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業財務會計工作
2013年,銀監會財務會計工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密切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厲行勤儉節約,強化服務保障,各項工作穩步推進。財務資源向監管和民生傾斜、聚焦,厲行節約壓縮“三公經費”,規范辦公用房和公務用車管理,夯實財務預算和資產管理基礎工作,銀行業會計政策研究工作有了新的進展。截至2013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151.4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7.7萬億元,增長13.3%。不良貸款余額1.18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 016億元,不良貸款率1.49%,同比下降0.07個百分點,資產質量總體穩定。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金余額1.67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 175億元;撥備覆蓋率282.7%,同比下降12.8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2.83%,同比上升0.01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充足。2013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稅后利潤1.74萬億元,同比增長15.4%;資本利潤率18.5%,同比下降0.52個百分點;資產利潤率1.2%,與2012年持平,利潤增速趨緩。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深入推進改革,持續完善公司治理體系,優化業務治理體系,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能力,加快戰略和發展模式轉型,廣覆蓋、差異化、高效率的銀行業機構體系逐步形成。
(一)厲行節約工作成效明顯。各級機構嚴格控制會議費、全力壓減接待費、合理安排出國費、節約使用車輛費,在厲行節約、壓減“三公經費”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節支經費用于保障監管一線工作和改善基層民生需要。
(二)不斷夯實財務基礎工作。2013年,結合預算執行審計和財政檢查整改工作,銀監會系統進一步強化財務管理,完善內控制度,實現財務管理水平整體提升。按要求對外公開銀監會部門預決算和“三公經費”使用情況等財務信息,社會反響平穩,有效維護了銀監會遵規守紀、高效透明的社會形象。預算和決算編報工作連續第六年獲得財政部評選的決算工作先進單位一等獎,獲得2012~2013年度中央部門預算管理三等獎,在財政部對中央部門績效工作考評中獲得通報表揚。
(三)強化規范固定資產管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嚴控樓堂館所建設相關政策,完成樓堂館所情況自查工作,嚴格辦公用房管理。充分挖掘派出機構現有業務用房潛力,依托資產置換方式解決基礎設施短缺困難。突破中央投資計劃項目申報瓶頸,探尋服務監管、滿足新增工作職能用房需求的新路徑。以公務用車專項治理工作為契機,堅持糾建并舉,擴大專項治理工作成果,建立健全公務用車管理長效機制。以構建開放式綜合性的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為抓手,進一步做實資產管理基礎性工作,提升派出機構資產管理整體水平。
(一)開展銀行業監管相關重點課題研究。一是開展銀行抵押品估值及管理課題研究。全面研究分析我國銀行抵押品普遍存在的重收輕管、價值高估、抵押權難實現、缺乏系統監管等問題,從銀行、外部環境、監管3個層面提出改善銀行押品估值及管理的政策建議,以推動提升銀行押品的風險緩釋功能。二是開展銀行業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研究。根據國務院“營改增”工作部署,銀行業從2014年以后開始試點工作。為推動銀行業做好相關準備工作,銀監會組織開展專題研究,廣泛征求商業銀行意見,并向財政部稅政司積極反饋相關建議。三是開展銀行會計科目設置和使用情況研究。針對我國商業銀行會計科目存在不一致、不可比的問題,分析研究這些問題對宏觀經濟管理和銀行監管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從監管、準入、提高人員素質、與財政部協調等層面提出解決問題的政策建議。
(二)開展銀行業會計熱點問題研究。2013年初,組織銀行業會計準則研究工作組九家成員單位召開2013年工作會議,對當前熱點表外業務會計、表內外理財產品會計、資產減值準備、金融工具分類與計量、合并會計報表等熱點會計問題進行研究和工作部署。在此基礎上開展了幾項銀行業會計熱點問題研究。一是開展銀行理財產品會計規范研究。與安永會計事務所合作對銀行理財產品會計問題進行研究,分析當前理財產品會計規范存在不規范、不統一問題,研究提出統一理財產品會計核算、列報和信息披露的具體措施。二是開展銀行外部審計調研。組織部分銀監局對轄區內的銀行機構外部審計及外部審計監管情況進行摸底,以發現當前銀行機構外部審計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改進建議和措施,推動提升外部審計對銀行監管的重要補充作用。三是參與金融會計學會課題研究。銀監會撰寫課題《中國商業銀行動態撥備制度研究》獲金融會計學會2011~2012年度重點課題一等獎。
(一)發布3項金融工具公允價值估值指南。組織研究起草了遠期、掉期和互換3項金融工具公允價值估值操作指南,并據此發布了《銀行業金融機構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監管問題解答》,分別針對目前商業銀行持有的遠期合約、貨幣掉期合約、利率掉期及交叉貨幣利率掉期合約,在估值方法和參數選擇等方面提供操作指南,供銀行業金融機構參考,以提高商業銀行金融工具公允價值估值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二)進一步規范銀行業協會財務管理工作。開展地方銀行業協會財務管理問題調研,對全國省市級銀行業協會財務收支管理情況進行深入調查和實地考察,起草發布《關于加強銀行業協會財務管理工作的通知》,就加強協會財務制度機制建設、嚴格規范收費管理、強化支出管理控制、完善內外部監督約束、理清與銀監局財務往來等5個方面提出具體意見。
(一)積極參與熱點會計監管問題研究。密切跟蹤國際會計準則改革進展,參加巴塞爾委員會會計專家組67、68次會議關于會計準則相關監管議題的討論;參與巴塞爾委員會(BCBS)對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金融工具減值模型、金融工具分類與計量準則的研究,參與銀行外部審計監管指引的起草和修訂工作。
(二)承辦巴塞爾委員會會計專家組第67會議。來自美國等23個國家、金融穩定理事會、國際清算銀行的34名代表參加了會議,重點審議巴塞爾委員會對金融工具減值模型征求意見稿的反饋意見。成功承辦該會議為銀監會未來進一步參與國際監管會計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參與財政部會計準則研究。向財政部反饋銀監會對合并會計報表、公允價值會計等會計準則修訂的意見和建議;參與財政部關于金融工具分類與計量、減值準備等重要國際會計準則研討活動;聯合財政部組織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工具減值準則相關數據測算工作,向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反饋我國銀行業的意見和建議。
(二)推動出臺銀行監管收費新方案。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協調新一期銀行監管收費政策,根據兩部門要求對監管收費方案進行修改完善,實現監管收費政策基本穩定。
(三)推動XBRL在銀行業實施。配合財政部推進通用分類標準在銀行業的實施和應用,與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2013年企業會計準則通用分類標準實施工作的通知》,要求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通用分類標準及銀行業擴展分類標準編制其2012年度XBRL格式財務報告,并按照財政部要求報送。為提升XBRL在銀行和銀行監管領域的應用效能,繼續探索推動建設基于XBRL格式的銀行業財務信息系統。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財務會計部供稿石曉樂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