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朝陽
(衢州市龍游縣湖鎮鎮農業產業化技術服務中心,浙江衢州 324401)
推動農業信息化建設、繁榮和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湖鎮鎮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重大任務。龍游縣湖鎮鎮根據“三農”的特點和需要,加強農村農業信息化建設工作,利用農民信箱+農技110+電話,整合電話、遠教電視、電腦等資源,形成“三電合一”,把農業科學技術和農產品供求等信息及時發布到網上,為農民提供良種、良法和農技的推廣及農產品供求等最新信息,使農業信息與農民之間實現零距離傳播。農業科技110信息服務 (簡稱“農技110”)起源于浙江省衢州市[1]。此后,全國許多地方都借鑒浙江衢州經驗,建立了本地區的農業科技服務熱線。目前農技110已在浙江、海南、河北、北京、安徽、四川、湖北等20多個省市得到應用[2-7]。
龍游縣湖鎮鎮面積62.8 km2,下轄39個行政村,2個街道居委會,34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0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74萬人,耕地面積4 433 hm2,山林灘地560 hm2。湖鎮鎮是一個農業大鎮,農村人口占3/4,農民富則全鎮富。目前,湖鎮鎮已建成1個鎮農技110和39個村科技服務站,39個村遠教管理站,5個開放式遠教示范點,浙江農民信箱注冊用戶達2 640個之多。通過實施農村農業信息化工程,實現小農戶與大市場的對接,以農村農業信息化帶動農業現代化,縮小城鄉差距。
湖鎮鎮農技110是農業信息化主平臺,依托鎮農業產業化技術服務中心,建立以市、縣農技110為龍頭、以村科技服務站為基礎的信息化服務網絡,覆蓋全鎮39個村。村科技服務站是最基層的信息點,成員包括村科技組長、種養大戶、科技示范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等。農村黨員遠程教育輔助平臺,采用計算機、多媒體、現代通信等信息技術傳播農業信息,為廣大農民群眾服務。幾年來的實踐表明,湖鎮鎮農業信息化建設工作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被稱為送科技的“及時雨”、傳信息的“小靈通”、促致富的“好幫手”,在加速新型農技推廣、幫助農民解決農業技術疑難問題、促進農副產品銷售、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減少農村社會糾紛、建設和諧社會等方面都發揮重要作用。
利用浙江農民信箱將農民手機號碼綁定,向用戶發布信息。主要應用于黨的政策、農業法律法規、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政策的宣傳和收繳工作,以及農業普查、農機安全教育等。鎮機關還將農民信箱應用到日常工作中,如各類會議通知、文件流轉、信息上傳下達等,使溝通聯絡更便利快捷,節約了紙張、通訊、郵寄等費用支出。農民信箱還可收集大量民情社意信息,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為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進程,近年來湖鎮鎮啟動了“萬村聯網”工程,進入網站頁面,有鄉村新貌、領導班子、村規民約、信息公告、村級“三務”公開等欄目,也可在本村網站上傳通過審核后的圖片發布相關農業信息。
鎮農技110主要通過浙江農民信箱向廣大農民用戶發布農產品種、養、加、銷等方面的信息,為農產品生產企業、專業戶和個人搭建了一個很好的供求信息和致富平臺,有效地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副產品銷售,實現交易額的大幅度增加,為探索農副產品營銷新途徑提供有益嘗試。2012年,整個衢州市柑橘比較滯銷,鎮農技110通過浙江農民信箱把柑橘種植專業戶、販銷大戶的柑橘買賣信息發送給廣大消費戶,并在農民信箱平臺設立免費攤位,拓寬銷售渠道。據了解,通過農技110的幫助,湖鎮鎮金秋紅柑橘專業合作社銷售量達850 t,主要銷往長春、寧川等大城市,產值達200多萬元,為農民增收50余萬元,大大地促進了柑橘銷售。
結合農業生產季節,農技110發布農業生產管理信息,指導農業生產工作。在病蟲害發生和防治期間,鎮農技110在上級農業部門的指導,通過手機短信發布病蟲害發生情況和防治方法,指導村農技服務站和農民進行農業生產。2010年,龍游縣稻飛虱大暴發期間,上級農業部門通過浙江農民信箱定期、不定期地向農戶發布稻飛虱暴發時期、防治時間、防治方法等信息,遠教平臺以視頻形式向全鎮廣大農戶發布稻飛虱防治影像資料,村科技站人員根據上級信息上門實地指導防治工作,有效地控制稻飛虱的危害,保證了糧食的豐收。
農村黨員遠程教育將農業科學技術、農村政策、農業主導產業、農業主推品種等制作成視頻,通過網絡進行宣傳和教育培訓,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提供先進信息,培訓實用技術,增強農民致富本領。鎮遠教中心根據上級遠教中心的教學安排,組織黨員干部、群眾收看農業相關節目,村遠教站每月至少組織1期專家講座。涉及內容豐富多樣,有農副產品的種、養、加及產、供、銷等方面的培訓,也有農業病蟲害防治技術、災害性天氣與防災減災常識指導,還有新農村建設方面的專題講座,且農村黨員遠程教育有“遠教影院”“直播課堂”“紅色文藝進農村”等影視節目可收看,極大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充實了農民精神文化生活。
截至2013年底,湖鎮鎮農技110服務中心通過電話咨詢、浙江農民信箱、農村黨員遠程教育平臺和“萬村聯網”工程等信息平臺,共收集農業信息3萬余條,發布農業信息近1萬條,接受網絡訪問264人次,農產品促銷、訂單和招商累計成交7 872次,為湖鎮鎮的社會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1] 潘云洪.衢州市農技110信息體系的建設 [J].計算機與農業,2002(7):18-20.
[2] 潘云洪,張鑫,郭紅明.農技110的探索與實踐[J].浙江農業科學,2011(1):178-181.
[3] 吳遠彬,王敬華.農業科技110是服務“三農”的有效途徑[J].農業科技通訊,2007(1):5-6.
[4] 加快農業農村信息化 推進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EB/OL].http://www.docin.com/p-523803811.html.
[5] 顧家林.從“農民信箱”看農村信息化--“農民信箱”對平湖農村經濟發展情況調查[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d80dee020740be1e650e9a08.html.
[6] 梁保國.社會主義新農村迫切需要信息化建設 [EB/OL].http://wenku. baidu. com/view/3a09fb620b1c59eef8c7b420.html.
[7] 王靜波.浙江新農村信息化建設調查研究 [EB/OL].http://wenku. baidu. com/view/383a2e7e27284b73f242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