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娥 張學良
(同煤集團總醫院,山西大同 037003)
尖銳濕疣(CA)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性傳播疾病,它是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所致。CA發病率較高,占性傳播疾病的30%,位居第二位,僅次于淋病。本病復發率較高,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精神及經濟壓力。治療方法很多,如激光、微波、液氮冷凍、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等,特別是光動力療法給尖銳濕疣的治療帶來了突破。筆者采用微波聯合中藥濕敷治療該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受試者均為我院皮膚性病科門診接診的尖銳濕疣患者,計80例。年齡20~60歲,平均(37.6±6.56)歲;病程1~6個月,平均(3.2±0.4)個月;單個疣體直徑0.5~2cm;疣體個數5~10個。發病后未接受任何治療,所有患者2個月內未接受免疫調節或抑制治療。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治療并完成3個月的隨訪。排除孕婦。剔除并發淋病、宮頸炎、梅毒、艾滋病等其他性傳播疾病的患者。排除瘢痕體質或嚴重肝腎疾病等患者。按就診順序將入選CA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
A組(治療組)40例:常規消毒疣體部位皮膚黏膜后,在疣體底部給予2.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應用微波治療機逐個燒灼全部皮損,在治療過程中應不斷用棉簽或剪刀去除碳化組織,以觀察皮損是否完全去除及治療深度是否合適。半年內避免性生活。治療后給予中藥(板藍根、蒲公英、大青葉、紫草、馬齒莧、苦參、土茯苓、野菊花、黃柏)濕敷,每日1次,每次20 min。濕敷后使患處保持干燥。
B組(對照組)40例:常規消毒,應用微波治療后(治療方法同前)使用1∶5000的高錳酸鉀濕敷,濕敷后使患處保持干燥。
所有患者每2周隨訪1次,觀察有無復發。對復發患者重新應用原方法治療疣體。連續隨訪并治療3個月,評估療效。
在治療過程中為所有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解除緊張、恐懼、焦慮心理,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克服不良心理障礙,緩解心理壓力。
療效判定標準:治愈:經1次或多次治療后,皮膚、黏膜贅生物全部消失。復發為隨訪時仍有皮損發生,且無再次不良接觸史,對新生疣體進行醋酸白試驗陽性。
治療組40例,2周復發25例,4周復發17例,6周復發7例,8周復發5例,10周復發4例,12周復發2例;對照組40例,2周復發39例,4周復發35例,6周復發29例,8周復發28例,10周復發25例,12周復發23例。
隨訪12周時,A組治愈38例,治愈率為95.0%,B組治愈17例,治愈率為42.5%。兩組治愈率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
尖銳濕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種臨床常見的性傳播疾病,該病毒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膚黏膜增生,HPV感染引起的上皮增生性損害大部分為HPV6、11所致,該病在全球范圍內呈逐漸升高趨勢。HPV感染與生殖器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其中15%的陰莖癌、5%的女陰癌及一些肛門癌是在原有CA的基礎上發生的。宮頸癌的發生與HPV16、18、31和33型感染有關。本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復發率,國內資料報道尖銳濕疣治療后復發率高達22%~95%。目前治療尖銳濕疣的方法較多[1],單一的物理治療方案或不能清除亞臨床病灶及潛伏病毒,造成復發率較高,或價格昂貴。有資料報道,CO2激光治療尖銳濕疣的治愈率為26.31%[2]。我們采用微波聯合中藥濕敷治療尖銳濕疣取得了較好療效。濕敷中藥中板藍根有清熱解毒、抗病毒的功效。蒲公英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大青葉清熱解毒。紫草涼血活血、解毒透疹。黃柏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野菊花清熱解毒。馬齒莧清熱解毒。土茯苓、苦參除濕解毒。上述藥物煎湯濕敷使藥物易于滲透,直接作用于宿主細胞,有干擾病毒復制、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抗感染并促進傷口愈合之功效。
兩種方法合用有助于縮短病程、減輕患者痛苦及經濟負擔,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趙荻,劉曉紅,楊惠,等.巨大型尖銳濕疣1例[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3,42(4):241-242.
[2]呂萍.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尖銳濕疣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0,16(2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