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 鵬
中外合資經營是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表現形式之一。中外合資企業為黨建工作開辟了新的領域,同時也給黨建工作帶來了考驗和挑戰。加強和改進中外合資企業黨建工作,重在實效,貴在創新。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執政的組織基礎,在中外合資企業建立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組織開展活動、發揮作用的重要前提。中外合資企業的黨組織建設,要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努力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工作;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哪里有黨的組織,哪里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和堅強的戰斗力。重視選好配強基層黨支部書記,把熱愛黨的工作、有較強組織協調能力、有較好群眾基礎的同志選拔到基層黨組織領導崗位上來。
加強與外方的溝通,宣講國家法律法規,宣講企業黨組織與企業間的關系,據理力爭,努力消除誤解、增進了解,爭取達成共識。應在合資公司章程中明確黨組織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費用保障等具體內容,使黨建工作成為企業管理的組成部分,確保黨組織正常運轉和發揮作用。
中外合資企業黨組織的職能有別于國有企業。《黨章》明確規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黨的基層組織,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引導和監督企業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領導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團結凝聚職工群眾,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就是要根據中外合資企業的實際情況,扮演好多重角色:處理好與董事會的關系,通過進入董事會、經理班子的黨委成員表達黨組織的建議和意見,發揮其在企業重大問題決策中的“間接參與者”作用;通過中方高級管理人員及基層黨組織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發揮其在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方面的“監督者”作用;通過黨組織聯系國家和企業、員工的橋梁作用,依法維護國家、企業及員工的合法權益,發揮其維護各方權益的“協調者”作用;通過黨組織領導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開展工作,發揮其“領導者”和“集聚者”作用。
在中外合資企業開展黨的活動,難點與障礙在于:外方對企業黨組織的性質與作用不了解甚至是誤解,黨員群眾的熱情和參與度不高。黨建工作開展順利與否,關鍵取決于職工群眾和外方股東對黨組織工作的認同程度。為此,關鍵要把繼承傳統與改革創新結合起來。黨建工作與企業管理目標要同心同向,黨組織開展活動要深度融入企業中心工作,找準工作切入點,注重工作實效,通過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促進企業生產經營、和諧穩定,用實際工作成效消除外方的誤解,贏得外方的支持。
黨組織開展活動要堅持以人為本,廣泛聯系職工群眾,深入了解職工群眾思想動態,幫助黨員群眾適應中外合資企業文化環境、體制機制,幫助黨員群眾提高技能素質,關愛黨員群眾健康和生活,切實把黨組織建設成為黨員之家,讓他們感覺到精神上有寄托、組織上有依靠。
多年來,福建煉化黨組織結合合資企業的特點和實際,按照“小型、靈活、多樣、實效”的原則,使黨的活動為企業所需要、為黨員所歡迎、為員工所擁護、為外方所理解,成為企業運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中外合資企業中,由于黨員個人職業身份的變化,會產生被雇用的思想,自身要求受教育的內在動力會減弱,黨員意識也會有所松懈。因此,在中外合資企業中,要注重黨員思想教育,特別是要將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教育廣大黨員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堅定的政治立場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堅定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克服“打工賺錢”的雇用思想,把個人的目標、夢想與企業的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在共圓企業夢的實踐中成就個人的夢想,實現個人的價值。
同時,要注重黨員作用發揮,把企業的生產經營重點、難點工作作為黨組織開展活動的主戰場,發揮黨員作用的主陣地,通過組織開展比學趕幫、黨員示范崗、黨員突擊隊等活動載體,為廣大黨員搭建平臺、展示形象,讓廣大黨員在企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中有為有位,使其成為支撐企業發展的最優秀的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