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芬
(遼寧省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電診科,113300)
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滋養葉疾病的診斷
吳立芬
(遼寧省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電診科,113300)
目的 探討應用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滋養葉疾病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擇16例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為滋養葉疾病的超聲檢查資料,分析其聲像圖特點。結果 經病理檢查證實15例為滋養葉疾病,其中葡萄胎10例、侵蝕性葡萄胎3例、絨毛膜細胞癌2例,1例誤診為過期流產。 結論 經陰道彩色多普勒檢查對滋養葉疾病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價值。
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滋養葉疾病;診斷
滋養葉疾病是一組來源于胎盤絨毛滋養細胞的疾病,目前分為葡萄胎、侵蝕性葡萄胎和絨毛膜細胞癌三種,其中葡萄胎屬良性病變,侵蝕性葡萄胎和絨毛膜細胞癌屬惡性病變[1]。可危害育齡婦女的健康甚至生命。本文回顧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8月于我院就診并經病理診斷診為滋養葉疾病16例患者的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資料,探討其在滋養葉疾病方面的診斷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年2月—2011年8月,我院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滋養葉疾病16例,年齡20~42歲,平均36.4歲。主要臨床表現為陰道不規則出血、腹痛,子宮增大變軟,血β-HCG異常增高。半年內有流產及足月產者14例。
1.2 儀器與方法 使用GE730彩色超聲儀,陰道凸陣探頭頻率4~9 MHz。受檢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二維掃查宮腔、子宮內膜、子宮肌層、雙側附件區及陰道壁情況。彩色多普勒觀察子宮內膜、肌層及宮旁血流情況。
經病理證實,16例患者中葡萄胎10例、侵蝕性葡萄胎3例、絨毛膜細胞癌2例,1例誤診為過期流產。
2.1 良性葡萄胎二維圖像表現 子宮增大,宮腔內充滿大小不等的無回聲區呈蜂窩狀,或多個小圖形無回聲區,宮腔內異常回聲與子宮肌壁回聲界限分明。彩色多普勒顯示子宮肌層內的血流信號較豐富,宮腔內蜂窩狀無回聲區無血流信號或僅可顯示少許短條狀血流信號。10例患者中合并單側黃素囊腫2例、雙側黃素囊腫6例。
2.2 惡性滋養葉疾病二維圖像表現 早期子宮輕度或明顯增大,肌層回聲不均,可出現不均勻增粗或不規則略高回聲團,邊緣清晰,欠規整。晚期子宮明顯增大,肌層回聲不均,內可見大小不等的略低回聲或無回聲區,浸潤灶之間無明顯界限,嚴重時可使子宮失去正常輪廓。彩色多普勒顯示子宮肌層內有豐富血流信號,頻譜為低阻血流。5例患者中合并單側黃素囊腫1例、雙側黃素囊腫3例。
2.3 誤診病例二維圖像表現 宮腔內回聲雜亂,并且可見不規則液性回聲,后經病理檢查診為過期流產。
葡萄胎是胎盤滋養葉細胞異常增生和絨毛間質水腫所致的滋養細胞疾病,葡萄胎組織侵入子宮肌層或轉移至子宮以外即為侵蝕性葡萄胎。10%~20%的葡萄胎有可能發展為侵蝕性葡萄胎[2]。絨毛膜細胞癌是滋養葉細胞高度增生的惡性腫瘤,因其病情兇險,侵蝕性極強,同時是可能治愈的疾病,因此早期診斷尤為重要。
經陰道多普勒超聲通過二維聲像觀察子宮肌壁及宮旁浸潤有無黃素囊腫,彩色多普勒觀察血流。具有操作簡便,可多次重復檢查,且無創傷,可作為診斷滋養葉疾病的首選檢查方式之一,是其他影像學不能代替的,但終屬于影像學檢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疾病仍需要對血β-HCG監測,最終由組織病理學檢查來確診。
[1] 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M].5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6.
[2] 翟瑞華.彩超診斷妊娠滋養細胞疾病31例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08,37(2):160.
1672-7185(2014)02-0036-01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2.016
2013-10-14)
R7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