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輔
曾在一本書中讀到過這樣一則故事:
那是初中時的一堂翻越障礙墻的軍訓課,因為我們這些學生個子都太矮小,教官在障礙前的起跳處摞起了兩塊磚,又在上面蓋了一塊帆布。同學們雖說動作不算規范,但都相繼翻了過去。
輪到我了,我是班里最矮的,緊張得心怦怦亂跳,默默重復著教官講解的要領,開始的助跑、起跳、搭手、抬臂……沒等肘臂抬上障礙墻,我就跌了下來。
當我在教官的命令聲中第三次跌到地上時,眼前那兩米多高的障礙墻在我心里已成為一座高山,無法翻越。我仰面躺著,泄氣極了。
“再來一次!”教官喝令著。“能加一塊磚嗎?”我試探著請求。教官沉思片刻,點頭應允。教官擺放第三塊磚時,我已重新站到起跑處。深吸一口氣,助跑、起跳、搭手、抬臂、跨腿……我終于站到障礙墻的另一面。
“就差一塊磚。”我嘀咕著。教官一臉嚴肅地把我叫到障礙墻前,示意我揭去覆蓋磚塊的帆布,我莫名其妙地伸出手。然后,我驚呆了!布下面,摞著的依然只是兩塊磚,第三塊磚平放在后面。
這則故事就實實在在地印證了困難在人們面前具有兩重性。由此我們想到,作為一個要以畢生精力獻身于自己所鐘愛著的教育事業的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不僅自己會遭遇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需要我們樹立起信心和勇氣去直面,尤其是我們的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更是隨時都會遇到諸多的困難,這時候需要我們做的就是像那位軍訓教官一樣,“給信心墊起一塊磚”。
一、巧妙的特長激勵,給信心墊起一塊磚
我們理想中希望他們整齊劃一地表現為:成績優良、思想進步、集體和諧……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唯有在充分了解學生各自性格愛好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從他們的特長方面尋求信心增長點,加以信心激勵,以此引領他們克服各種困難,并因而向其他方面實現正遷移,朝著品學兼優的目標邁進。這就是清代教育家顏昊先生所說的:“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二、靈活的個性激勵,給信心墊起一塊磚
我們作為學生成長發展的引領者,時時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他回答的問題不是很符合要求,但是只要有某個詞他用得很好,也要適時給予鼓勵,如:“這個詞你用得非常恰當,說明你認真思考了,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有更好的表現”;對于那些性格比較內向,很少主動站起來發言的學生,更應鼓勵他們大膽發表意見或質疑,“你敢
于發表自己的意見,進步非常大,老師期待著你有更大的進步。”
總之,激勵的手段方法只有因人而異、靈活使用才能真正收到實效。我們的激勵過程也就是給學生的信心墊上一塊磚的過程,舉手之勞,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榆縣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