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為期6天的新加坡航展順利閉幕。作為亞洲最大的航展,此次展覽吸引了各界人士的注意。相比以往的展覽,此次交易金額又創下新高。關于這一點,有兩個動態值得關注。
以新加坡航展交易金額的圖示數據為例,新加坡2014年航展的交易金額是目前最高的。與2012年相比,這屆航展的交易金額增加了10億美元。但是,相比2010年,整個交易金額則增長了220%,足以證明新加坡航展的潛力,并且由此呈現了航展交易金額的持續增加。
除了數字的層面,馬來安邦認為這一次航展所達成的交易呈現兩個特點:第一,來自亞洲的民用飛機需求增加。以空中客車公司和波音公司為例。在這一屆的航展中,這兩家企業所銷售的民用飛機大半都銷售給東盟國家的新航空公司。越南廉價航空公司VietJetAir用了64億美金采購和租借63架A320(空中巴士),而另一家泰國廉價航空公司Nok Air也購買了15架B737波音飛機(交易金額高達14.5億美金)。緬甸國家航空公司也投入資金租借10架B737飛機,進一步證明該國的改革開放決心。因東盟國家的經濟含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們估計,除了中國航空公司以外,東盟新興國家將會是全球民用飛機市場的重要增長動力。

第二,私人飛機的銷售呈現上升的趨勢。無可否認的是,在私人飛機領域,中國仍然是主要買家。但是,在這一次新加坡航展的交易當中,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富豪們都成為私人飛機的新買家。這種現象也足以證明正在崛起的東盟富人階層有潛力成為另一個主要買家。對于銷售企業如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和龐巴迪(Bombardier)來說,這些都是好消息。

在新加坡航展的空中巴士A350
從這兩個動態來看,東盟國家已經是國際民用和私人飛機生產企業的重要市場。當然,以目前的銷售量來比較,中國仍然是最重要的市場。然而,東盟的兩極化發展階段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這已經充分表現在民用和私人飛機供需的方面。當新興國家的航空公司大量地采購和租借民用飛機時,我們也看到較為發展的國家(如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都出現了很多富豪,其結果必定是私人飛機購買量的增加。
至于新加坡下一屆的航展,72%的參展商已表示它們將出席兩年后的活動。以這一次航展所達到的效果來說,我們已經看到該活動的長期前景。更何況,整個地區的大背景也有助新加坡航展在2016年再創新高。
版權聲明:本欄資料全部版權歸屬安邦集團,并得到中國-東盟中心支持,《時代金融》編輯部付費授權刊用,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免責申明:本欄目信息均來源于聯合主辦方認為可信的市場公開資料,但聯合主辦方對所引用信息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承諾或保證。本欄目的內容、觀點、分析和結論僅供參考,不代表任何政治傾向,聯合主辦方不承擔任何第三方因使用本欄目及信息時之作為或不作為某項行動而產生的(無論是直接、間接、隨之而來或附帶者)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