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
(廣東省梅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梅州 514000)
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對比研究
劉健
(廣東省梅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梅州 514000)
目的:探討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方法:以74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取齊拉西酮治療,對照組采取利培酮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肌強直、煩躁不安、肥胖、月經異常等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兩組患者SQLS均有顯著改善,同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SQLS改善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效果相近,在并發癥方面,齊拉西酮優于利培酮治療;在生活質量改善方面,齊拉西酮具有一定的優勢。
齊拉西酮;利培酮;精神分裂癥;臨床療效
精神分裂癥屬于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治療較為困難[1]。該疾病患者往往會出現各種危險行為,影響自己及他人安全[2]。研究有效治療該疾病的藥物對于保障患者生活質量有著重要意義。現將我院運用齊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療該病癥的研究結果進行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74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所有患者PANSS總分≥60分;患者無驗證軀體疾病,無藥物、酒精依賴性;排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婦女;無嚴重自殺企圖者。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5例,年齡18~57歲,平均(28.48±5.82)歲,平均病程(4.62± 3.13)個月。所有患者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口服齊拉西酮,40 mg/d,2周內根據療效適當調整劑量,可逐步增加至100 mg/d。對照組患者口服利培酮,1 mg/d,2周內根據療效適當調整劑量,可逐步增加至5 mg/d。患者在治療期間禁用其他治療精神病類藥物。對于出現嚴重焦慮等反應患者,可以適當輔助使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兩組均以8周為1個療程。
1.3 療效評價 于患者接受治療前和治療后的第2、4、8周進行療效評定。PANSS評定:以第8周末的總分減分率進行療效評定。痊愈:減分率≥75%;顯效:減分率在50%~74%;有效:減分率在30%~49%;無效:減分率≤29%。SQLS評定:評定治療前后患者生活質量的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7.0數據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 (±s)表示,采用t檢驗,記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經治療1個療程后,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副反應比較 觀察組患者肌強直、煩躁不安、肥胖、月經異常等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它并發癥發生率兩組相仿,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副反應比較 例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QLS評分比較 經治療后,兩組患者SQLS均有顯著改善,同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SQLS改善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QLS評分比較 (±s) 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QLS評分比較 (±s) 分
組別 時間 心理社會量表 動力和精力量表 癥狀和副作用量表觀察組對照組治療前治療2周治療4周治療8周治療前治療2周治療4周治療8周79.13±9.39 48.81±7.64 32.48±5.78 23.58±6.43 77.39±10.24 55.52±8.83 39.46±5.79 32.43±5.87 72.22±7.59 49.59±5.77 38.59±5.47 22.19±5.72 74.17±8.39 55.54±7.59 45.65±5.84 31.09±5.18 67.37±7.73 56.37±5.48 45.28±4.99 26.29±4.47 69.72±5.79 61.33±5.29 50.11±5.82 33.59±5.28
精神分裂癥是在遺傳和神經發育缺陷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精神方面疾病[3]。該病癥的主要表現是患者行為和情感受影響,屬于功能性精神病[4]。該病在發作的情況下,會對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影響,甚至對社會存在一定的危害[5]。齊拉西酮能夠抑制突觸對5-HT和去甲腎腺素的再攝取,從而改善精神分裂癥癥狀;利培酮能夠緩解精神分裂癥癥狀。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在并發癥發生率和SQLS改善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可見,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效果相近,而在并發癥和生活質量改善方面,齊拉西酮具有更大的臨床應用價值。
[1]徐世超,蘇閃芳,陳智超,等.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和安全性[J].當代醫學,2013,19(22):137-138
[2]陳梓朗.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比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3):1 713-1 715
[3]喻東山.精神分裂癥的治療選擇[J].四川精神衛生,2013,26(1):50-53
[4]歐小春.齊拉西酮治療精神分裂癥34例[J].中國藥業,2013,22(5): 107-108
[5]蒙莉莉,王朔.帕利哌酮與齊拉西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療效和安全性對照研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6(5):373-375
R971.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4.02.021
201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