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麗敏
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圍術期中的應用體會
孔麗敏
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CNP)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方法76例子宮肌瘤患者按護理模式不同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8例,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給予CNP護理,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與對照組比較, 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短、滿意度高、住院費用低及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CNP的實施可有效提高子宮肌瘤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 縮短住院時間, 減少并發癥發生率, 提高滿意度, 值得推廣應用。
子宮肌瘤;臨床護理路徑;圍手術期;護理
臨床護理路徑(CNP)是針對某種疾病, 由醫護人員而制定的以患者為中心, 具有時間性和順序性的護理服務計劃。CNP的實施可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及患者康復的延遲, 從而使患者獲得最佳的護理服務, 其通常適用于治療效果及住院時間明確的疾病或手術[1]。子宮肌瘤手術因具有變異少、手術方式有一定的模式可循的優點, 因而適合應用CNP護理模式管理。近年來, 為提高子宮肌瘤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 本院對76例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應用CNP管理, 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行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 年齡39~56歲。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8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子宮肌瘤惡變, 及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兩組間病情、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進行護理。觀察組:給予CNP護理, 首先制定標準化CNP表, 醫護人員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及病情生理變化制定CNP表, 以時間為橫軸, 患者入院檢查、護理、治療、指導、健康教育、康復訓練及出院指導等為縱軸, 制定護理流程。患者從入院至出院各護理服務、治療環節均依照此模式進行, 每天護理人員對照CNP表進行總結并及時糾正不足之處, 同時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并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
1.3療效評價 采用本院自行設計的子宮肌瘤健康知識問卷表及滿意度調查表評價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對護理等診療的滿意度, 兩種問卷調查表的總分均為100分。觀察并記錄兩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及患者滿意度等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各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 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短、滿意度高、住院費用低及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兩組各觀察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住院時間(d)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分)滿意度(分)住院費用(元)對照組388.43±1.5580.52±11.0679.15±8.344628.33±81.57觀察組386.14±1.2596.37±12.24a96.42±9.73a3950.46±76.13a
2.2兩組并發癥比較 對照組患者發生并發癥8例(21.05%),其中腹脹6例, 肺部感染2例, 觀察組發生并發癥2例(5.26%),其中肺部感染1例, 便秘1例,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CNP是一種標準化的臨床護理工作方法, 近年來在臨床工作中越來越得到認可和應用。在CNP中, 醫護人員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最佳的護理和醫療方案, 同時患者可明確掌握自身的日常護理程序、目標, 因而能夠積極主動參與護理的各個環節, 有利于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 此外CNP護理中對日常護理操作進行規范, 去除了一些不合理及不必要的護理行為, 保證了護理及醫療過程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并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并且保證了醫療、護理等措施在既定時間內實現并達到預期的效果, 從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復[2]。
傳統的護理模式忽視了不同疾病在不同階段應進行的護理內容, 通常護理人員遵醫囑進行護理, 且護理人員缺乏健康教育的意識, 往往使醫護人員不能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特點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使患者得不到全面、系統的護理, 易發生腹脹、感染等并發癥。而CNP將健康教育個性化和具體化, 使患者能夠積極參與到整個的護理流程中, 同時也增加了醫護人員與患者交流溝通的機會, 減少了醫療糾紛,使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滿意率明顯提高[3]。
本文結果顯示, 與對照組比較, 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短, 住院費用少, 患者及家屬對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高, 對醫護人員的滿意率高, 且并發癥發生率低,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CNP作為一種護理管理新模式, 其將“盡可能少的醫療費用”和“盡早康復”等作為最佳護理服務的重要內容, 規范了患者從術前檢查、術前準備及術后處理, 使工作流程更加清晰, 避免了患者診療過程中醫療行為的隨意性。因此, 在CNP過程中, 通過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 可減少患者治療過程中不合理用藥、不必要的重復檢查等不規范的醫療行為, 減少了無效的住院時間及醫療糾紛。
綜上所述, 作者認為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引入CNP,可有效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及患者的生活質量, 有助于促進患者術后恢復, 值得推廣應用。
[1] 馬萍霞.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52例子宮肌瘤婦女的滿意度分析.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4, 20(2):156-157.
[2] 嚴慧玲.臨床護理路徑管理模式在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8):40-41.
[3] 王秀蘭, 劉靜, 邱曉君.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圍術期的臨床應用.寧夏醫科大學學報, 2014, 36(3):308-310.
2014-08-06]
466000 周口市第三人民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