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知識產權的物權化探析

2014-02-03 13:49:44尚清鋒
知識產權 2014年9期
關鍵詞:制度

尚清鋒

知識產權的物權化探析

尚清鋒

雖然知識產權因其客體的非物質性具有不同于物權的特性,但是在知識產權私權化的過程中,知識產權呈現出了諸如占有在權利歸屬中的作用、知識產權支配性內容的增強、排他性的擴張等物權化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知識產權私有財產權價值的強化、物權客體范圍的擴張、知識產權與物權間的共同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基于理性觀察,知識產權物權化是知識產權私權化的自然演繹的結果,是知識產權私權價值的充分彰顯,物權化現象為借鑒物權理論的適用提供了契機。

知識產權 物權 物權化

知識產權作為非物質財產權,具有諸多與物權不同的特征。但隨著知識產權私權化的推進,權利擴張的范圍越來越廣,而禁止權受到的限制卻越來越少,逐漸被賦予了更多物權的性質與效力,呈現出物權化的趨勢。分析知識產權物權化的緣由、表現,則是更加理性地認識知識產權與物權的關系,以及如何借鑒物權理論與制度更好地發展知識產權制度等無法回避的前置性問題。

一、知識產權物權化的現象

(一)知識產權歸屬確定中占有的適用

占有是否對知識產權的取得、行使與保護有適用的空間與可能呢?就此問題,學界有不同的認識。肯定者多從占有所具有的權利推定效力所彰顯的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功能來推演知識產權適用占有制度的合理性。a例如,史尚寬先生認為,對知識產權得以準占有最能體現準占有制度的意義和功能,參見史尚寬:《物權法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版,第605頁。該觀點被有些學者所接收,并進一步指出,“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等無體財產權系準占有之客體,不僅為通說所認同,且準占有制度于此等財產權,實具有重要之作用。”參見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3頁。大陸學者陳華彬也認為,著作權(物體財產權)等財產權可以成為準占有的標的物而適用于占有的有關制度。參見陳華彬:《民法物權論》,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570頁。反對者多以知識產權客體的非物質性為基點推導出知識產權在權利的確認、行使與保護中沒有適用占有制度的空間與必要。b例如,鄭成思先生就認為:“知識產權的客體表現為一定的信息,一般不能作為占有的標的,故不適用與占有相關的制度,如取得時效制度等”。參見鄭成思:《民法典(專家意見稿)知識產權篇第一章逐條論述》,載《環球法律評論》2002年秋季號,第308頁。劉家瑞也持否定的觀點,他認為物權法上的占有制度不應當全盤照搬,否則會與現行的知識產權制度發生沖突,并在司法實踐中造成混亂。參見劉家瑞:《論知識產權與占有制度》,載《法學》2003年第10期。也有學者從知識產權客體的特性與實踐中對知識產權交易安全的內在訴求兩方面進行論證,認為在知識產權權利取得、轉移等方面不應絕對排除適用占有制度,而要根據具體情形對占有制度進行重構。c參見董濤:《知識產權還需要占有制度嗎?——知識產權給占有制度帶來的困惑與重構》,載《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本文認為,占有制度對知識產權具有一定的適用性,兩者間并非相互排斥。實際上自羅馬法始起,既有將占有的范圍擴張至一定的財產權利的“準占有”概念,晚近以來,如日本、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在繼受羅馬法的過程中就此作了繼承,在我國大陸梁慧星、王利明教授分別提出的物權法草案建議稿中也均規定了準占有制度。d參見梁慧星:《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條文、說明、理由與參考立法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頁。王利明:《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及說明》,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頁。這樣,“準占有”通過借助于占有事實所具有的在權利取得、行使與保護中的功能達到保護交易安全與社會秩序的目標,是一種觀念上的占有。

知識產權是一種由法律規定“排他性的占有知識產品”來確認專有的,即是一種觀念上、法律上的控制,這種控制與物權之占有對有形財產所達到的物理控制并無本質上的不同,只是形態上的差異而已。因此,雖然知識產權的獲得需要國家登記這一方式,導致占有對于知識產權歸屬的意義不如對有體財產的作用大,但是隨著觀念占有的出現,在知識產權的取得實踐中還是可以看到占有的適用。例如,大多數國家對著作權取得采取自動取得主義,在作品上的署名、標注?和采取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等標示就成為判斷權利歸屬的重要依據。如我國《著作權法》第11條第4款規定,“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法律如此規定,是因為借助于署名等符號標志實現了權利人對作品的管領與控制,向社會公眾傳遞該事物屬于某人所有這一事實狀態的信息,本質上是一種通過符號標志傳達客體歸屬關系的一種占有方式。e同注釋 c 。同理,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是其獲得商業秘密專有權的必要條件之一,即權利人通過各種措施實現對經營信息與技術秘密的控制從而防止被社會公眾等第三者所知悉,這與占有作為權利人對物的管領與控制及其所具有的權利推定功能別無二致。另外,占有專利申請材料就成為了識別專利申請人優先考慮的標準。由此決定,專利申請材料的占有者就將推定為專利申請權人,占有的權利推定功能在此得到了發揮。

(二)知識產權支配性內容的增強

根據民事權利類型的劃分,物權與知識產權同屬支配權類型,但因客體的不同而導致權利配置的不同。就物權而言,由于其客體——物的有體性、特定性和獨立性,物權人對該物進行實際控制實現其利益,同時也就意味著他人不可能與權利人同時占有該物,即物權人在對物直接支配的同時,也將“使他人不得為同一行為”的排他的一面隱含其中了。可見,物權人通過直接支配物就能實現其物權利益了,至于排他性則是支配性的當然內容,即不得妨礙物權人對物的圓滿支配,在權利配置上,支配性是物權的根本,而排他性是輔助于支配性實現的消極內容。

知識產品的非物質性,導致其具有可復制性、非損耗性等特點,不具有“天然”排他性,不利于被權利人控制和支配。為此,要實現對知識產品的法律保護,只能依靠法律的強制性而使知識產品具有排他性,從最初意義上來講,“知識產權制度是一種賦予當事人對一部分知識財富有 權 排 除 他 人 利 用 的法 律 制 度” 。正f參見鄭勝利:《知識產權法定主義》,載《北大知識產權評論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頁。是 通 過排他性的實施,方能在一定的時間與空間內保障權利人對某一特定知識產品的支配來實現其利益。換言之,排他性的作用方能保障知識產權人對知識產品的支配。因此,在知識產權的權利內容配置上,排他性方面的內容重于支配性內容。

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法學理論的進步,各國知識產權法在側重于知識產權排他性內容的同時,也逐漸關注到了知識產權的支配性內容并有所倚重。首先是在理論與立法上擴展支配性權利內容,將知識產權一定程度上納入到物權的制度規則體系中。例如,為彌補將物限定為“有體物”立法的局限,德國在憲法上將著作權和工業產權納入到《基本法》第14條的所有權概念之中,認為憲法上的所有權概念不僅僅限于物,而是包括一切具有財產價值的對象。g參見[德]M·沃爾夫:《物權法》,吳越、李大雪譯,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2頁。其次是在立法上賦予知識產權更多的積極權能。隨著知識與技術在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中作用的提高,法律更多關注到了知識產權在市場經濟中的資本價值,在規定傳統的自己使用、許可使用與轉讓等利用形式之外,逐漸發展出知識產權質押擔保、出資、信托、證券化等資本化更為積極的利用形式。這是知識產權人對其知識產品財產價值直接支配的具體形式,凸顯了知識產權支配性內容在知識產權權利內容配置中地位的日益提升。

(三)知識產權排他性的擴張

為提高權利保護水平,現代知識產權制度從兩方面作了展開:一是上述的提升權利內容配置上支配性內容的份量;二是通過排他性內容的擴張來擴大知識產權效力范圍。為此,現代知識產權法從保護期限的無限制延長、客體范圍的不正當擴大和具體知識產權行使方式的膨脹等方面來實現的。

首先,知識產權的保護期限無限制的延長。例如,著作權的保護期限從《安娜女王法》規定的14年、1831年美國國會規定的28年到今天國際公約和大多數國家所規定的作者終生加死后的50年,甚至有些國家的法律還規定了終生加死后的70年。hh 如1965年,德國將版權保護期限延長至作者有生之年加上死后70年, 這一期限經1993年的《歐盟延長版權保護期指令》,將歐盟成員國的版權保護期延長到作者死后70年。美國《1998年著作權期限延長法案》,也將版權的保護期限延長到作者死后70年。

其次,知識產權的客體范圍日益擴大。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的推動下,一些新的對象逐漸進入知識產權的視野獲得了知識產權的保護。例如,通過對知識產權保護門檻的降低,一些之前不能構成作品的創作也開始受到著作權的保護而被列入了作品的范圍,數據庫作為“匯編作品”獲得保護是其典型例證。還有一些屬于公共領域的基因、遺傳資源、商業方法、傳統知識等也開始被給予知識產權保護,成為權利人可專有的對象。

再次,知識產權人可排除的行為類型越來越多。隨著技術進步與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要求,知識產權人有權排除的行為類型越來越多。例如,許諾銷售、平行進口被更多的國家知識產權法確認為侵權行為,稱為知識產權人有權排除的行為范圍。再如,隨著商標權保護水平的提高,馳名商標權的排他性內容不以核準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還擴及至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實現了跨域保護的效果。

最后,對知識產權限制的嚴格化。在以美國等發達國家提高保護知識產權水平的要求背景下,基于公共利益的實現對知識產權進行限制的合理使用、強制許可等范圍越來越窄,條件越來越嚴格,意味著排他范圍也越來越廣泛。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在所謂的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理由下逐步淡化,排他性的地域范圍跨越國境走向更廣泛的地域。

兩件加氫環氧乙烷反應器上、下管板,材質為S A-508 GR.3 CL1,交貨尺寸為φ6268mm×310mm(見圖1),是制造廠首次生產如此大直徑管板鍛件。

二、知識產權物權化的緣由

知識產權的物權化現象的出現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在對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日益提高的社會訴求下,知識產權自然演變的結果。從法律上來剖析,其主要緣由是在對知識產權私有財產價值過度偏好的動機驅動下,通過擴張物權客體并借助于知識產權與物權間的共同性而主動設計的結果。

(一)知識產權私有財產權價值的強化

通過對知識產權歷史演變的梳理,我們發現知識產權的保護經歷了一個由封建特許權向近代社會私人財產權嬗變的過程。通過這種私權化的處理,知識產權人對其智力活動產生的知識產品享有財產權,能夠有效地排斥他人對其智力成果的侵犯,實現個人私利的最大化。這是因為,特權來自于“國家授予”,從而使知識產權的享有過多地受制于國家公權。相反,將知識產權私權化處理,依據私權根源于國家或法律對個人勞動成果的確認這一原理,個人獲得知識產權后能夠對其創造性成果具有更大的支配與處分,并排斥他人干涉,符合“私權神圣”理念下近代以來財產權絕對化的法律發展趨勢。因此,有學者提出知識產權原始取得的法律實施構成包括智力勞動者的創造性行為(事實行為)與主管機關的確權行為(法律行為)的結論,符合一般私權生成事實理論。i參見吳漢東、胡開忠:《無形財產權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知識產權私權化體現在各國知識產權立法中,并被相關國際公約所確認,例如,世界貿易組織的《TRIPS協定》在序言中就明確宣示“知識產權為私權”。

知識產權的私權屬性決定了這種權利是個人普遍享有私益的權利、私益受到法律嚴格保護的權利,是“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從權利是主體由自由意志支配的、以某種利益為目的的由法律上之力所保障的自由這一權利性質來看,作為產權市場化表現的知識產權必然是以私主體的自由意思為體,以其利益為用的私有財產。由此,權利人可以依自己的自由意志,排他性地追求和享有自己所創造的知識產品所承載的正當利益,這乃為私權的應有之意。于是,在知識產權權利內容的配置上,必須包括支配性與排他性兩個方面。權利價值的實現在于充分利用,知識產權作為無形財產權其價值的發揮也需要通過利用方能得到彰顯,包括積極利用和消極利用。為此,知識產權實踐一方面通過擴大其排他效力從而為知識產權權利人提供最大化的壟斷利益,另一方面則積極地創造出更多的途徑與方式,使其在市場經濟中獲得更多的積極利用來充分發揮其財產價值,如出資、信托、證券化等資本化的利用。由于在民事權利的體系中物權是權利人按照自己的意思直接支配物享有其利益,并排斥他人干涉的典型的支配權,且與生命、自由一起在近代法中被奉為不可剝奪的三大人權之一,最能體現權利人的自由意志并受到法律的嚴格保護。故此,在知識產權的權利內容配置上更多地借鑒物權權利內容的配置方式,在擴張其排他性方面內容的同時,逐漸強化其支配權方面內容的作用。

(二)物權客體范圍的擴張

大陸法系物權法普遍堅持“物權法調整財產歸屬關系”的觀念,認為他物權是所有權權能分離的結果,所有權是物權體系的中心。由于所有權以有體物為客體,也致使近現代物權客體以有體物為準,能夠成為他物權客體的權利也多數是建立在有體物之上的權利,其實質是以所有權的客體代替了物權的客體。為此,建立了嚴格區分物權與債權概念與體系的德國《民法典》第90條就規定:“本法所稱的物為有體物”。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對物權法的價值訴求從重歸屬轉至重利用,他物權的地位得以提升,建立在有體物之上的傳統物權理論與制度的局限性愈發明顯,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物的擴張成為了必然趨勢。

為此,德國《民法典》通過“準用”“視為”的規定將權利納入到物權客體的范圍。例如,該法典第96條:“與土地所有權相關聯的權利,視為土地的成分”,第1068條:“(1)用益的客體也可以是權利”,第1273條:“(1)質權的客體也可以是權利”。但這些例外的規定并沒改變 “物必有體”的原則,仍是對物的“體”之險隘認識。在傳統物權理論中,以物理之“形”來判斷物之“體”,當面臨給予更多新出現的無形客觀之物以物權保護時將面臨困境。“惟時至今日,科學發達,物之范圍擴張,如自然力(水力、電力)亦應列入物之范疇,因而吾人對于‘有體’二字之解釋,固不必再斤斤于‘有形’矣”。j參見鄭玉波:《民法總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頁。因此,法律解釋上對有體物之“體”的理解不再取決于物理之“形”,而是由客觀實在性決定的。只要是能夠由權利人管領與控制的財產,都可能成為物權的客體,如能被人控制和利用的自然力,網絡世界中的虛擬財產,票據、倉單、提單等有價證券,以及一些知識產權類型。

物權客體擴張至這些新型財產,也就意味著在這些財產之上均可構建具有支配性效力為內容的權利。雖然對于知識產權作為無體物被納入物的范疇有否定的觀點,k參見吳漢東:《羅馬法的“無體物”理論與知識產權制度的學理基礎》,載《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7期。但我們認為,雖然作為財富形式的知識產品與作為制度產品的無體物所指的權利性質不同,但是因其具有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與傳統的有體物具有價值共同性,在包括證券化的物、數字化的物等抽象形態存在的物逐漸成為物權客體的情況下,同樣屬于知識產品的抽象物也可成為權利人自由意志支配的對象,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也可以成為物權的客體。正因為如此,我國的《物權法》第2條第2款規定:“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第223條又規定了“可以轉讓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可以出質被物權人支配。這樣,物權客體范圍擴張至包括知識產品等無非物質財產的這種趨勢使以知識產品為客體的知識產權也被一定程度上賦予了物權的部分性質與效力,如占有在權利歸屬中的作用、支配效力的增強等,從而呈現出物權化的現象。

(三)知識產權與物權的共同性

我國學界在“討論物權與知識產權的關系時,過分強調二者的‘區別,不適當地夸張其區別的意義,”l參見尹田:《論物權與知識產權的關系》,載《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對于兩者存在的溝通與交流問題被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我們認為,雖然知識產權與物權之間在權利的取得、客體、存在的期限、地域范圍、專有性等方面存有不同,但是知識產權私有財產權屬性的確立使其在權利的取得、權利的特征與權利的內容構造等方面與物權具有更多的相同點,為其借鑒物權相關的理論與規則提供了可能。知識產權的私權屬性體現在法律賦予了權利人對某一知識產品的排他性專有權,這種排他性的專有不是對知識產品這一非物質財產實物的控制而是一種壟斷性的利用,是一種觀念上、法律上的控制,具體化為權利人可以依法按照自己的意思自由地對其知識產品進行使用、收益和處分,并排除他人的非法侵害。這種觀念上、法律上的控制與物權之占有對有體物所達到的物理控制僅有形態上的區別而無本質上的不同,特別是觀念占用被物權法所承認的情況下更是如此。為此,現代知識產權法借鑒物權法,占有在確立權利歸屬與權利保護中均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如署名、特定標記在著作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的權利歸屬與保護中符號占有的作用。

物權是支配權的典型,權利內容構造以支配性權能為主兼有排他性的內容,如排除妨礙等物權請求權。與此相似,知識產權人對某一知識產品的排他性專有,內在要求權利人之外的任何人,包括國家,都不得妨礙權利人對其知識產品的壟斷利用。這樣,在權利內容的構造上首先表現在排他性的內容,其次也包括權利人自己利用、許可他人使用等積極權能,排他性權能與支配性權能同樣是知識產權權利內容的構成部分。當然,基于知識產權客體的非物質特征,與作為典型支配權的物權相比,知識產權具有地域性、時間性等特征,但是權利存在的地區范圍與持續的時間長短的特征并不影響知識產權的權利構造與物權一樣均由支配性與排他性這兩方面內容組成。而且,經濟社會的發展對知識產權財產價值產生了越來越大的訴求,為此,各國法律與實踐創造了更多權利利用形式,反映在權利結構配置上日益提升支配性內容,內在地需要更多借鑒物權這一典型支配權的原理與規則進行自我完善。

三、對知識產權物權化的理性認識

(一)知識產權物權化是知識產權私權化自然演繹的結果

我們知道,知識產權經歷了從封建特權到私有財產權的發展歷程。在前資本主義階段,知識產權是封建社會的封建君主或地方官授予的一種特權,被授予者雖獲得了一定的壟斷地位和利益,卻并未成為一項民事權利,實質是封建王權或行會為強化統治和商業控制的手段,且這種特權過多地受制于國家公權而不能自由行使。到了近代,隨著科學技術與商品經濟發展的發展,資產階級要求知識產品與物質財產一樣成為商品交換的客體,首先需要從法律上確認知識產品所有人的產權主體地位,使其能夠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思對其知識產品進行支配享有利益并排除他人包括國家的干涉,而達到這一目的的手段是從法律上確立知識產權的私權地位。為此,英國于1623年制定《壟斷法》、1709年制定《安娜法令》,法國于1857年制定《關于以使用原則和不審查原則為內容的制造標記和商標的法律》,從法律上確立了近代私權意義上的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知識產權開始正式成為個人的私有財產權體系之組成。世界貿易組織在《TRIPS協定》序言中更明確宣示“知識產權為私權”,有力推動了知識產權嚴格的私法保護。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與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產權擴張成為了知識產權法的基本趨勢,包括知識產權的客體范圍日益擴張,權利內容持續膨脹,不僅體現在排他范圍的擴大,還體現在支配性內容的加強,知識產權私權性質更加凸顯。

法律上之所以給予知識產品所有人私權的保護,其原因除了商品交換的需要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之外,還在于知識產品是智力勞動的產物,根據勞動者擁有勞動成果的“勞動價值論”,智力勞動者應對其知識產品享有財產權。可見,在權利本源上,知識產權與所有權為代表的物質類財產權是相同的。從知識產權與物權相同點的比較討論中,我們也發現知識產品作為非物質財產,與物等物質類財產一樣均能被權利人支配與控制,只是方式有所差異而已。這樣在權利的構造方面,特別是隨著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日益提高的社會情勢下,強化知識產權的支配性、絕對性是必然的選擇,如知識產權權利存在時間的延長甚至無期、地域范圍的擴大和國際化、排他性范圍的擴張、資本化價值的利用等,其絕對權、支配權的財產權屬性日益彰顯,與物權越發接近。由此,權利人方能更自主直接支配知識產品這一財產,充分加以利用從而最大化地實現其利益。所以,知識產權的物權化是知識產權私權化自然演繹的必然結果。

(二)知識產權物權化是知識產權私權價值的充分彰顯

民事權利本質是一種法律所確認的權利人為實現特定利益的一種自由,在遇到他人的非法妨礙不能得到實現時,法律為其提供相關的救濟。知識產權作為私權之一種,是法律賦予知識產品所有人的一種自由,且保障這種自由不受他人的不法妨礙。從知識產權私權化的演變歷程可知,保護智力活動創造者權益是知識產權制度的核心立法原則。為此,法律賦予知識產品所有人知識產權這一專有權的享有,使權利人獲得較大壟斷性的物質利益回報與人格的充分彰顯,并促進社會進步,實現個人與社會利益的共贏,前提是知識產權能夠獲得充分的利用。根據意思自治原則,個人是自己利益的最佳判斷者,賦予權利人自由的利用其所擁有的知識產品并排除他人干涉,是最符合知識產權權利人利益的,而排除他人干涉的最有效方式是賦予知識權利人直接支配知識產品這一非物質財產,強化其支配權的權能。在民事權利的類型中,物權作為支配權的典型,直接賦予了物權人直接支配特定的物享有其利益,并排斥他人的干涉,所以,與債權需要義務人的行為介入相比,物權的權利構造原理就更容易為知識產權的私權化所借鑒與移植。

首先,在權利的取得上,借鑒物權的占有制度規定了署名、技術化手段、實際使用等符號占有在著作權、商標權和專利權等知識產權的原始取得和權利保護中的作用,行政審批等國家公權的價值被定位為確權而非授權的角色。其次,對于權利內容的結構,在注重傳統知識產權排他性的同時,強化其支配性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規定權利人之外的一切人,包括國家,均承擔不得妨礙權利人知識產權行使的消極義務,表現在排他性范圍的擴大,如權利持續的時間性、地域性限制的減少;另一方面,賦予權利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思直接支配知識產品這一非物質財產,具體體現為權利人的各種積極利用,包括自己利用、他人利用和各種資本化形式的價值化利用。再次,在權利的救濟上,借鑒傳統物權邏輯自足性的特征,規定了在知識產權的圓滿狀態受到他人侵犯或妨礙時,可自主行使排除妨礙等各種知識產權請求權予以救濟。通過這些物權化的規則設計,知識產權人能夠更為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知識產權,追求私益的最大化實現,從而更為充分地彰顯其私權價值。

(三)知識產權物權化為借鑒物權理論和制度提供了契機

與其他民事權利制度相比,私法意義上的知識產權制度的歷史是短暫的。為更好地回應經濟社會對知識產權價值利益日益增多的訴求,應在立足于知識產權自身的個性基礎上積極借鑒其他財產權制度,包括物權制度,以促進知識產權制度的發展。由于知識產權客體的非物質性,致使從近代以來的知識產權的權利設計與物權存在諸多不同,并在立法形式上獨立存在,這些差異的存在致使在借鑒甚至移植物權制度的過程中存在一些障礙。不過,根據比較法的觀察,由于知識產權與物權間在權利性質上均具有支配性、絕對性,權利構造均包括支配性與排他性兩方面的內容,權利正當性的根源均是由法律對權利人勞動成果的確認,這些共同性決定了知識產權具有借鑒甚至移植物權制度規則的可能性。知識產權在現代所呈現的物權化實踐,更為兩者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提供了現實證明。

明確知識產權的歸屬是保護權利人的利益,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功能的前提。傳統制度在知識產權權利歸屬上偏愛于登記注冊制度的作用,在注冊優先原則的指引下出現了專門搶注他人商標等不正當知識產權行為,嚴重侵犯了智力活動創造者的權益,徒增糾紛,而在商標法中規定的在商標注冊中加入使用這一對商標“占有”元素的作用,可有效地防止搶注行為的發生。對于以智力勞動成果完成即自動取得的知識產權類型,將權利人對自己智力成果知識產品的控制解釋為占有,從而確定權利歸屬,例如,署名以及權利人采用技術化措施對其知識產權的控制與保護。這些“占有”元素在知識產權實踐中的適用將為進一步引入物權化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提供了理論根源。

知識產權這一非物質化財產權的價值在于利用,但傳統知識產權法的規則設計更側重于權利保護而非利用,權利變動規則中登記注冊等公權審批作用較重。面對現實中所出現的各種質押、出資、信托、證券化等資本化形式對交易安全與效率更高的要求,無法提供相應的制度供給,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知識產權交易市場的發展。與此相比,物權變動在各國雖有不同的模式,但變動規則相對成熟,且更能兼顧交易安全與效率價值間的平衡。既然現代知識產權被賦予了一定的物權性質與效力,如登記和占有這些公示方式在現代知識產權權利歸屬中獲得了一定的作用,于是,對知識產權權利變動模式的構造也可以借鑒物權變動模式進行相應的制度構建,如登記注冊的生效主義或對抗主義,以滿足知識產權交易實踐的需要。

結 語

當然,知識產權的物權化并未改變知識產權自身的特性,知識產權作為非物質財產權仍具有諸多不同于物權這一物質財產權的特性,在借鑒物權理論與制度發展知識產權之時,這些差異是需要予以考量而不能簡單移植的。但 “因為物權法為一切財產法的基礎,故上述規則并不妨礙依據物權法原理對知識產權的擁有和行使的解釋,”m參見孫憲忠:《德國當代物權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4頁。兩者間的差異并不能成為交流與溝通的障礙,知識產權物權化現象的存在已經為借鑒物權理論與制度提供了契機。

Intellectual property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real right due to the immateriality of its object. However, as a private righ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identical to real right from several perspectives such as the role of possession in the ownership of right, the increased dominant content, the expans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exclusive property rights,etc. The causing factors of these include enhancement of private property valu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expansion of object of real right ,and the commonality betwee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property rights. Real right effec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is the natural deduction from the privatiz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highlight of the valu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phenomenon of real right effec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reference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real righ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real right; real right effect

尚清鋒,江蘇大學文法學院民商法學系講師,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私法視域下我國知識產權變動模式研究”(項目編號:13YJC820067)和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產業轉型升級視角下商業秘密保護制度研究——以江蘇企業為研究對象”(項目編號:12FXD015)的部分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制度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重大誤解制度“重大”之認定
學術論壇(2018年4期)2018-11-12 11:48:50
刑事申訴制度的三重檢討與完善進路
法大研究生(2018年2期)2018-09-23 02:20:40
完善我國人大制度的幾點思考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中國衛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中國衛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中國衛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論讓與擔保制度在我國的立法選擇
翻譯人員參與刑事訴訟制度的構建
應訴管轄制度適用之探討
時代法學(2015年6期)2015-02-06 01:39: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午夜激情婷婷| 99在线视频精品|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嫩草国产在线|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Jizz国产色系免费|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播放| 91在线播放国产|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国产午夜看片| 亚洲永久精品ww47国产|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福利视频一区|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日韩AV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 538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欧美日在线观看|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久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亚洲香蕉在线| 97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色香蕉网站|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啪啪永久免费av|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人喷水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h精品网站|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久草性视频|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www.youjizz.com久久| 91丝袜乱伦|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免费啪啪网址| 毛片网站在线播放|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91精品视频| 国产女人在线| 亚洲午夜综合网|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理论一区|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