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江松 王鋅 李鵬遠
靜脈配置藥物不合理用藥情況分析
賈江松 王鋅 李鵬遠
目的調查某院靜脈配置藥物不合理用藥的情況, 提高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含有靜脈輸液內容的醫囑共4563份, 共有不合理用藥情況189份, 對其中不合理的原因進行分析。結果靜脈配置藥物不合理用藥情況在各科室均存在, 不合理用藥的問題包括給藥途徑、給藥劑量、載體溶媒不合理以及多藥配伍禁忌等, 分別占不合理用藥醫囑的比例為65.19%、13.78%、8.58%和12.45%。結論針對現在醫院存在靜脈配置藥物不合理用藥的情況, 臨床藥師要提高審方能力, 對用藥進行規范管理。
靜脈配置藥物;不合理用藥;給藥劑量
靜脈給藥方式是一種常用的藥物治療途徑, 其生物利用度高、見效快, 在臨床治療中非常常見。靜脈配置的藥物品種較多, 藥物更新快, 配置藥物時多根據臨床習慣, 因此經常出現靜脈配置藥物時不合理用藥的情況, 影響治療的效果[1]。本文對靜脈配置藥物中常見的不合理用藥情況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現報告如下。
抽取某院2013年11月~2014年1月住院患者的含有靜脈給藥內容的醫囑共4563份, 對其進行回顧性分析, 其中共有不合理用藥情況189份, 占抽查總數的4.14%。根據《注射藥物手冊》、《中國藥典》、《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實用手冊》以及藥品說明書等[2], 對不合理用藥情況中的給藥途徑、給藥劑量、載體溶媒不合理以及多藥配伍禁忌等情況進行分析。
靜脈配置藥物不合理用藥情況在各科室均存在, 不合理用藥的問題包括給藥途徑、給藥劑量、載體溶媒不合理以及多藥配伍禁忌等, 分別占不合理用藥醫囑的比例為65.19%、13.78%、8.58%和12.45%。
作為臨床治療中的一種重要治療手段, 靜脈輸液在臨床中的使用非常頻繁, 輸液加藥現象也很常見。我國靜脈配置藥物不合理的現象時有發生, 影響了臨床治療的效果, 甚至造成醫療事故。不當的給藥方式是不合理用藥的一個重要情況, 包括給藥途徑和給藥劑量的不合理。藥物劑量在輸液中會對療效產生很大的影響, 過高的藥物濃度會引起血藥濃度升高過快產生不良反應, 甚至出現醫療事故, 而過低的藥物濃度則會造成血藥濃度達不到應有的指標, 藥物不能發揮療效。以抗菌素后效應較少的β-內酰胺類藥物為例, T1/2是其維持血藥濃度的關鍵因素, 如果將3次/d或2次/d合并為1次, 則對給藥間隔造成了延長, 用藥劑量就加大了, 難以維持血藥濃度的平衡, 還可能出現感染。給藥途徑的合理性對避免不良反應、發揮藥物的作用也很重要。以常用的靜脈抗菌藥物阿米卡星為例, 給藥途徑就不能選用靜脈推注而要進行靜脈滴注, 否則對神經肌肉接頭進行阻斷, 對呼吸造成抑制。臨床藥師要對給藥方式進行合理的選擇, 嚴格按照藥物使用說明書來進行給藥。當需要藥物聯用時, 要對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進行注意, 避免多種藥物加入一袋輸液中造成降解和變色等現象[3]。例如甘露醇和地塞米松聯用, 就容易出現甘露醇結晶現象, 造成電解質紊亂而引起患者的低血鉀。中西藥之間的配伍要更加注意, 以免改變重要注射液的理化性質。以氯化鉀和丹紅注射液的配伍為例, 就可能改變丹紅注射液的pH值。此外, 溶媒的選擇很容易在開具處方時被醫生所忽略, 造成用藥的不合理。例如氯化鈉溶媒不應使用在脂肪乳、多烯磷脂酰膽堿等溶質中, 以免受電解質影響。對一些中藥注射劑的溶媒選擇也必須慎重, 選擇性質接近的溶媒。在靜脈配置藥物不合理用藥中, 給藥劑量不當、給藥途徑不當、載體溶媒不合理以及多藥配伍不合理等情況都經常出現。這些不合理用藥的情況會嚴重影響臨床治療的效果, 嚴重的甚至引起醫療事故, 這就對臨床藥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臨床藥師要熟悉各種藥物的配置和效能, 加強藥學專業知識的學習, 在配置藥物時要謹慎細心, 結合臨床治療, 減少不合理用藥情況的發生。
綜上所述, 針對現在醫院存在靜脈配置藥物不合理用藥的情況, 臨床藥師要提高審方能力, 對用藥進行規范管理。
[1] 顧玉紅.腫瘤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靜脈用藥合理性分析.中國藥房, 2013, 6(5):90-92.
[2] 湯萍.某院實施電子處方審核前后門、急診處方評價分析.中國藥事, 2012, 13(3):53-54.
[3] 陸浩炎, 呂玉立.某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2011年1~6月不合理醫囑分析.中國現代醫生, 2012, 7(9):57-59.
2014-07-11]
450003 河南省人民醫院藥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