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華,羊文偉,曹雷紅
(1.浙江省富陽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浙江富陽 311400;2.富陽市銀湖街道農業公共服務站,浙江富陽 311402;3.富陽市鹿山街道農業公共服務站,浙江富陽 311407)
萬村聯網工程是浙江省成功實施百萬農民信箱工程之后,推進和拓展農村信息化應用的又一載體[1-2]。富陽市自2008年實施萬村聯網工程以來,通過宣傳發動注冊建站、強化培訓規范管理、三級聯動創建示范網站、應用典型總結交流帶動全面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到2013年底,富陽市萬村聯網工程實現了鎮村網站全覆蓋,網站規范化建設水平提升,示范網站創建成果豐富。萬村聯網工程的實施,為加快推進富陽市農業信息化進村入戶和農村基層電子政務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根據浙江省農業廳萬村聯網工程實施總體部署和要求,富陽市通過宣傳發動、分解落實任務、開展應用培訓等舉措穩步推進鎮村兩級網站建設。2009年底建立行政村網站287個,提前實現全市行政村網站全覆蓋,2010年新建鄉鎮 (街道)網站25個,實現了鎮村兩級網站的全覆蓋。依托農民信箱信息員隊伍管護鎮村兩級網站,5年來累計發布各類信息7.5萬余條,內容涵蓋各地新農村建設成果、三務公開、名特優產品、休閑鄉村游、農業種養技術、農產品供求、惠農政策等,讓廣大農戶點點鼠標、足不出戶就知曉“三農”、了解村情村務。2013年,村網站發布信息最多的達692條。對身在外地的農民來說,村網站更是他們了解本村情況的一個重要窗口。浙江農村信息報報道的《咸康村:送給村民最實用的信息》就是富陽市萬村聯網工程網站發揮作用的一個典型。在建設鎮村網站的同時,積極推進農業經濟主體網站和農家樂網站的建設應用,通過平臺免費推介富陽的優質農產品和農家休閑好去處。至2013年底已建立農業經濟主體網站203個、農家樂網站33個。
萬村聯網工程行政村網站是對外宣傳新農村建設成果的一張金名片。富陽市緊緊圍繞村級網站規范化建設目標,通過強化培訓、檢查督促等手段著力抓好網站的規范化維護管理。2009年,新常村等17個村網站被浙江省農業廳認定為全省村級規范化網站。2010年以來,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抓示范網站創建,取得豐碩成果。在2010年和2011年杭州市農辦開展的杭州市級示范網站評比中,富陽市有20個村網站獲示范網站稱號;在2011年至2013年浙江省農業廳開展的全省新農村示范網站評比中,富陽市累計有30個村網站獲得省級新農村示范網站稱號,示范網站創建工作走在周邊縣市前列。2010年至2013年,開展富陽市“雙十佳”村級網站評選,每年評選出的村網站達20個。通過創先評優,涌現了一批可圈可點的精品村網站,成為富陽市萬村聯網工程實施的領頭雁。在這些示范點網站的影響和帶動下,富陽市的萬村聯網工程村級網站得到蓬勃發展,在實現村網站全覆蓋的基礎上,網站的規范化建設水平得到了較快的提升。
通過5年的實施,富陽市的萬村聯網工程行政村網站建設成果豐富,實現了農村信息資源的共享。在近年富陽市的農村信息化綜合平臺建設中,萬村聯網行政村網站成為該平臺的村級網站鏈接。2013年,政府門戶網站中國富陽網的鄉鎮網站也實現了萬村聯網行政村網站的鏈接,平臺的建成充分發揮了信息資源的共享作用,減少了重復建設,降低了政府信息化建設成本,發揮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自富陽市出臺招聘大學生村官政策以來,85%左右的農村信息員由大學生村官兼職擔任,由于他們具備了較高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電腦應用技能,在短期內能快速進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萬村聯網工程的實施發展。但從長期看,由于大學生村官信息員的流動性大,常導致網站維護管理不穩定,原有一部分基礎好、信息更新及時、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村網站,因村官信息員的調離,從示范網站轉變為一般性網站,失去示范作用。由于大學生村官是村內的“萬能貼”,多忙于應付村內各種事務,忽視了對網站的常態化維護,常僅為完成上級考核任務而集中時間段對網站進行維護,導致平臺不能穩定地發揮作用。
網站質量是網站生存發展的生命力。網站首頁的布局、欄目的設置、信息的維護等方面的管理是否規范影響著網站的持續健康發展。如有的村網站首頁缺少圖片、欄目設置重復、信息發布與所屬欄目不匹配、已設的欄目多個空白、文字排版格式不統一、無實質意義的一句話信息,盡管部分村級網站有較大的信息量,但由于這些不規范維護管理現象的存在,難以保證網站的質量和長久的生命力。
萬村聯網工程在推進鎮村兩級網站規范建設的同時,也為農業經濟主體和農家樂提供了免費的在線自助建站服務功能。通過下鄉下村培訓,引導這些農業主體進入到該平臺建立屬于自己的網站,向外宣傳推介自己的農產品和休閑農家樂。但由于這些農業主體大多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和信息技術水平較低,要靠他們自己來應用和管理這個平臺有難度,導致平臺中雖然有一定的主體建站數量,但存在長期不維護,空白網站多,平臺功能未得到充分的應用。
萬村聯網工程平臺系統后臺審核管理權限僅設置到縣一級,這種過于集中的管理權限設置,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網站的質量。從實際的運行管理看,縣級管理員承擔了系統后臺所有上傳信息的審核管理任務,任務較為繁重。如富陽市現有24個鄉鎮網站、276個行政村網站,2013年全年信息發布量1.9萬余條,平均每天達73條,遇到村信息員集中發布的時段,多達上百條甚至幾百條,在實際審核中無法做到逐條審核,就會有諸多不規范的問題,從而影響了網站質量。
萬村聯網平臺系統運行5年來,一直維持著老面孔,單調的模板、固設的欄目以及操作維護中的不靈活性,限制了網站的個性化發展,突顯出網站的活力受限,給網站的持續健康發展帶來影響。
萬村聯網工程是富陽市推進農村信息化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對外宣傳和推介的一個重要窗口。從2014年起,萬村聯網工程行政村網站建設是《浙江省農業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指標。為此,作為新農村信息化發展的共享平臺,更應重視網站質量的提升,充分發揮網站的服務功能,以低成本運行獲取效益的最大化,以信息化促農增收,為新農村建設助力。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網站維護管理,關鍵是要有相對穩定的人才隊伍。大學生村官信息員流動性大的劣勢明顯,且絕大多數為兼職信息員,為此,從長遠考慮,政府部門要重視農村信息員隊伍的建設,出臺相關農村信息員的培養和發展政策。要從當地農村公開招聘一批本鄉本土、立志于服務當地的優秀青年,通過系統學習農業農村信息化技術,成為本村的專職農村信息員,服務于本村的農村信息化發展。對于專職農村信息員,每年給予相應的勞務經費補貼。
網站質量是網站的生命力。要強化質量意識,根據網站的規范發展要求,加大培訓力度,通過集中培訓、重點指導、一對一幫扶等多種形式,抓好對鎮村兩級信息員、已建網站農業主體的培訓,切實提升網站的規范化發展水平,使萬村聯網工程成為推進農村信息化發展的主力量、主平臺。
充分借助示范網站創建評比的契機,利用報紙、電視臺等媒體力量,制作萬村聯網工程專題宣傳片;組織舉辦示范網站創建經驗成果總結交流會,讓廣大的村信息員分享;借助農業節慶、農產品展銷會、科技下鄉等大型活動機會向農業主體推介萬村聯網工程。
為確保系統的安全和網站質量,縣、鄉鎮、村三級信息管護人員要合力抓。強調“誰發布、誰負責”的管護責任;縣級管護人員要切實加強后臺審核;有條件的地方要將系統后臺審核權限下放至鄉鎮一級信息管護人員。
[1] 陶忠良,董越勇,朱瑩.“浙江農民信箱”在推進農業信息化中的作用 [J].浙江農業學報,2010,22(6):868-872.
[2] 董越勇,管孝鋒,陶忠良,等.浙江萬村聯網工程的應用主體及系統功能 [J].浙江農業科學,2012(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