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鎖玲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鄭州 450000)
小針刀治療118例膝骨性關節炎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蘆鎖玲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鄭州 450000)
膝骨性關節炎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骨關節退行性病變,藥物對其治療僅可緩解癥狀,難以改善膝關節功能。小針刀通過對局部病變組織的松解、剝離,平衡膝關節生物力學關系,可有效抑制病情進展,其作為一種閉合性微創手術[1],圍手術期護理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為探討圍手術期護理對小針刀療效的影響,筆者對118例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我院推拿科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18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均參考2007年版《骨關節炎診治指南》[2]確診,采用小針刀治療,臨床護理資料完整,男32例,女86例;年齡47~83歲,平均(64.2±9.7)歲;病程6個月~26年;左側41例,右側44例,雙側33例。
術前護理:治療時進行嚴格消毒,保持適宜溫度、濕度、通風。觀察患者病情,協助主治醫師確診,并確定手術適應證,結合輔助檢查,確定手術部位。進行護患溝通,向患者介紹小針刀的原理、療效及不良反應,必要時可請治療成功患者協助進行,消除患者恐懼心理。提前告知患者術中可能出現的異常感覺,防止患者術中煩躁。患者仰臥,稍屈膝關節,對手術部位常規消毒,備皮,準備無菌手套、一次性針管、麻醉藥品、一次性針刀、無菌手術包、2%利多卡因注射液、急救藥品等手術所需藥械備用。高齡或體弱患者給予心電監護,檢測生命體征。
術中護理:術野安爾碘消毒,覆蓋洞巾,按照無菌手術原則及醫師要求進行配合。觀察患者神態、意識、情緒、心率、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手術過程中可適當與患者進行護患溝通,分散患者壓力,了解患者感覺,手術部位酸、脹、沉、麻為正常感覺,但如疼痛劇烈或患者惡心、面白、冷汗、生命體征明顯異常應及時通知醫師,并給予低流量氧氣吸入,積極對癥處理。
術后護理:包扎創口,繼續觀察病情30min,無異常反應后送回病房,抬高患肢,平臥休息。每天以碘伏對創口消毒一次,其間觀察創口有無紅腫、疼痛、滲血等現象。術后第一天給予局部冷敷,第二天開始給予膝關節TDP照射,照射時注意皮膚溫度并囑患者勿隨意活動,避免燙傷,第三天開始進行床上膝關節功能鍛煉,循序漸進,先進行被動屈伸運動,然后進行主動靜力性收縮運動,鍛煉過程中可能伴隨膝關節疼痛,以患者可忍受為度,不可過度刺激。
觀察指標:患者經醫師評估出院后每周電話隨訪1次,穩定后每月隨訪1次,共隨訪6個月后復診。分別于治療前及6個月復診時采用Lysholm膝關節評分量表(LKSS)[3]對患者膝關節疼痛度及相關功能進行評定,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膝關節綜合功能越好。
118例患者均順利完成小針刀治療,術中、術后均未出現暈針、感染等不良反應,治療前LKSS評分平均為(61.73±11.79)分,治療后6個月復診時LKSS評分平均為(89.26±8.63)分,治療后較治療前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小針刀可對病灶部位黏連、瘢痕進行直接松解、剝離,集手術、針刺于一體,操作簡單,創傷小,痛苦輕,目前被視為微型外科手術之一[4],是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常用手段。但既往治療的部分患者有暈針、感染的發生,甚者膝關節病灶再次粘連,影響了治療依從性及療效。我科近年來對實施小針刀手術患者優化圍手術護理,以消除隱患。本組數據顯示,118例患者小針刀術中、術后均未出現暈針、感染,且6個月復診時膝關節功能明顯改善,LKSS評分高達(89.26±8.63)分,提示圍手術護理可有效預防小針刀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相關不良反應,提高療效,改善患者膝關節功能。筆者臨床應用中體會認為:①術前、術中的心理護理是預防暈針的有效護理措施。暈針主要與患者情緒緊張、體位不當、虛弱饑餓等因素有關,心理護理可緩解患者情緒、提高患者疾病認知,消除暈針誘發因素。②無菌操作是圍手術期護理的關鍵要素。本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群,抵抗力下降,且小針刀屬微型外科手術,創口雖小,但深入關節腔,如無菌意識薄弱易誘發術后感染,而本組患者嚴格無菌操作后無術后感染出現。③術后功能鍛煉指導是鞏固療效、預防再次粘連的保障。功能鍛煉可增強膝關節穩定性及活動范圍,提高股四頭肌力量,綜合改善膝關節功能,但中老年人群多伴有骨質疏松,護理指導應循序漸進、輕重適中,避免導致骨折。
[1]朱彩虹,廖偉清,歐陽芳,等.小針刀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2012,9:45-46.
[2]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關節炎診治指南(2007年版)[J].中華骨科雜志,2007,27(10):793-796.
[3]馬彥紅,吳登山,劉志成,等.針刀治療中老年膝骨性關節炎的手術配合及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7):874-875.
[4]龐營會.小針刀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護理[J].河北醫藥,2011,33(18):2864-2865.
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