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財務會計工作
2013年,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財務會計工作落實“計劃-預算-考核”一體化管理模式,立足轉型、創新、精益,全面完成各項工作。
(一)2012年度及2010~2012年任期考核A級。加強考核目標的跟蹤和監控,超額完成年度及任期考核目標,集團公司2012年度和2010~2012年任期考核再獲A級。
(二)開展2013~2015年任期財務指標測算。為確保集團公司第四任期考核A級,積極研究第四任期主要財務指標模型,為集團決策提供有力參考。
(三)加強全年預算指標監控分析。及時發現預算執行存在的問題,密切監控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指標的走勢,對成本費用占主營收入指標較高的板塊,加大降本增效力度,確保完成全年財務指標。
(一)開展全面預算管理頂層設計。強化全面預算的戰略引領作用,推進業財融合,更加注重現金流預算、資本性支出預算、費用性預算,明確各級預算責任主體。修訂出臺《中核集團全面預算管理辦法》和《中核集團總部預算管理辦法》,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體系。
(二)進一步完善JYK考核評價機制。為了使考核評價更加緊密地圍繞戰略進行,經濟效益考核增加根據財務模型確定預算目標的考核機制,更加客觀地反映單位的經營業績。
(三)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理論研究。組織集團全面預算管理專業團隊對全面預算的理論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完成《中核集團全面預算管理任期建設目標及實施方案研究》課題,為指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打下基礎。
(一)保障集團公司2013年資金需求。制定2013年融資計劃,跟蹤、協調融資計劃執行,以市場優惠利率,滿足資金需求,支持核電、核燃料、地礦、風電等產業發展。做好重點項目資金保障。落實江蘇核電3~4號機組等重大項目融資。開展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融資準備工作。
(二)新建核電項目建安險及運營險安排。組織完成福清、方家山、三門、海南等在建核電項目運營期保險需求梳理、投保條件確定、投保方案、投保安排準備等工作,完成在建核電項目運營期保險安排。完成江蘇核電3、4號建安工程險安排。
(一)財政資金支持保持增長。克服2013年國家財政支出壓減5%的不利因素,全年獲得各類財政資金比上年增加11.55%。2013年軍工補貼經費、進口貼息等資金均取得大幅增長。積極與國資委、財政部溝通,保障2013年國有資本金支持額度,有力支持集團公司主業發展。
(二)做好稅收政策研究和落實。研究“營改增”稅收政策,組織成員單位對“營改增”影響進行評估分析,及早提出對策。協調解決核電工程公司核電總包項目設備納稅問題。爭取核電操縱員培養費用稅前扣除政策。
(一)提出環型資金管理思想,推動資金保障向資源配置轉型。提出以資金管理與業務融合、融資與JYK計劃融合、融資與風險管理相結合的思想及方法,推動資金保障向資源配置轉型,強調事前準入、事中控制和事后評價。制定資源配置標準,資金管理向前端延伸,參與各板塊“十二五”戰略規劃制訂。參與年度JYK投資計劃審查。
(二)深化財務信息管理,提高分析深度。重新梳理了月報分析體系和框架,細化分析事項。通過每月財務專報分析,及時發現可能影響預算執行出現偏差的問題,共提示成本費用高位運行、“兩金”占用持續攀升、持續關注田灣退稅等重大問題26項。組織完成2012年度財務決算分析報告,重點分析應收款、存貨、重大財務事項與財務風險等方面,提出相關工作建議。
(三)優化財務季報體系,增加內部管理會計信息。提高集團內部管理會計信息質量,結合產業特點,優化季報體系,增加內部管理會計信息內容,涉及應收賬款、存貨、成本等關鍵監控內容,增加報表20張,提高財務分析廣度和深度。
(四)明晰產權,強化集團管控力,推動專業化重組和調整改制。做實燃料板塊,支持整合輻照產業,進一步理順核動力板塊企業的產權關系和管理關系,推進中核控制重組,縮短非核民品板塊部分子公司的產權鏈條,加強管控力。
建立集團總部層面重要事項內控體系。成立內控領導小組,確定重點內控業務板塊,對全面預算、投資、融資、資金營運、擔保、質量、安全環保等內控制度已完成現狀進行梳理、診斷優化,并向董事會專委會進行專題匯報。
開展會計基礎信息標準化工作。制定集團“十二五”財務信息化規劃及2013年具體實施方案,組織各板塊開展會計基礎信息標準化工作,以建設一套完整的內部管理報表體系為目標,對現有會計、預算、資金、項目等需要定期上報的主要指標進行梳理整合。鼓勵有條件的板塊先行。
制定財會隊伍建設規劃。對集團財會隊伍進行摸底、分析,提出“十二五”隊伍建設的思路及加強人才培養的具體措施。試行成員單位委派總會計師,出臺相關制度,首批在中國核電等6家單位實行委派制。組建項目財務管理專家團隊和業務骨干隊伍,進行了第一期培訓和研討。全面預算管理課題小組加強課題研究。專題培訓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財務部供稿張雷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