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將參加一個LNG接收站項目核準評審會,目前有幾點認識:(1)2017年世界天然氣步入買方市場是主要觀點,北美資源供應亞太市場對我國有利;(2)天然氣基礎設施主體多元化是趨勢;(3)各級政府鼓勵天然氣發展并實質推進;(4)LNG加注項目好看不好用;(5)缺乏區域優化和平衡。
我和不少國外的專家討論過這件事情,大家一致認為:1)霧霾危機在不同國家的工業化過程都曾爆發,并非中國才有;2)和印度這種不愿正視問題的國家比,中國政府的態度值得肯定;3)歷史上成功的霧霾治理一般需要好幾十年,中國政府不宜急功近利。
專家繪京津冀低碳發展路線圖:有時要割腫瘤保手腕。何建坤近日表示,在治霾任務更為緊迫之際,京津冀地區不僅要實現單位GDP碳排放強度下降的“相對低碳”,更重要的是要向絕對低碳方面轉型,整個地區的煤炭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盡快達到峰值。必須通過創新驅動,徹底改變當前的發展模式。
愿意支持環境稅,以此內部化環境負外部性的才是真正的環境主義者。比如德國不但燃油稅已經相當高,還通過了立法要逐年上漲。這才是真正的環保意識強。鑒于中國環保組織中連個旗幟鮮明提倡提高燃油稅的都沒有(如果有但我沒聽說,請大家多指教), 我覺得中國真正的環保主義者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