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華 李天純 李柯澄
保護地西芹無公害周年生產栽培技術
李春華 李天純 李柯澄
導讀:西芹喜冷涼,生產時受季節限制較小,可實現周年生產供應。進行西芹無公害生產時,除生產基地環境要符合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標準外,還應注意嚴禁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以及硝態氮肥、氯化鉀、有害的城市垃圾、淤泥、醫院糞便等。防治病蟲害時還要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的殺菌劑、殺蟲劑,且注意安全間隔期。
西芹又名西洋芹菜、洋芹菜,其葉柄柔嫩、青脆、味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鹽,深受人們喜愛。西芹屬喜冷涼作物,栽培上較少受季節的限制,易于周年生產供應。在保護地從播種育苗到收獲長達90~140天,單株產量高達 2 kg以上,每 667 m2產量 8 000~ 9 000 kg,生產效益非常高。在寒冷地區選擇日光溫室、黃淮流域簡易溫室,長江流域采用大拱棚或者小拱棚。現將西芹無公害周年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在符合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標準地區,選擇具有良好土、水、氣條件,富含有機質的地塊,清除田間病殘組織,清潔田園。
根據栽培季節選用適宜品種,應選擇葉柄充實、不易老化、生長速度快、品質優良、無空心、豐產性好的抗病品種,如西芹一號、西芹二號、圣地亞哥西芹、香港西芹、超級文圖拉西芹、佳麗西芹、特級嫩脆西芹、美國嫩王西芹、加州黃嫩西芹、自由女神西芹、熱抗王西芹、法國皇帝等。購買的種子最好是罐裝。
西芹多采用育苗移栽,最好是采用無土穴盤育苗,每667 m2需種子50~100 g。播種前先將種子用48~55℃熱水浸泡30 mim,以防止西芹斑枯病和斑點病,然后放于18~20℃的條件下催芽3~5天,待50%種子露白后播種。
西芹幼苗弱,生長慢,出土前要保持育苗穴盤基質濕潤,出苗后至子葉平展露心之前,不宜澆水過多或使苗床積水,以免造成成片死苗或黃苗。在高溫季節育苗時,整個苗期應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夏秋茬適當用雙層遮陽網遮蔭。冬茬育苗后期要注意保溫,防止早霜產生凍害。西芹苗期要注意防治蚜蟲及猝倒病。蚜蟲可用吡蟲啉防治,猝倒病可用普力克(霜霉威)、拌種雙、敵克松防治,效果較好。
西芹苗齡不宜過長,苗株不宜過大,要求苗齡25天左右、幼苗4~6片真葉時定植為佳。保護地周年栽培茬口安排見表1。

表1 西芹周年種植茬口安排
定植前,在大棚內選3年以上未種過芹菜等傘形花科植物的地塊,及時清除田間殘株及雜草,每667 m2用腐熟雞糞3 000 kg、餅肥100 kg、生物肥40 kg、磷酸二銨20~30 kg、過磷酸鈣50~60 kg、硫酸鉀15~25 kg,混合施入,機械旋耕耙平后作畦,畦寬1.5~1.7 m,每667 m2用50%撲草凈可濕性粉劑50 g對水40 kg噴霧地表控制雜草生長,然后覆蓋黑地膜,并健全大棚四周水系,確保排水暢通,田不積水,苗不受漬。
定植時要認真選苗,達到選優去劣。栽苗時應避開陽光過強的中午,隨起隨栽。外銷的西芹要求株大,因此,定植時株行距要大,株行距 40 cm× 30 cm,每667 m2栽5 000株左右,定植不宜過深,以土壤不埋到生長點(心葉)為度。定植后要小水勤澆,保持濕潤。
定植后5天內澆緩苗水,促進扎根。以后看天、看地、看苗上午澆水,不干不澆水,常保持土壤濕潤,促進根系發育,給植株旺盛生長打好基礎。但澆水量不能過大,否則易孳生病蟲害。西芹植株高大粗壯,產量高,生長期較長,需肥量多,充足的肥水供應是優質高產的保證。在定植成活后,應及時追施1次發苗肥,一般667 m2追施稀薄糞水或尿素20~30 kg,促使幼苗形成健壯的根系。葉叢生育盛期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應重施追肥,每667 m2追施腐熟餅肥100 kg加磷酸二銨15~20 kg,以加速植株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此外,在全生育期還需要追施適量的鈣、硼元素。若缺鈣,易發生心腐病;缺硼,早期外葉易出現肉刺,后期葉柄易發生劈裂。可結合澆水每667 m2追施硼砂1~2 kg、過磷酸鈣30~40 kg。在采收前一個月葉面噴施1次赤霉素水溶液,濃度為0.05%~0.10%,促快長。生產無公害西芹特別要注意收獲前25天停止追施速效氮肥,防止莖葉內積累硝酸鹽過多。收獲前15天禁用葉面肥以及未腐熟的生肥、硝態氮、氯化鉀和有害的城市垃圾和淤泥、醫院糞便等。
西芹是喜涼作物,不耐高溫,保護地適宜生長溫度為12~22℃。當溫度過高時,保持棚內通風降溫。夏季種植西芹一定要用遮陽網覆蓋防暑降溫,以利西芹快速生長。西芹對土壤濕度和空氣相對濕度要求高,澆水后要及時放風排濕。雨水較多時,要及時疏通田間排水渠道,防止雨水進入棚內造成爛苗。冬茬如遇連陰天,應在中午前后揭開棚膜見光。
雖然定植前施用了除草劑,但定植后仍會萌發少量雜草且為害較為嚴重,因此西芹定植后應經常進行松土除草工作,以始終保持土壤干凈無雜草和土質松軟。每次中耕松土時,注意淺層松士,防止傷及根系。
西芹生長期間易產生大量分蘗,結合培土及時摘除無效分蘗苗和黃化葉、老化葉,促進葉柄生長。
西芹的主要病害有斑枯病、斑點病、菌核病、軟腐病等;主要害蟲有蚜蟲、潛葉蠅、白粉虱。其防治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基本原則。
①物理防治 大棚加蓋防蟲網,切斷害蟲(成蟲)繁殖途徑,有效控制各類害蟲。放置黃板、黃皿誘集蚜蟲和白粉虱,或利用銀灰色薄膜避蚜,安裝誘蟲燈等,效果都非常明顯。
②農業防治 要實行2~3年以上輪作;合理施肥、灌水,加強栽培措施,徹底清除病蟲葉、主病株,遠離棚室集中燒毀,減少病蟲基數;種子消毒;采用無病土育苗;培育無病蟲壯苗等。
③藥劑防治 在使用藥劑防治措施時,科學合理地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并合理地控制農藥的安全間隔期,結合西芹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綜合防治。采收前7~10天停止用藥。
①斑枯病 在冷涼高濕或多雨天氣情況下最易發生,對西芹的產量、品質影響很大。一旦發生,噴藥防治時,農藥一定要噴霧到植株各個部位。藥劑選用33%芹菜葉斑凈 (異菌脲)800倍液、27%銅高尚(堿式硫酸銅)懸浮劑600倍液或50%加瑞農(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于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施,每隔7~10天1次,連噴3次。
②軟腐病 生長期如濕度過大、有傷口時易發生此病。防治上要實行2年以上輪作,防治藥劑可于生長前用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澆根,連施2~3次,間隔10~15天。
③菌核病 春夏當氣溫20℃、相對濕度90%以上時易發生。防治上要實行3年輪作,發病初期用50%速克靈或50%撲海因1 000~1 500倍液,或50%農利靈1 500倍液,每7~10天1次,連噴2次。也可用10%速克靈煙劑熏蒸或10%滅克粉(氟嗎啉)塵劑防治。
④斑點病 高溫高濕季節,西芹栽植密度大時,若通風不良、夜間結露重,持續時間長易發此病。發生斑點病的病株須及時摘除病葉帶出田外銷毀,并選用甲基托布津、克露(霜脲·錳鋅)、霜克、百菌清、可殺得800~ 1 000倍液交替噴霧,隔7~10天1次,連續3~4次。
①蚜蟲 為害時,可噴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0.9%愛福丁 (阿維菌素)乳油1 500~2 000倍液噴殺,也可用15%蚜虱一熏凈熏殺。
②潛葉蠅 用20%斑潛凈1 0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
③白粉虱 害蟲發生初期用25%撲虱靈(噻嗪銅)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
大棚栽培一般從定植到收獲需60~90天,單株質量達1 kg以上時開始采收,收獲過遲,葉柄易空心。收割時切去主根及須根,并去掉老黃腳葉及病葉,6~8株捆一把裝箱上市。另外也可劈葉采收,一般劈葉3次,每次劈2~3片葉,劈葉間隔時間一般為一個月左右,每次劈葉后都要追肥、澆水以保證西芹的營養生長,增加產量。生產無公害西芹一定要按無公害規范操作,增施有機肥,降低化肥施用量,選擇無公害農藥,同時施藥與采收安全間隔期一定要超過7~10天。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的殺菌劑、殺蟲劑,確保生產無公害蔬菜。
[1]韓琦.冷涼地區西芹無公害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07(10):99-100.
[2]容曉梅,李秀華.西芹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9(17):89,91.
[3]李松波.日光溫室早春西芹栽培技術[J].吉林蔬菜,2004(9):25.
李春華,江蘇省東臺市三倉鎮強西七組52號,224235
李天純,李柯澄,東臺市三倉鎮強西七組52號
2013-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