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來霞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團二醫院,037031)
護理干預對鎮痛泵引起尿潴留的觀察
焦來霞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團二醫院,037031)
自控式鎮痛泵(PCA)是目前成熟的、常用的鎮痛方法。其優點較多,鎮痛及時迅速,無需報告醫護人員,自我控制,操作簡單,使用方便。但鎮痛泵治療有副作用,如惡心、嘔吐、尿潴留、胃腸蠕動減慢、血壓下降等[1]。本文觀察我科手術后使用PCA的病人進行術前護理干預與不干預對預防尿潴留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組120例,男98例,女22例。年齡8~76歲,平均(5.6±5.6)歲。隨機分成護理組和對照組,護理組男50例,女10例;對照組男48例,女1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本組病例術后均用PCA鎮痛。護理組患者給予術前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和床上排尿訓練),對照組無術前護理,手術后護理兩組無差異。
1.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認為手術非同小可,擔心術后疼痛、并發癥等。這樣我們護士就對病人進行精神安慰,積極衛生宣教,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緒,舒緩患者的焦慮與緊張,提高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根據患者不同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和患病的經歷等心理差異,采取最佳措施進行耐心的交談,使患者及家屬消除恐懼。向患者介紹實施手術及麻醉的方法和目的,使患者正確對待治療,使其從心理上得到安慰和鼓勵。可以介紹類似病例的康復情況,現身說法,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水平,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2)健康教育:讓病人及家屬了解術后疼痛,只要有效地使用鎮痛泵疼痛是可以避免的。說明鎮痛泵是在手術即將完畢時安裝的,對病人詳細講解鎮痛泵的功能,鎮痛泵的使用效果、方法,術后的鎮痛時間,并請曾經使用鎮痛泵的病人與之交流。
(3)床上排尿訓練:床上臥位排尿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從住院當天就開始訓練臥床排尿,有報道稱養成臥位排尿需要2~6d的時間[2,3]。護士指導訓練床上臥位排尿,使患者養成臥床排尿習慣。對有尿潴留者及時采取誘導措施,找原因。因精神緊張、焦慮不安會使尿道括約肌痙攣,因而首先須安定病人情緒,應用鎮痛劑解除疼痛,疏散室內多余陪護人員,把窗簾拉上,消除精神緊張,利用流水聲誘導病人排尿,給予膀胱區按摩熱敷。有的病人可以坐,讓病人取坐位排尿,大約理療15~30min,仍不能自行排尿的則導尿,導尿時要嚴格無菌操作,以免引起尿路感染。
2.術后護理。
(1)常規護理:①測生命體征:包括血壓、脈搏、心率、呼吸、尿量改變。②靜脈留置針的護理: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防止病人因靜脈炎或局部感染而重新穿刺。③皮膚護理:每2h翻身叩背一次,預防褥瘡的發生。
(2)定期巡視:術后注意觀察硬膜外針孔部位的敷料情況,保持干燥,避免硬膜外腔感染;注意觀察鎮痛泵給藥途徑是否通暢,防止延長管打折、扭曲、脫落而導致病人疼痛,導管固定在安全位置,以防止滑脫而影響藥物輸入,并保持導管通暢確保藥物的有效發揮。提醒家屬注意觀察,發現問題及時反應。
(3)鎮痛泵的應用:術后保留硬膜外導管或靜脈連接鎮痛泵。硬膜外鎮痛藥液配方為嗎啡6mg加生理鹽水至100ml,靜脈鎮痛藥液配方為芬太尼0.6mg加生理鹽水至100ml,以2ml/h的速度勻速給藥,保留48h后拔除硬膜外導管和注射泵,整個操作過程均由麻醉師執行。然后由麻醉師、手術室護士護送病人到病室,并與科內護士床頭交接。共同向患者解釋使用鎮痛泵不影響傷口、手術切口的愈合,再次對病人講解鎮痛泵的功能、使用效果及使用方法。
(4)術后排尿的護理:定時提醒患者排尿,與術前床上排尿訓練一樣,先引導理療。如術后5h后仍無排尿,應及時檢查,在病人下腹部膀胱區叩診,如確定尿潴留后要及時導尿處理。
觀察尿潴留的情況及拔管時間:護理組60例,術前導尿6例,術后2h自行排尿28例,術后5h自行排尿22例,術后5h導尿4例,術后24h拔管3例,術后48h拔管5例,術后72h拔管2例。對照組60例,術前導尿18例,術后2h自行排尿20例,術后5h自行排尿11例,術后5h導尿11例,術后24h拔管10例,術后48h拔管15例,術后72h拔管6例,拔管后復插2例。
本組病例術前尿潴留發生護理組6例,對照組18例,術后尿潴留護理組4例,對照組11例,對照組有2例拔尿管后再次復插。兩組對比有明顯差異(P<0.01)。拔尿管時間術后48h較多,與拔除硬膜外導管和鎮痛泵時間一樣,延遲拔管的較少。本組病例均未發生泌尿系感染。
以前的護理方法對術后因臥床以及精神過度緊張所致的排尿困難未予重視,致使尿潴留發生率較高[4]。現在術后均用鎮痛泵,鎮痛泵是一種定容型的收縮壓力泵,其治療術后疼痛的優點有:①鎮痛及時、迅速,無需報告、開醫囑、藥物準備、注射等一系列過程。②基本消除不同病人對鎮痛藥劑量的個體性差異,鎮痛效果好。③減少劑量相關性不良反應的發生。④減少護理人員的工作量。⑤使用方便,可攜帶。⑥病人滿意度高[5]。鎮痛泵內的藥物嗎啡屬于阿片類鎮痛藥,它直接作用于阿片受體或通過釋放內源性阿片樣多肽而發揮鎮痛作用[6]。硬膜外注入阿片類藥物的副作用是由藥物在腦脊液和血液中共同引起的,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有:瘙癢、惡心、嘔吐、尿潴留和呼吸抑制。其中尿潴留發生率有報道為50%[7,8],與嗎啡有抑制受植物神經控制的膀胱逼尿肌功能而引起排尿困難有關。另外,嗎啡在發揮鎮痛的同時具有興奮神經作用,易引起膀胱括約肌痙攣,造成尿潴留[6]。使用鎮痛泵持續自控鎮痛患者,大部分會在術后出現尿潴留。一旦出現尿潴留,可先采用熱敷、按摩膀胱區、聽流水聲等措施誘導排尿。經過理療15~30min無效時,給予留置導尿2~3d,囑患者多飲水,定時夾閉尿管,以訓練膀胱功能,每天用生理鹽水沖洗膀胱。術后鼓勵其盡早排尿,這對減少術后尿潴留的發生、降低導尿率、減輕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義。
本組觀察發現,入院后即給予護理干預、心理護理、健康宣教、床上臥位排尿訓練等,對預防術前及術后尿潴留均有效,術前訓練臥床排尿對術后康復有意義。拔尿管與鎮痛泵拔管時間一樣,與報道相同[4],可以預防泌尿系感染。但床上臥位排尿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因此,術前做好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強調在患者入院后即向其介紹尿潴留的相關知識,能明顯減少尿潴留的發生,并對預防泌尿系感染有幫助。
[1]龔金萍,文新華,褚華秀.早期功能鍛煉預防鎮痛泵引起低血壓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19):18-19.
[2]龐蕾,施惠碧,陳小敏.骨科術后應用自控式鎮痛泵發生尿潴留的護理進展[J].醫學信息,2011,24(20):6981-6982.
[3]付麗萍.護理干預對預防骨科手術后尿潴留的作用[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8(12):158-159.
[4]吳景梅.剖宮產術后使用PCA泵拔除尿管時間的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1):42-43.
[5]陳孝平.外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65.
[6]張家銓.藥理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114.
[7]金彩霞,王麗娟,方樂.護理干預對預防骨科患者手術后尿潴留的作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7):57-58.
[8]陳菊仙.剖宮產術后使用止痛泵拔除導尿管時間的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17):20-21.
201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