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娟
臨床藥師在醫院合理應用抗菌藥物中的作用
吳雪娟
目的發揮臨床藥師在醫院藥學服務中的作用, 協助臨床醫師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方法跟隨臨床醫師進行病房查看, 了解患者病癥及用藥情況, 并進行分析和評價, 指導臨床醫師合理用藥。結果臨床藥師能夠很好的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對臨床醫師進行用藥指導, 使得對藥物的應用更加安全有效、經濟合理, 而且還對還能為患者及醫師說明不同藥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 使患者對戰勝病魔充滿信心同時也對醫院充滿信心。結論臨床藥師在臨床藥物的合理使用、藥物的配伍、藥品的不良反應檢測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對于指導、監督臨床合理給藥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也是醫院藥學發展的方向。
臨床藥師;抗菌藥物;合理應用;藥學服務
臨床藥師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臨床相結合, 參與臨床藥物治療和用藥監護等相關工作, 他們指導醫師安全、有效、經濟、合理地使用抗菌藥物, 讓患者從抗菌藥物的應用合理性上享受到更好的藥學服務, 并有效延緩細菌耐藥性的產生,避免抗菌藥物的濫用及不良反應的發生。
臨床藥師不僅在醫院藥物管理方面極其重要, 在抗菌藥物治療規范管理上同時發揮出了極其積極的正面作用。本院從2012年8月開始參加衛生部云南省分網“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云南省分網的監測上報工作, 獲得了大量臨床用藥數據, 了解了醫院抗菌藥應用情況, 為實施抗菌藥管理掌握了第一手資料。通過深入查閱分析病歷, 定期進行點評,臨床藥師對各科室用藥情況進行認真分析、點評, 并將結果及建議反饋給各科室和醫務科, 醫院對這些建議高度重視;還參與了本院包括“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實施細則”在內的多項藥物應用制度的制定, 使醫院對藥物的合理使用可監管度大大增加。
本院有3位臨床藥師每天下臨床科室參與查房, 針對感染性疾病較多的情況, 總結了各類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方案、常見致病菌的種類分布及耐藥性、常用抗菌藥特征、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內容, 為臨床醫生正確選用抗菌藥提供依據。如內科患者, 男性, 75歲, 因“反復咳嗽、咳痰5年, 喘息2年, 再發加重1個月”入院后診斷為:①慢性阻塞性肺氣腫(COPD)。②慢性支氣管炎遷延期, 入院后2次痰培養, 給予頭孢曲松鈉2.0 g靜脈滴注b.i.d.抗感染治療, 患者訴咳嗽咳痰有所好轉, 肺部啰音較入院時減少。患者訴近日每日午后感下肢抽搐, 考慮骨質疏松可能, 患者要求補鈣, 醫師給予碳酸鈣D3口服, 臨床藥師提醒醫生鈣劑與頭孢曲松有禁忌,醫生采納藥師建議, 換用頭孢地嗪鈉繼續抗感染治療, 病情控制可。頭孢曲松鈉為陰離子, 極易與陽離子(鈣劑)形成不溶性沉淀, 因此在使用頭孢曲松鈉期間停用一切含鈣制劑,以減少發生膽、腎結石病的危險。根據原衛生部(現衛計委)制定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 手術預防用藥應遵循的原則:本院Ⅰ類及Ⅱ類切口手術的預防用藥時間都執行術前0.5~2 h內給藥, Ⅰ類切口手術使用療程不超過24 h, 個別情況可延長至48 h。Ⅱ類切口手術的預防用藥時間不超過72 h, 清潔無污染或輕度污染傷口, 除非免疫功能低下、高齡外, 一般不預防用藥。如果手術時間超過3 h, 或失血量大(>1500 ml), 都在手術中給予第2劑抗生素。這樣抗菌藥物的有效覆蓋時間就包括整個手術過程和手術結束后4 h。
抗菌藥物分為時間依賴型和濃度依賴型兩種。時間依賴型藥物的療效與游離藥物濃度大于等于感染菌MIC的維持時間有關, 因此需要每日多次服藥以保證血液內游離藥物濃度能維持在MIC之上, 以保證藥物療效, 彈藥注意的是一旦藥物濃度過高, 療效就不會繼續增加反而會帶來更多副作用, 這就需要合理用藥, 此類藥物主要包括β-內酰胺類、青霉素類等。濃度依賴型的藥物療效則與峰濃度/感染菌MIC的比值和24 h曲線下面積/MIC的比值有關, 一般給藥1次/d, 此類藥物包括氟喹諾酮類及氨基糖苷類等。臨床藥師還要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對醫師進行用藥指導, 結合患者身體機能、不同體質、不同年齡等因素對給藥方式、劑量、途徑等給予指導。
很多藥物在應用過程中, 會產生不同的副作用、不良反應甚至毒性反應, 藥師應該及時發現問題, 提醒醫師及患者注意。比如青霉素會導致休克、氨基糖苷類能引起終身耳聾,喹諾酮類藥物對兒童顯毒性, 可以導致關節病變;如臨床中發生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 提醒醫生或護士認真提醒藥品不良反應報表;在藥物相互作用上應注意抗菌藥物, 如頭霉素類頭孢西丁合并氨基糖苷類藥合用, 有協同抗菌作用, 但合用時可增加腎毒性;四環素能使地高辛血藥濃度升高;β-內酰胺類抗生素與抗凝藥聯用, 能干擾維生素K合成依賴的羧化酶, 進一步引起出血。
就我國傳染性疾病感染情況來看, 細菌耐藥性提升日趨嚴峻, 各種耐藥菌引起的傳染病發率在逐步增多。所以社區獲得性耐藥菌感染不容忽視, 耐藥菌常見于醫院, 感染中以呼吸系統感染、泌尿生殖系統耐藥菌感染較為常見。耐藥菌的感染常導致患者病程延長、出現其他并發癥、感染復發、醫療費用增加、甚至導致患者死亡[2]。病菌耐藥性的發展有以下幾種表現:①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率增加;②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感染率增加;③耐青霉素肺炎球菌在世界范圍的擴散;④屎球菌出現萬古霉素抗性;⑤草綠色鏈球菌對青霉素和頭孢菌素產生抗性;⑥光譜β-內酰胺酶耐藥菌變異。藥師結合病菌抗藥性, 根據全院細菌分布情況和藥敏率分析病菌耐藥因素, 對臨床用藥提出合理建議, 病菌普遍已出現耐性的抗生素建議暫停使用, 同時引入耐藥率低的藥物。藥師對醫師的合理指導可以提高抗菌藥物的使用合理性, 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
在護士按醫囑完成治療時, 臨床藥師仍需要對抗菌藥的成分、性能、使用方法的合理性、靜脈滴注時間、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等問題進行指導。臨床藥師通過收集整理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相關內容, 作成幻燈片, 每年在全院業務學習及科室里進行專題講座,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目前臨床醫務人員要認真面對的問題, 它關系到人類是否會回到“無抗生素時代”, 抗生素在臨床治療中應用普遍, 用藥方式日趨復雜, 臨床合理用藥越來越受到重視, 隨著藥學服務的深入開展, 臨床藥師在醫療服務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臨床藥師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以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為切入點, 參與藥學服務, 提高了臨床抗菌藥物的用藥水平, 促進臨床安全、有效、經濟、合理地使用抗菌藥物, 延緩細菌耐藥性的產生, 避免抗菌藥物的濫用及不良反應的發生。
[1] 顧興奮.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772.
[2] 余自成.細菌耐藥性的流行趨勢及其控制措施.世界臨床藥物, 2006, 27(3):168.
2014-05-19]
663000 云南省文山州中醫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