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藍
7.4%
國家統計局4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7.4%,環比下滑0.3個百分點。
點評:一季度7.4%的短期增速,雖然比去年同期稍稍回落了0.3個百分點,略低于全年增長7.5%的預期目標,但并沒有外界預想中的那么悲觀。尤其是結合中國經濟在過去三個月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內部壓力,7.4%被很多經濟學家認為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數字。
更為重要的是,透過一季度經濟數據,我們看到了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內在潛力。雖然一季度工業生產增速有所回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位放緩、外貿出口同比下降,但市場銷售穩定增長、居民消費價格總體穩定、居民收入較快增長,這說明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積極進展,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對處于結構性變革期的中國經濟而言,增長質量的提升,比增長速度的提高更為重要。
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GDP增速成為衡量中國經濟發展的唯一目標,“唯GDP論英雄”雖然成就了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卻忽視了居民收入、就業率、物價、環境友好等其他發展指標的統籌與均衡,其結果導致產能落后、環境污染、收入差距拉大等影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必須通過轉型升級來為新一輪經濟增長凝聚動力。中國決策層對此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在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的設定上,明確提出要向深化改革要動力,在把握總量平衡和優化結構中健康前行。不爭一時快慢,不過分看重一兩個百分點的升降,通過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改善人民生活,為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只要中國的通脹水平不超出“上限”,增長率和新增就業等不跌破“下限”,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節奏就不會被打亂。當然,處于爬坡過坎“換檔期”的中國經濟,注定會遇到一些困難,承受一定壓力,這是經濟結構調整變革的必經階段,也是轉型升級陣痛期的正常反映。
1563億元
財政部4月15日公布了2014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情況,按險種分別編制顯示。若今年預算執行情況基本符合預算,則在剔除財政補貼因素后,2014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今年或將陷入收不抵支的境地,當期“虧空”1563億元。
點評:養老金虧空或缺口問題,近年來持續成為輿論探討的熱點。養老金是否存在缺口,以時間軸觀察存在三種情況:從歷史結余看,我國城鎮職工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自2002年以來,收支一直處于結余狀態。我國正在加速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隨著退休的人越來越多,未來我國養老金出現缺口的可能性較大。而此次媒體披露的,剔除財政補貼后出現的“虧空”1563億元,就是指2014年當期的缺口。
由于我國養老金制度中存在著雙軌制,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金(實質也是養老金)是一筆巨額養老支出,基本都由政府財政買單。綜合考慮我國各種養老制度下政府的財政投入,其總額已是相當驚人。隨著我國老齡化步伐加快,養老支出必定不斷擴大。盡管人社部對各種養老金缺口的預測數字通常持否認態度,但政府財政養老支出壓力日益增大,卻是不爭的事實。
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征繳收入和養老金支出基本持平,但養老金缺口將是未來養老制度最大的威脅。今年1月,人社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延遲退休年齡是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選擇。其中,以延長退休年齡化解養老金缺口的用意也十分明顯。然而,在當下養老雙軌制及企事業單位養老“待遇差”等養老環境公平問題尚未破題的情況下,延遲退休改革更是難以成行。其實,除了延遲退休,解決養老金缺口的方法還有很多。目前我國正在進行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投資運營、保值增值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十幾年來,我國數以萬億計的基本養老保險金年均收益不到2%,遠低于通脹水平,基金“隱形縮水”情況嚴重。另外,繼續提高國企紅利上繳比例,讓國有資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是解決養老金缺口的好辦法。
78%
3月3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中國最新外債數據。截至2013年底,中國外債余額為52625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2013年短期外債的比例高達78%。
點評:短期外債的高占比,可能導致國家陷入經濟危機。但中國的短期外債比重卻一直居高不下,而國際上這一比例通??刂圃?5%左右。由于過往多次債務違約事件與短期外債占比高相關,因而不少學者撰文,擔憂短期外債占比高與其他因素疊加后,可能釀成系統性風險。
不過,外匯局資本項目司副司長郭松認為,總體上看,我國的外債水平處于安全范圍之內。郭松指出,從2001年至今,短期外債比重已經從41%升至78%,看起來比例較高,但是放在中國并不存在什么風險。因為現在更看重的是短期外債和外匯儲備的比,2001年這一比重是39%,而截至2013年末,中國這一比重已經下降到17.7%,因此理論上說沒有風險。國際上認為短期外債和外匯儲備的比重的安全線是100%,目前中國遠遠低于這一比重。而且中國的短期外債大部分與貿易有關,一是遠期信用證和海外代付,另一個是企業間的貿易信貸,均有真實的貿易背景。從經驗來看,貿易引起的債權債務,不大會構成整個債務風險。
11萬億
近日,銀監會傳出消息,稱由中科院大學聯手相關單位建立的信托產品XBRL監管報送體系架構,正在標準起草階段。一旦進入實施,將很快提升11萬億信托產品的監管水平。
點評:信托產品的XBRL化,相當于給信托產品打上“條形碼”,便于按標簽對相關產品進行分類、索引和標識。參與這一架構設計的人員表示,與股票等其他金融產品相比較,信托產品具有標準化難、共性少等特點,“產品五花八門”,XBRL體系和標準建設的目標,就是要在不同的信托公司、不同的信托產品之間,提煉出共性的標簽,“沒有頂層設計,則易引起混亂”。此前,監管部門一直在調研信托行業的信息化改造,去年才選定XBRL作為信托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鋪路石”。
據相關銀監會人士透露,銀監會一旦通過并下發這一標準后,信托公司需要建立標準化的信托產品系統,然后對接這一設立在中國債券登記結算公司的XBRL信托信息報送系統,進行信息報送。這一系統將對信托業在產品信息披露及報送、信托產品交易以及監管三個環節產生“革命性”的影響。endprint
上述接近銀監會的人士表示,在此基礎上,信托產品的交易市場也可以建立起來。不僅針對個人和其他非金融機構,信托和其他金融機構之間也可以借此交易。XBRL專家、中科院大學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劉世平認為,信托業IT落后的原因在于,早些年信托市場并不繁榮,這幾年信托業突飛猛進對信托業的IT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無論是在信托公司層面,還是監管層面都必須“補課”。
251億元
央行4月22日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127家,貸款余額8444億元,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251億元。
點評:今年第一季度小貸公司新增人民幣貸款251億元,而2012、2013年同期新增貸款分別為531億元、434億元,呈逐年下降的態勢。此前,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局長焦瑾璞也指出,全國小貸公司的貸款增速已連續多月回落,“總體判斷是全行業由快速發展轉為平穩發展和洗牌階段”。
央行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小貸公司數量最多的省市分別為江蘇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分別有607家、562家和478家。數據顯示,廣東省小貸公司共有350家,平均注冊資本金在1.35億元左右,處于行業的中上水平。分析人士指出,實收資本越小,則該地區小貸公司的抗風險能力越弱。
從貸款余額看,全國貸款余額比實收資本僅高出12%左右,表明小貸行業杠桿仍然控制得較低。就廣東而言,其實收資本是473.04億元,貸款余額也僅是477.05億元。不過,江蘇省和浙江省的小額貸款余額分別為1158.05億元和911.30億元,占比超過全國總量的五分之一,兩地的貸款余額均比實收資本高出了24%和35%。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方面是由于浙江小貸公司的資金周轉得較快,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他們從外部獲得融資的比例較高。
有資深小貸人士指出,小貸行業仍處于摸索發展階段,把杠桿率控制得低一點,行業風險會較低。
0元
進入4月中旬,A股上市公司2013年年報披露接近收官。對于公眾關注的上市公司“業務招待費”,有媒體對比發現,2013年度上市公司招待費比上年度銳減四成,例如上年8.37億元天價招待費的中國鐵建去年招待費為零。
點評:在中國鐵建的2013年年報中,“業務招待費”項目已取消,而年報中的“其他”一項卻從2012年的22.4億元增加至32.26億元,一年暴增了9.86億元,增幅達44%。對于會計科目變更一事,并沒有見到相關說明。另外,媒體還稱去年在招待費排行榜中位列第二的中國交建可能已將“招待費用”挪至管理費用的“其他”及“人員費用”名下。
企業在正常經營過程中產生招待費無可厚非,至于金額的高低也與企業的規模、業務模式緊密相連。可惜的是,這些國資背景的企業在面對公眾監督時,用文字游戲的虛招規避了輿論的關注。這很可能造成兩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方面,通過隱藏招待費拒絕公眾的監督,自降信息披露的責任必然引發更多對其不利的懷疑和猜測,進而損害企業的品牌;另一方面,外界缺乏監督的渠道,由招待衍生出的腐敗問題可能更加嚴重。
去年,針對個別企業天價招待費問題,時任國資委黨委書記、副主任的張毅曾對央企提出要求,提高企業運營透明度,自覺接受公眾社會的監督。還進一步明確會議費、業務招待費、差旅費、國境外考察費等有關費用的標準,公務接待要從嚴從簡,商務接待也要節儉務實,反對奢侈浪費,規范經營管理活動。
如今,不少企業拒絕公開招待費用,我們無法準確判斷它們究竟是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和紀律,還是大肆違反相關規定和紀律,但至少有一點它們是嚴重欠缺的,那就是沒能按要求提高企業運營透明度,更沒有自覺接受公眾監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