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俠 陳憲 邱翠瓊 唐省三
臨床醫學專業開設護理課程的初步探討
陳俠 陳憲 邱翠瓊 唐省三
目的 了解臨床醫學生對開設護理課程的認知情況, 從而更好地開展臨床專業護理教學改革。方法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 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展開分析, 就臨床專業的護理教學提出合理的建議。結果 85.7%的臨床學生認為護理課程開設對其有幫助, 認為護理操作有幫助的占51.51%, 認為理論有助的占24.24%。結論 臨床醫學專業開設護理課程是有必要的。
護理;臨床醫學;價值;探討
臨床工作中, 良好的醫護協作是順利完成醫療工作的基礎, 這就要求臨床學生不僅要掌握臨床基本知識, 也有必要熟悉護理基本知識, 增強動手能力, 才有利于拓展其知識結構和提高綜合能力, 以便更好地開展臨床工作。因此, 為臨床學生開設護理課程也顯得越來越重要了。作者在醫院從事多年臨床護理工作, 深感護理基本理論和操作對于醫生的重要性;同時作為臨床醫學學生護理課程的主講老師, 希望能夠探討有益的教學模式, 講授最有效的知識。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 在總結護理課程對臨床學生價值的同時, 尋找學生最樂于接受的教學方式和內容, 最后在兩者之間探究出最佳的結合點, 幫助學生在進入臨床前熟悉和掌握最實用護理基本知識, 為將來的臨床工作打好基礎。
作者從2007年開始擔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中西結合七年制選修課《中西結合護理操作》主講。對近兩屆學生上課情況進行了調查, 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級或2009級中西結合七年制學生, 參加《中西結合護理操作》課時>30學時。教材采用張廣清主編的《中西結合護理操作》第2版教材, 科學出版社, 根據學校教學大綱要求并結合臨床學生需要授課。理論教學共24學時, 實踐教學共12學時。
1.2 調查方法 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從課時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方面, 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
1.3 結果判定 對所調查的問題分類, 從教學價值、教學方式、教學風格等方面評判, 結果用百分比表示。
2.1 調查問卷回收情況 本次調查符合標準的2008級學生20人, 2009級學生57人, 發放問卷共77份, 回收問卷77份。
2.2 調查結果具體情況
2.2. 1 教學價值評價 85.7%的臨床學生認為護理課程對臨床學生很有幫助(45.45%選擇幫助很大、40.25%選擇幫助大), 77.91%的學生認為護理課所講授內容對臨床學生而言份量、難易適中, 79.22%的學生認為在大四下學期上護理課是合適的。由此可見, 臨床學生對護理課程整體情況是較為肯定的。護理課程對臨床學生幫助最多體現在操作方面, 占40.30%, 其次是學習了理論知識, 占24.24%, 培養無菌觀念占15.15%, 學習了溝通技巧占11.21%。
2.2. 2 教學方式評價 51.04%的學生選擇課堂操作練習是最喜歡教學方式, 比例最高, 其次是臨床見習25%, 選擇理論教學的學生僅有13.54%;在選課目的調查中, 25%為學習理論知識而選課, 71%的學生為學習操作知識而選課,這兩項調查反映學生傾向喜歡實踐操作的教學方式, 同時也反映學生相對輕視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學生最喜愛的考試方式為理論+操作, 占77.92%。53.23%的學生是喜歡老師在課堂提問的, 不喜歡提問的學生中有一半是由于害怕回答錯誤, 這提示我們在課堂上可以適當增加對學生的提問交流, 同時需要多鼓勵他們。43.15%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希望通過課后提問的方式解決, 課后發郵件給老師的占24.21%, 這兩種方式所占比率最大, 提示老師課后可預留一定時間為學生解答疑問, 同時可將郵箱留給學生, 增進師生交流。
2.2. 3 教學風格方面 活潑幽默、簡潔明了風格相對更受學生歡迎, 各占34.06%, 喜歡嚴謹細致風格的學生占25.27%。相比較語言、儀態、PPT, 教學內容對學生影響最大,占55.84%, 這提示教學內容的質量是吸引學生最關鍵的因素;語言因素占 35.05%, 影響也較大, 應該引起重視。
2.2. 4 其他 曾經有逃課的學生占15.58%, 而學生逃課的主要原因是認為該節課內容不喜歡, 占逃課原因50%, 當然這里體現有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偏好, 可以說明所講內容在臨床中的重要性, 引起學生對該內容的重視。
明確醫生護士工作, 形成良好的醫護關系。新型的醫護關系模式是并列-互補型模式, 醫療護理是兩個并列的要素,各有主次, 各有側重 , 在醫療護理過程中兩者相對獨立不可替代[1]。不少臨床學生在進入臨床工作前, 并不清楚醫生與護士的工作關系和職責, 這不利于臨床工作更好地開展。而在進入臨床實習前開設護理課程, 理論的系統講解能讓學生對“護理”工作有感性的整體認識, 實踐操作可以讓學生明白護士的具體工作。這樣在進入臨床后便可以盡快熟悉醫生與護士工作, 更好地與護士共同完成臨床醫療工作。調查結果顯示85.7%的臨床學生認為護理課程對臨床學生很有幫助, 也顯示開設此門課程的價值。
明確護理課程對臨床學生是非常重要的, 其價值體現在可以明確醫生護士工作, 從而更好地與護士協作、醫生本身需掌握基本護理操作、加強對臨床理論知識的理解、醫德教育、幫助臨床診斷這五個方面, 這是開設護理課程的核心內容所在, 也是上課所要達到最終目的。通過多年的教學探索,作者認為為臨床學生開設護理課程是有必要的, 可以提高其職業素質。
學生偏好活潑幽默、簡潔明了的教學風格, 教學內容對學生影響最大, 因此我們在教學前需認真準備教學內容, 為臨床學生教授最實際有效的知識。臨床學生所要學習護理知識所要達到的目的和護理專業的學生是有所不同的, 這就決定兩者之間的教材會有所不同, 可以結合臨床學生的實際需要, 編寫適合臨床學生的《中西結合護理操作》教材[2]。合理設計教學大綱, 按照實用、基本、夠用的原則, 合理取舍教學內容, 這方面仍值得繼續探索[3]。
[1] 熊真真, 袁麗.醫療人際關系中新型醫護關系的建立.護理學雜志, 2005, 20(15):78-80.
[2] 尹文強, 嚴非, 丁國偉, 等.三城市社區全科醫學培訓現狀與需求分析.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2005, 21(3):183-186.
[3] 郭春芳, 劉穎, 劉文平. 醫學生護理技能操作培訓的教學體會.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 (32): 273-274.
510520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護理學院(陳俠邱翠瓊 唐省三);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學院(陳憲)
邱翠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