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建堯,戚航英,黃建良,石星華
(1.浙江省諸暨市農技推廣中心,浙江諸暨 311800;2.諸暨市璜山鎮農技站,浙江諸暨 311809)
浙大619是浙江大學農學院和諸暨市農技推廣中心合作選育的優質“雙低雙高”油菜新品種,2009年10月通過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浙大619屬中熟甘藍型半冬性油菜,葉片大、綠色,植株高大、株型緊湊,有效分枝位較低,主花序長,角果較多,籽粒大、黑色圓形。2007-2008年2年浙江省油菜區域試驗結果,株高182.6 cm,有效分枝位54.8 cm,1次分枝數10.2個,2次分枝數8.0個,主花序有效長60.6 cm,單株有效角果515.7個,每角實粒23.6粒,千粒重4.05 g。全生育期225.2 d,與對照浙雙72相仿,適宜于長江中下游地區推廣種植。為了研究完善浙大619稻板免耕直播技術,加快浙大619的推廣步伐,在2010-2011年進行稻板免耕直播栽培研究和試驗示范的基礎上,2012-2013年進行稻板免耕直播單產超3 t·hm-2配套技術體系攻關研究,經4年的研究和試驗示范印證,總結出了一套浙大619稻板免耕直播單產超 3 t·hm-2配套技術體系[1]。
油菜浙大619單產超3 t·hm-2,技術指標要求:株數22.5萬 ~24.0萬·hm-2,每株角果數220個,千粒重3.8~4.0 g;播種期10月中旬前期,播種量1.875~2.250 kg·hm-2,留苗株數22.5萬~24.0萬·hm-2;越冬期單株綠葉數7~8張,葉簇直徑25~27 cm,根頸粗0.8~1.0 cm,葉面積指數1.0~1.2。
肥料施用指標:基施碳酸氫銨375 kg·hm-2、過磷酸鈣 375 kg·hm-2、氯化鉀 112.5 kg·hm-2、硼砂22.5~30.0 kg·hm-2;苗肥尿素90~105 kg·hm-2;第1次薹肥尿素112.5 kg·hm-2、氯化鉀112.5 kg·hm-2,第2次薹肥尿素75 kg·hm-2;花莢期根外追肥2~3次。
病蟲防治指標:苗期防治蚜蟲1~2次、花期防治菌核病2次。
收獲適期指標:全田90%角果呈枇杷黃,85%~90%籽粒呈黑褐色時是機收適期。
2012年安華鎮三聯村浙大619稻板免耕直播油菜攻關方10.4 hm2,10月15-16日播種,播種量1.875 kg·hm-2,5月23日機收,浙大619密度22.65萬株·hm-2,每株角果數216個,每莢粒數19.6粒,千粒重3.93 g,平均單產3.128 t·hm-2。街亭鎮龍山村攻關方7.47 hm2,10月12-13日播種,播種量2.25 kg·hm-2,5月21日機收,密度24.3萬株·hm-2,每株角果數212個,每莢粒數 19.8粒,千粒重 3.96 g,平均單產3.223 t·hm-2。
2013年安華鎮三聯村浙大619稻板免耕直播攻關方11.7 hm2,10月13-14日播種,播種量1.95 kg·hm-2,5月25日機收,密度 23.85萬株·hm-2,每株角果數221個,每莢粒數18.2粒,千粒重4.01 g,平均單產3.257 t·hm-2。街亭鎮龍山村攻關方8.33 hm2,10月10-11日播種,播種量2.250 kg·hm-2,5月22日機收,密度24.45萬株·hm-2,每株角果數217個,每莢粒數18.6粒,千粒重3.98 g,平均單產3.329 t·hm-2。
種植稻板免耕直播油菜的稻田,前作晚稻品種宜選用10月中旬前收獲的雜交稻品種,在晚稻田開好溝、擱好田,以利晚稻機收、油菜田機械開溝;在晚稻收割時應盡量割低稻樁,以提高油菜冬季光能利用率,增強抗寒能力,減少稻樁越冬病蟲的蟲口基數。
根據浙大619稻板免耕直播油菜的生育特點,在年前培育成單株7~8葉的壯苗,是奪取直播油菜高產的關鍵。
若播種時間過遲,難以獲得高產。為此,播種期掌握在10月中旬。2010-2012年實踐證明,10月中旬的直播油菜,較易獲得3 t·hm-2以上的高產。播種量每以1.875~2.250 kg·hm-2為宜,可與硼砂22.5~30.0 kg·hm-2拌勻后均勻播種,確保苗勻、苗全、苗壯。播種方式以撒直播為主,同時在溝邊播部分備用秧,3葉期時可在出苗不勻或嚴重缺苗的地方補苗。
油菜種子細小,頂土能力不及大、小麥,因此,必須先開溝、后播種。若遇旱冬年份,稻田土壤干燥,也可先播種,后開溝。
畦寬以130~150 cm為宜,溝寬20 cm,溝深30~40 cm,并做到橫、直、圍三溝配套,確保排水暢通。播后用腐熟碎豬糞15~22.5 t·hm-2覆蓋,并結合清溝上碎泥,做到以肥蓋籽、以泥蓋籽,消滅露籽。
出苗后應及時間苗,去弱留壯、去小留大、去雜留純。3葉期定苗,經4年實踐,10月中旬播種的以留壯苗22~24株·m-2為宜,即留苗為22.5萬~24.0萬株·hm-2。
播前滅草。前作單季晚稻或經濟作物收獲后,對雜草多的田塊,搶晴用10%草甘膦水劑7.5 L·hm-2或 20% 克無蹤水劑 2.25 L·hm-2加水600 kg·hm-2,在露水干后均勻噴霧,以滅殺畈田老草。播后芽期封殺滅草。在播種覆土后1~2 d內,土壤濕潤時,用50%乙草胺乳油0.6~0.9 L·hm-2或60%丁草胺乳油1.125 ~1.5 L·hm-2,加水600 kg·hm-2噴于表土。出苗后莖葉處理滅草。對以禾本科雜草為主的田塊,在雜草3~4葉期,用10.8%高效蓋草能乳油0.3~0.375 L·hm-2或5%精喹禾靈 (精禾草克)乳油0.675~0.9 L·hm-2,加水450 ~600 kg·hm-2均勻噴霧;對以闊葉雜草與禾本科雜草混發的田塊,在油菜4~5葉期至抽薹前,在雜草2~4葉期,選用17.5%快刀 (草除靈、精喹禾靈)乳油1.35~1.8 L·hm-2,加水450~600 kg均勻噴霧,用藥時要求土壤溫度高于8℃。也可選用10%油力乳油0.6~0.75 L·hm-2,在雜草1~4葉期,加水600~750 kg·hm-2均勻噴霧,該除草劑能防除禾本科和闊葉雜草,耐10℃以下低溫。可視雜草發生情況,靈活選用,一般以2次為宜,以節省成本。
直播油菜播種比移栽油菜遲,大田營養生長期短,在肥料運籌上應掌握施足基肥、早施苗肥、穩施薹肥的原則。即基肥在畈田滅草后1~2 d施入,施碳酸氫銨、過磷酸鈣各300~375 kg·hm-2、氯化鉀75 kg·hm-2拌勻后直接撒入畈田,或45%三元復合肥300~375 kg·hm-2,播后施腐熟碎豬糞15~22.5 t·hm-2。定苗后必須早施苗肥,用腐熟人糞料 15 t·hm-2,或尿素 90 ~105 kg·hm-2。為防早春低溫危害,薹肥分2次施用為宜,第1次在開春后見蕾施尿素和氯化鉀各112.5 kg·hm-2,拌勻后均勻撒施;第2次在3月上旬施尿素75 kg·hm-2促平衡,此后施肥看長勢而定。花莢肥根外追肥2~3次。
油菜的主要病蟲是蚜蟲、菌核病。直播油菜密度高、易發生菌核病,因此要密切關注該病發生情況,在始、盛花期用藥防治2次,以降低菌核病株發病率。直播油菜播種遲,生長速度快,且葉片嫩綠,易遭受蚜蟲危害,除重視年前抓好苗期防治外,開春后還應結合防治菌核病進行兼治。
稻板免耕直播油菜浙大619以主花序和1次分枝結角為主,成熟度基本一致,有利于機械收割脫粒。但因機械收獲的油菜籽無后熟作用,因此必須掌握在90%以上角果呈枇杷黃,85%~90%籽粒呈黑褐色時是機械收獲適期,過早或過遲收獲都會影響產量。收割時宜在露水干后進行,以降低損失率,提高效益。
[1]戚航英.諸暨市2012年油菜高產創建的成效和經驗[J].上海農業科技,2013(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