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平,高海軍
(江西省宜春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西 宜春 336000)
兩系雜交油菜贛兩優3號機械播種栽培技術
吳 平,高海軍
(江西省宜春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西 宜春 336000)
利用2BYF-6型免耕直播聯合油菜播種機在袁州區、分宜縣油菜示范基地對油菜贛兩優3號進行機械播種技術示范,一次完成播種、施肥、開溝和覆土等4項作業。667 m2施復合肥30 kg,密度20 000株,平均產量124.3 kg。總結油菜機械播種栽培技術。
雜交油菜;機械播種;贛兩優3號;栽培技術
江西省油菜生產一直以人工作業為主,勞動強度大、用工量多、生產成本高、比較效益低,極大地影響了農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嚴重制約了油菜生產發展。要穩定江西省油菜生產,提高油菜生產經濟效益,迫切需要機械化作業,以減輕農民勞動強度,降低油菜生產成本。油菜生產機械化主要在播種、收獲2個環節。發展油菜機械化生產,既有利于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又能實行秸稈粉碎還田,減少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
贛兩優3號是利用甘藍型油菜生態型 (光溫敏雄性不育)兩用不育系66S與恢復系03C-8配組的強優勢組合。2007-2009年度參加江西省油菜區域試驗,連續2年667 m2產量分別為133.79和126.98 kg,比對照中油雜 2號增產 1.78%和6.84%。2年平均667 m2產量130.39 kg,平均增產4.19%。高產示范平均667 m2產量203.2 kg,比對照增產11.99%。經江西省區試品質檢測,2年芥酸含量都為0,硫甙含量平均為10.39μmol· g-1,含油量為41.61%,優于國家 “雙低”標準。2009年12月通過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贛審油2009004號),定名為贛兩優3號。2011年和2012年,在袁州區、分宜縣油菜示范基地對贛兩優3號品種采用2BFY-6型油菜精量聯合直播機進行機械播種技術試驗、示范,現總結贛兩優3號油菜的機械播種配套栽培技術,以期為該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參考。
1.1 播種前準備
水稻收獲前及時排水曬田,收獲后及時處理稻草。前作 (或殘茬)留茬高度不大于30 cm。播種前3~5 d用草甘膦或百草枯或克蕪蹤除草劑殺滅雜草。播種時的土壤濕度以30%~40%為宜,要根據天氣調控好田間濕度,防止土壤含水量過高或過低而影響出苗和田間操作。在正式播種作業前,在地頭試播10~20 m,調試播種及施肥的均勻性。
1.2 播種
選用2BFY-6型油菜精量聯合直播機一次性完成播種、施肥、開溝和覆土等4項作業。
播種時間。油菜直播適宜期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最佳播種期為9月底至10月初,最遲一般不能遲于10月下旬。
播種量。每667 m2播種量一般為0.15~0.20 kg,晚稻茬或10月20日后播種的播量為0.25 kg。播種深度以1 cm為宜。
芽前除草。機械播種后每667 m2用120 g乙草胺配成10%溶液封閉除草。
2.1 合理密植
要做到一播全苗,確保667 m2基本苗達到2.0萬~2.5萬株,后期一般不補苗、間苗。播種時天氣較干旱,播種后要進行溝灌,讓水逐步滲透到廂面,切忌漫灌,提高出苗率、成苗率。
2.2 合理施肥
播種時要重施基肥,每667 m2施復合肥30 kg,或油菜專用配方肥或緩釋肥 (N∶P∶K為16∶16∶16),硼砂1 kg。其他時期一般不再施肥。
2.3 化學除草
精喹·草除靈為油菜田專用除草劑,對油菜田大多數雜草有優良防效,且使用安全。特別適用于防除甘藍型油菜田間常見的狗尾草、看麥娘、稗草、馬唐、雀舌草、莧菜、繁縷、豬秧秧等一年生禾本科、闊葉類雜草。在油菜4~5葉期,田間雜草2~3葉期,使用17.5%精喹·草除靈45 g加水15 kg,每667 m2用藥液量30~45 kg,統一殺死闊葉、禾本科雜草。
2.4 清溝排漬
出苗后要人工清溝,做到溝溝相通,達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濾,嚴防漬水。特別是春后,更要及時清溝排漬,使流水通暢,田間無漬水。
2.5 病蟲害防治
油菜主要病蟲害有菌核病、猝倒病和蚜蟲、菜青蟲、黃曲跳甲等。用甲立倒防治跳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15 g防治蚜蟲,防治菜青蟲可用大功臣、蟲殺凈等藥劑。直播油菜密度高要注意防菌核病,做到以防為主,除采取輪作、種子處理、做好清溝排漬、降低濕度等措施外,初花前用40%菌核凈防治菌核病1次,7~10 d后,再防治1次,從下向上噴霧油菜中下部葉片。
3.1 收獲期
一般大田植株2/3角果呈黃綠色至淡黃色,主莖和分枝葉片幾乎全部脫落,莖桿淺黃色,主軸最下部角果內籽粒已顯示種子固有色澤時,及時搶晴天收獲,防角果開裂影響產量。機械收獲應在油菜完熟期進行。全田油菜冠層微微抬起、主莖角果全部變黃、籽粒呈固有顏色、分枝角果約有90%以上呈枇杷黃、倒數第2~3個以上分枝籽粒全部變黑時機收。最佳收獲時間是早、晚或陰天,應盡量避開中午氣溫高時進行收割,以減少收獲損失。
3.2 脫粒和曬干
采用人工碾打或其他方式脫粒,并通過晾曬或其他方式加速水分蒸發,使其達到安全儲藏水分標準。
確保適時播種,機械播種的速度快、播種時間短、能搶時間播種。節省用工,機械化播種技術,縮短了播種時間,節約了勞動力,與傳統育苗移栽種植比較,每667 m2可節省生產用工3.5個。節約生產成本,機械播種栽培技術,平均667 m2產量124.3 kg,與傳統育苗移栽種植持平,每667 m2可節省生產成本25元左右,節支增效。
[1] 高海軍,劉尊文,袁衛紅,等.甘藍型兩系雜交油菜贛兩優3號的選育 [J].湖北農業科學,2010,49(10):2370-2371.
[2] 湯楚宙,官春云,吳明亮,等.油菜機械化生產中農藝與農機相結合的探索與實踐 [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7(6):674-676.
[3] 陳芝能,湯勇,陳俊坤.甘藍型三系雜交油菜新品種油科1號的機械化生產技術 [J].貴州農業科學,2013,41(6):75-77.
[4] 金攀.油菜機械化推廣策略分析 [J].農業工程技術, 2011(6):19-21.
[5] 李大雄,李杰,曾兵,等.黔油29號機械化播種示范效果及效益分析 [J].貴州農業科學,2012(9):70-71,75.
[6] 郭之葵.發展油菜機械化收獲建設現代化農業 [J].農業裝備技術,2011,37(6):14-15.
[7] 李興泰.油菜機械化生產需抓好關鍵環節 [J].北京農業,2012(1):35-36.
[8] 羅成定.淺析油菜機械化種植與收獲技術 [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2(2):2.
[9] 楊進,王繼勝,鄒瓊,等.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J].四川農業與農機,2012(4):38-39.
[10] 王澤球.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J].現代農業科技,2011(14):96-99.
[11] 吳茂平,黃秀芳,丁桂珍.雙低油菜機械化播收技術示范探討 [J].耕作與栽培,2011(12):62-64.
[12] 陳建強.加大油菜機械化生產推廣力度 [J].農業科技推廣,2011(2):38-39.
(責任編輯:張才德)
S 565.4
:B
:0528-9017(2014)04-0481-02
2014-01-05
國家星火計劃 (2013GA730044);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 (CARS-13);江西省科技創新團隊項目(20115BCB29020);江西省星火計劃 (20121BBF61023)
吳 平 (1971-),男,江西新余人,高級農藝師,從事雜交油菜育種及栽培技術研究工作。
文獻著錄格式:吳平,高海軍.兩系雜交油菜贛兩優3號機械播種栽培技術 [J].浙江農業科學,2014(4):48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