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觀濤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課程結構不再是教師單純地教,學生盲目地學,而是要優(yōu)化課堂結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多樣化教學模式中輕松地掌握語文知識,進而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教學目標;導入;教學方法
所謂的高效課堂是指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
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它不僅要求課堂效率最大化,更要求效益最優(yōu)化。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教師應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充分發(fā)揮語文教材的價值,進而在實現高效語文課堂的過程中,促
使學生獲得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一、明確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它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前提,是教師如何選擇教學方法的基礎。而且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目標不再是單一的指知識目標,還包括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者是緊密聯系的,任何割裂三者的教學目標都不能很好地發(fā)揮語文的價值,都不能促使學生得到健全的發(fā)展。
如:教學《竹影》時,我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進行了如下設計:
知識目標: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初步了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能力目標:領會童稚的活動中蘊含著的藝術和美,學會在生活中去發(fā)現、創(chuàng)造藝術的美。
過程和方法目標:在教師恰當的引導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語文課具有開放性。這樣的教學目標設計,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而且對學生素質水平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明確的目標也會讓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更具針對性,學習效率也會隨之得到提高。
二、做好導入工作
良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它是一節(jié)課的開端,也是決定一節(jié)課成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所以,教師要重視該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要立足于語文教材,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f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語文課堂,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如:在教學《我的母親》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快地進入課堂中,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跪羊圖》,并引導學生思考歌詞,如:多少浮云游子夢;奔波前程遠鄉(xiāng)里;父母倚窗扉;苦盼子女的消息;多少風霜的累積;雙親容顏已漸老;莫到懺悔時未能報答父母恩;為人子女;飲水要思源;圓滿生命……讓學生在聆聽和思考中感受父母的愛,進而使學生回憶父母的愛,去用心體會父母的那份無私。之后,順勢將學生引入正文的學習中,引導學生去感悟,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也為高效語文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恰當選擇教學方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币簿褪钦f,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性,要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下面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為例進行簡單介紹。
例如,在教學《山中訪友》時,為了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我選擇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法,首先,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以下幾個問題:①作者為什么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文章表達了“我”怎樣的感情?②作者進山訪友都拜訪了哪些朋友?③作者將山中的景物都聯想成什么了?之后,我又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一些句子進行了鑒賞,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修辭手法的運用,同時,學生也會更加容易理解本節(jié)課的主旨,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及時進行反思
反思是提高教師教學效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對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點、缺點等進行的教學思考??梢圆粩嗤晟谱约旱慕虒W過程,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然而,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總認為一節(jié)課40分鐘結束之后,這節(jié)課也就會隨之而結束,其實并不是這樣的,沒有反思的教學是不完整的,沒有反思的課堂只會出現教師經常抱怨的“為什么反復講過的還是錯”“為什么上次對了這次錯了”等現象。所以,不僅教師要學會反思,學生也要學會反思,要反思每節(jié)課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要反思出錯問題的原因等等。因此,師生都要注重反思環(huán)節(jié),都要在反思中正確地認識自己,從而使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得到完善,最終使語文課堂真正實現高效。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進一步的推進,加強對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反思對提高語文課堂的高效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認真貫徹新課程基本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在和諧愉快的環(huán)境中輕松地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定乾.淺談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2(1).
[2]蘇麗.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反思[J].教師,2012(16).
(作者單位 江西省廣豐縣學生勞動生產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