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玉芳,熊 偉,楊志萍,熊平凡,徐立軍,車 穎
(1.湖北工程學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2.湖北工程學院 新技術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大學生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學生宿舍這一特定的環境里,宿舍全體成員依據宿舍的客觀條件,在從事各種可能的活動中所形成的物質環境和文化氛圍,它包括宿舍的室內設施、整體布局、生活狀況、規章制度、宿舍成員的人際關系、道德水準、學識智能、審美情趣、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1]。本課題組于2012年4月至7月,在湖北省武漢市及相關地市 10所高校,采取問卷調查和實地考察等方式,開展了“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現狀的抽樣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950份,收回有效問卷904份,其中男生占56.75%;女生占43.25%;調查數據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同時,在調查中我們還走訪了部分學生。本文在分析當前高校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現狀的基礎上,就今后如何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1.大學生對開展宿舍文化建設普遍認同。
表1為學生對宿舍文化建設認識的調查結果,學生選擇“很有必要”的人數達732人,其選項比例為80.9%;表2為學生對加強宿舍文化建設態度的調查結果,學生選擇“支持”項的人數達757人,其選項比例為83.7%。從表1、表2中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覺悟較高,集體榮譽感較強,他們對進一步加強宿舍文化建設認識清晰,態度明確。由此說明,青年學生對待大學生活的態度是積極向上的,渴求美好的校園生活;但仍有極少數認識模糊、態度消極的學生,應加強引導。

表1 您對加強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認識是

表2 您對加強宿舍文化建設的態度是
注:表中數據為選項百分比(%),括號數據為選項人數。 (下表同)
2.大學生對宿舍文化建設現狀的評價一般。
表3為學生對宿舍生活滿意或不滿意項目的調查結果。調查顯示,學生在回答宿舍生活中“最滿意”問題時,選擇“水電供應”、“住宿條件”兩項的人數居該題12項內容的第一和第二位,而選擇“運動場(館)”項的人數最少。學生在回答“最不滿意”問題時,選擇“晾曬設施、水電供應、住宿條件、網絡建設”等四個選項居該題12項內容的前四位。表4調查結果,大學生對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現狀總的評價不容樂觀,選擇“一般”項的人數為553人,其比例為61.2%。從表3、4兩選題調查數據來看:目前,高校在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方面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學生們對此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大學生對宿舍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環節,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可見,當代大學生對精神和物質生活有較高的期望。

表3 您在宿舍生活中感到最滿意或最不滿意的是
注:該表為多選題

表4 您對目前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現狀總的評價是
3.大學生宿舍業余生活豐富多彩。
(1)大學生宿舍文化活動備受學生青睞。

表5 您參與最多或幫助最大的宿舍文化活動是
注:該表為多選題
表5顯示:學生在回答參與宿舍活動最多問題時,選擇參與“學習活動”、“健身娛樂”和“網絡活動”選項的比例為前三位。同時,選擇“制度研究”、“老鄉聚會”的也有一定比例。從選項比較來看,學生在宿舍休閑中仍以參與學習活動為主,其次為參與健身娛樂活動。學生在回答宿舍活動對自己“幫助最大”問題時,他們把“健身娛樂”和“學習活動”兩項擺在第一和第二位,由此可見,他們認為,宿舍學習活動和健身娛樂活動,對自己幫助最大,也很樂意參加宿舍其他文化活動,可以說,宿舍文化活動也深受學生的青睞。
(2)大學生業余學習的讀物涉及面廣。

表6 您在宿舍業余的讀物是
注:該表為多選題
調查顯示:學生在宿舍閑暇時,閱讀報刊、雜志和名著經典的人數分別為第一和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閱讀法律書籍的人數最少,應引起重視。
(3)學生在寢室聊天的話題務實。

表7 您在寢室與室友交流的話題包括哪些方面
注:該表為多選題
調查顯示:學生在寢室交流所談論的話題涉及面廣泛,這既反映出他們的真實生活和真實情感,也能看出當代大學生對未來充滿著美好憧憬的心態。
1.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宗旨,進一步加強學生宿舍人文環境建設。
一是加強學生宿舍人文景觀建設。結合校園文化特點、學科特色、學校性質,利用宿舍區位優勢,建設一批融思想性、教育性、外觀美麗于一體的人文景觀群,形成學校獨特的風格和宿舍鮮明的文化個性,凸顯人文厚重,提高學生宿舍文化品位,增強學生宿舍人文氛圍。
二是加強宿舍自然景觀的改造與配套建設。結合學生宿舍的地理區位,依山、依水、依勢,全面規劃,建設具有學生宿舍特色的自然景觀區,營造“高雅、環保、和諧”生機勃勃的宿舍文化氛圍,形成優美的宜居環境,“使學生宿舍成為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產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2]。
2.以提升學生生活質量為出發點,進一步加強學生宿舍物質文化建設的力度。
第一,加快學生溫馨式公寓建設。從表3調查情況來看,有286名學生提出對住宿條件“最不滿意”,居該題調查選項的第四位。我省地處長江中游,年氣溫差異懸殊大,外地來鄂學習的學生對氣候變化存在著不適應性,因此,為幫助他們抵御嚴冬和酷暑,學校要以解決學生實際生活困難為出發點,著力改善學生的住宿條件,加快建設帶有空調設備的溫馨式學生公寓。這樣既是學生宿舍物質文化建設的必然選擇,又是學校落實以學生為本精神的具體表現。
第二,進一步加強學生宿舍安全基礎設施建設。表3調查中,學生反映宿舍安全“最不滿意”率居該題調查的第二位。正因如此,學校要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堅持“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重點對涉及學生安全用電和宿舍消防基礎設施,以及宿舍人身財產安全保障設施的檢修、改造和新建,提高學生宿舍安全保障能力。這既是建設平安宿舍,關愛學生生命和財產的需要,又是加強大學生宿舍物質文化建設的應有之義。
第三,不斷完善學生宿舍生活設施。學校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徹底解決好學生喝水、洗澡、晾曬、運動、購物、網絡等生活問題,給學生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服務。
3.以搭建學生宿舍教育文化平臺為抓手,充分發揮宿舍文化教育陣地作用。
“教育文化是一種精神的體現,來源于人的心靈深處,是潛藏在人的心靈底處能量的迸發,是對事業的追求、對理想的執著、對未來的憧憬”[3]。
一是搭建宿舍傳媒教育平臺。利用宿舍網絡、廣播、電視、宣傳櫥窗、廣告牌、黑板報等多種傳媒體,形成多途徑、多視角、全覆蓋的宿舍教育傳媒體系。這既是加強宿舍傳媒教育平臺建設,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重要措施,也是滿足學生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有效途徑。
二是搭建教師和政工人員教育平臺。調動住寢教師和政工人員的積極性,利用他們與學生零距離接觸的優勢和做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一方面組織學生開展多種教育活動,如開展心理講座、科普講座、政治理論學習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4]另一方面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宿舍文明創建活動,讓學生在宿舍的文明創建活動和休閑中,也能得到老師的指導和休閑文化的熏陶。
三是搭建后勤服務教育平臺。學校后勤是學生在宿舍生活中的保障機構,后勤人員是學生宿舍的直接服務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因此,一方面,后勤人員要用熱情和真誠,盡心竭力地為學生生活服務;另一方面,后勤人員要用崇高的職業精神,開展教育活動,愛護、幫助和指導學生,聯系寢室、關愛學生,把教育送到學生寢室,把溫暖送到學生心坎上,讓學生在宿舍生活中,不僅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還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溫馨。
四是搭建學生自我教育平臺。利用學生骨干,建立學校、院系、樓棟、寢室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工作網絡,調動廣大學生干部的積極性,團結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宿舍文化活動中來,讓他們真正成為宿舍文化建設的主力隊員。
4.以創新學生宿舍文化活動為切入點,豐富學生業余文化生活。
第一,加強學生宿舍文化活動組織建設。依靠學生,發動廣大青年學生,組建宿舍大學生藝術團、學習社團、網絡社團、科技創新社團、體育競技社團、公益社團等學生活動團體,讓社團組織覆蓋學生宿舍,以社團牽頭,開展豐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動,豐富學生宿舍業余生活。
第二,創新學生宿舍文化活動內容與方式。一是在活動內容上,弘揚時代主旋律、民族精神和創新精神,用積極健康的宿舍文化引領大學生好學有為,積極向上;二是在活動形式上,貼近青年學生,符合青年學生的特點,不僅要使活動形式有特色性、新穎性、多樣性、生動性,而且還要有吸引力,讓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宿舍文化活動,使其潛能得到開發,興趣和個性得到張揚,心靈得到凈化,思想得到升華,以及綜合素質和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大學生宿舍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滲透在大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顯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針對高校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存在的薄弱環節,要進一步加強宿舍文化建設,增強宿舍文化內涵,充分發揮宿舍文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 原雪輝.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焦作大學學報,2004(3):86-87.
[2] 杜紅芳.校園文化德育功能發揮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8(4):74-75.
[3] 胡弼成,上官晴.教育文化軟實力的構成及內部效應探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0(3):29-35.
[4] 汪達.當代大學生政治意識表達方式的嬗變及應對策略[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3(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