比例相差較大。那么,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在英語學習動機缺失方面是否會有較大差距?差異是否明顯?

圖4 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回答題項所得數據檢驗圖
留守兒童對于問卷中29 個題項總分的平均分為108.82,而非留守兒童的平均分為98.82,相差約10。從圖4 可看出,獨立檢驗表表明Sig.(2 -tailed)總分的顯著性概率為0.023,該結果明顯小于0.05 的顯著水平,因此顯示了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在英語學習動機缺失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留守兒童缺失狀況明顯重于非留守兒童。
通過此次調查,筆者對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缺失的情況得出了三個結論:(1)農村初中生英語學習動機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個性及教學能力。主要因素雖然來自于英語課堂,但學校環境、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因素也不可忽視。如,學校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就對學生的動機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學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室擁擠,夏天悶熱等學習環境的影響。(2)男生英語學習動機缺失狀況明顯重于女生。(3)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在英語學習動機缺失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留守兒童英語學習動機缺失狀況重于非留守兒童。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根據自己的教育實習經驗,同時廣泛吸收了各家之談,提出三點意見:(1)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采用多樣化教學,給課堂營造一種輕松、愉快、有趣的氛圍。同時,教師應該加強對于新課改的學習,并將學習應用到實踐中。教師應該綜合考慮中學生的特性,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班級的教學方法。除此之外,教師應該有意培養自己的幽默感,因為幽默感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重視男生和女生對于英語的興趣差異和認知差異,充分調動男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由于男生更擅長邏輯和推理,因此在教學時可以指導他們學好語法,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可在閱讀過程的邏輯分析中滲透。而對于性格相對容易受傷的女生,英語老師在教學時應注意把握女生心理動態,對于一些錯誤,少正面批評,多鼓勵。(3)教師應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以緩解其因父母不在身邊而產生的孤獨感,從而避免由于孤獨而產生的厭學情緒。應該多舉辦一些英語主題班級活動,多鼓勵留守兒童參加,讓他們在活動過程中,不僅體會到英語的美感,從而提高學習興趣,而且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學會主動與人交流。
[1]Deci E L,Ryan R M.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 -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M].New York:Plenum Press,1985.
[2]D?rnyei Z.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Ludwig J.Attitudes and expectations:A profile of female and male students of college Frence,German and Spanish[J].Modern Language ournal,1983(67):216 -227.
[4]Gorham J,Christophel D.Students’perception of teacher behaviors as motivating and demotivating factors in college classes[J].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92(40):239 -252.
[5]湯聞勵.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缺失”研究分析[J].外語教學,2012(1):70 -75.
[6]Legault L,Pelletier L,Green -Demers I.Why Do High School Students Lack Motivation in the Classroom?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Academic Amotivation and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6(3):567 -582.
[7]葉敬忠,王伊歡,張克云,等.父母外出務工對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的影響[J].現代教育研究(普教版),2006(7):119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