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霞
(中州大學,河南 鄭州 450044)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已經對我國的社會發展帶來了深刻的影響,龐大的老年群體在醫療、養老、社會服務等方面的需求壓力不斷加重。河南省是我國人口大省,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本研究擬探討在城市社區的養老服務體系中,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健身服務,幫助老年人鍛煉身體、增進健康。
1.1對象 鄭州市社區工作人員及社區老年人。
1.2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的需要,通過中國知網以“養老服務”、“社區養老”等為關鍵詞查閱大量文獻資料。
1.2.2訪談法 制定訪談目錄,走訪鄭州市區共30個社區,通過對社區工作人員、社區老年人進行訪談,獲得社區養老健身服務的相關信息。
1.2.3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目的設計調查問卷,隨機對社區內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483份,回收率為96.6%,其中有效問卷469份,有效回收率為93.8%。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數理統計分析法,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并根據統計數據進行圖表制作。
2.1社區內健身服務建設情況 30個社區中,社區內建設有較大室外活動廣場的有22個(73.3%)社區,有室內活動場館的社區為5個(16.7%),共有18個(60.0%)社區建設有健身路徑。
2.2社區內體育指導員統計情況 30個社區內,11個社區有體育指導員,體育指導員人數為47人。
2.3老年人對社區內健身服務的滿意度調查 62.5%的老年人對社區內的健身服務滿意,其中非常滿意88人(18.8%),基本滿意205人(43.7%);176人(37.5%)不滿意。
2.4老年人對社區內健身服務需求的調查 調查顯示,所有的老年人都希望社區內能有一塊較大的室外廣場,91.7%(430人)的老年人希望社區內建有健身路徑,84.4%(396人)的老年人希望社區內有專業的健身指導員,只有8.3%(39人)的老年人要求社區內有室內健身館。
養老是對老年人的贍養和扶助,它不僅要在物質和經濟上對老年人進行扶助,還要在身體和精神上給予關心和慰藉〔1〕。2011年,國務院印發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 年)》,規劃中指出我國的養老服務體系由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等三個有機部分組成。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養老服務主要是在社區內進行。社區養老是居家養老的重要補充,可以有效緩解家庭小型化和核心化對居家養老的影響。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已經成為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普遍采用的措施。社區養老服務可以極大地改善社區的基礎設施,老年人的居住環境也得以改善,尤其對于那些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及失能老人等弱勢群體來說,更是獲得了巨大幫助。
目前,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認識到體育鍛煉對身體健康影響的重要性,把體育鍛煉作為增進健康的首選。因此,在城市社區養老服務體系中,老年人健身服務的建立顯得尤為重要。
大力發展城市社區養老服務體系中的健身服務,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基本保證。必須充分發揮我國的現行制度優勢,將社區養老服務中的健身服務盡快納入政府的管理軌道,利用城市相關體育職能部門的政府職能,直接或間接的介入老年人體育健身的宏觀管理中,對社區及時提供必要的經濟及物資援助,加強對社區老人健身體育活動的指導和服務,使健身服務在老年人養老服務體系中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2〕。
體育具有增強人體體質的功效,合理的體育鍛煉通過讓人體承受一定的運動負荷,從而加強人體的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延緩骨質疏松,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從而達到推遲人體衰老、預防疾病、增進健康的目的。因此,讓老年人適當參加體育鍛煉,特別是進行有氧運動的鍛煉,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延年益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調查顯示,所有的老年人希望社區內能有一塊較大的室外廣場,方便他們進行戶外活動,例如進行太極拳、廣場舞、抖空竹等健身活動;91.7%的老年人希望社區內建有健身路徑,使他們可以進行簡單的器械練習,如懸垂、劃船、轉體等活動;只有8.3%的老年人要求社區內有室內健身館,可見老年人對健身設施的需求并不高;多數老年人希望社區內有專業的體育健身指導員,能夠定期對老年人的健身活動進行專業指導,幫助老年人科學的鍛煉身體。
加強城市社區養老服務體系中健身服務建設,既是老年人健康的要求,也是社會養老事業發展的要求。政府需要加大對社區內健身設施的資金投入,加強健身設施的建設與維護〔3〕。在現有的社區體育設施中,既存在總量不足的問題,又表現出缺乏系統布局、資源不能共享的問題。有些體育設施并不是所有的社區都能建設的,像游泳池、室內球館等〔4〕。而一旦建成則基本上只對本社區居民開放,即使對外開放使用,它的價格對很多老年人來說也是無法接受的。在社區內已建的健身設施中,由于后續維護工作不到位,造成一些健身器材由于長期無人維護,而出現的器材損壞現象。一旦老年人使用,容易出現意外事故,造成損傷。而且,健身設施更新較快,在一些社區內,會出現新建的新式健身器材沒有人會使用,造成了想健身而不會健身的現象,進而導致器材、場地的閑置浪費。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主要需要較大的場地和一些簡單安全的健身設施,像廣場舞、抖空竹、太極拳等健身活動,只要有一片足夠大的場地,幾位興趣相同的老人就可以展開鍛煉;簡單的健身設施,可以采用健身路徑,老年人可以進行簡單的器械鍛煉。健身服務的發展,除了要加強健身設施的建設,還需要加強健身指導的建設。需要在社區內構建體育服務管理體系,加強體育指導員隊伍的建設,對老年人健身進行科學的指導。
4 參考文獻
1張云飛.養老社會化視角下完善河南省養老服務體系的路徑選擇〔D〕.河南:鄭州大學,2013.
2李 明.試論高齡化社會的中國社區體育戰略〔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9;23(5):22-4.
3劉向東.老齡化背景下社區體育服務體系構建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4(3):119-20.
4冀亞運.河南省社區體育設施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2,(26):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