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陳彩鳳
商貿物流發展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的選取①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陳彩鳳
物流在中國出現的時間很短,物流市場發展不成熟,迄今為止尚未形成學術界共識或官方權威的衡量產業發展的指標體系,具體到商貿物流業發展的指標體系,則極少有人研究。本文首先定義商貿物流這一新興概念的內涵,再提出物流業發展的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的思路。
物流 商貿物流 數量指標 規模指標
物流指完整供應鏈中,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1]。物流活動,是在物流過程中的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與信息處理[1]。我國現代物流發展時間短,迄今為止沒有形成完善實用的物流指標體系,對于商貿物流業發展的指標體系,則極少有學者加以研究。
目前,我國物流業突破了傳統物流產業的技術邊界、業務邊界、組織邊界和市場邊界,處在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型時期,各種聯系錯綜復雜。商貿物流是現代物流的一種,是在商業貿易活動中產生的物流配送過程,是指與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商貿服務業及進出口貿易相關的物流服務活動[2]。直觀地說,它是介于生產物流和消費物流之間,即貿易流通中的物流。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商務在全球商業貿易活動中廣泛運用,使得現代物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商貿物流與電子商務曾經被認為是關聯度不高的兩個領域,但在目前物流和網絡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兩者之間的關聯性越來越強。電子商務與商貿物流業兩者集成后,通過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提供多種服務,減少產業間進入壁壘,以提高商務交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最終形成持續的競爭優勢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互補性融合。下圖是電子商務促進商貿物流發展圖:

隨著現代商貿物流基地地位凸顯,市場對物流產品數量或物流服務的整體需求到達了一定程度,商貿物流企業出于對節約物流成本、信息高速傳遞、獲得更多企業利潤的需要,將主動實現與電子商務融合,而商貿物流的信息化正在極大程度上推動商貿的發展,形成對商貿物流業的更大需求。未來商貿物流業的業態,將由電子商務主導下的現代商貿物流來取代傳統意義上的商貿物流,虛擬商鋪和傳統實體商鋪融為一體,通過實現商貿物流業與電子商務的融合發展來有效推動商貿物流業轉型升級,形成互相依存、共同發展的格局,從而使“坐商”變成“行商”。
發展商貿物流業,對促進商貿服務業轉型升級,提升流通產業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探索商貿物流業發展的衡量指標體系,有利于觀測和分析其進程中存在的問題,尋求發展對策,從而促進商貿物流業全面繁榮發展。
物流本身是質和量的全方面統一體,根據統計學原理,商貿物流發展的衡量指標,分為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兩大類。
數量指標,專門反映商貿物流總體的單位數目和標志總量。世界性歷史趨勢的指標演變規律告訴人們:刻畫事物范圍(整體/部分)不同、指標計量形式(實物型/價值型)不同等因素,均可作為指標分類的標準;無論對于物流整體還是單個要素,輸入—處理—輸出過程的不同階段劃分(供給/需求/實現),也可以作為指標的分類標準。選取的物流數量指標,首先應具備宏觀性,一般應從全社會經濟活動的角度進行統計;其次應為原始統計指標,即在既有統計指標體系中存在的指標。
可見,全社會物流需求是其輸入的驅動力,商貿物流及其要素的運作能力是處理過程的支撐體,而且構成了供給能力,而輸出則在需求與供給的交集下實現。
(1)產業基礎類指標。包括近年公路、水路、地方鐵路等完成固定資產的投資額及其比率,公路、水路和鐵路的總里程,公路網密度、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農村公路等基本情況等。
(2)規模類指標。包括近年商貿物流總額及其增長率,以及商貿物流結構規模指標,如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居民服務以及進出口貿易等分別的物流總額及其增長率等。這些指標揭示商貿物流業發展的趨勢及結構。
(3)企業發展類指標。包括物流基地建設情況,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居民服務以及進出口貿易企業情況,以及商貿物流的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等。
(4)經濟貢獻類指標。包括近年商貿物流業增加值、增加率以及其與地區GDP、服務業等增長率的對比,還有商貿物流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及其變化、占地區服務業的比重及其變化和商貿物流結構中增加值的變化情況。
商貿物流的運行質量,應當建立在商貿物流質量的基礎上,專門反映總體一般水平和各種數量對比關系。物流質量,指以下五個方面內涵:
(1)物流服務質量,服務質量是整個物流的目標,因用戶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2)物流工作質量,具體表現和反映在物流各環節、各工種、各崗位具體工作中;
(3)物流工程質量,指在對質量指標進一步分類時,是建立在宏觀物流整體和要素的基礎上,具體刻畫整體和要素的各方面質量;
(4)商品質量保證,物流的對象有合乎要求的等級、尺寸、規格、性質、外觀等,物流過程在于轉移和保護這些質量,以實現對用戶的質量保證;
(5)商品的質量改善,指通過流通加工、運輸包裝等手段。使商品的質量可以得到改善與提高。
與此相適應,選取商貿物流運行質量的指標,應當主要從物流費用方面來考慮,具體可以包括:
(1)商貿物流總費用和變化率;
(2)商貿物流總費用的構成,包括運輸費用、管理費用、保管費用等,通過對比費用總額及其變化率,來觀測運行質量變化的原因;
(3)商貿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的變化,若是下降表明運行質量提高,反之則表明運行質量降低。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J].交通建設與管理,2007(10).
[2]李紅啟,劉凱,李電生.宏觀物流指標體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5,4(3).
[3]毛愛英,高鵬翔.電子商務下供應鏈物流協同的研究[J].物流技術,2007(02).
F250
A
1005-5800(2014)05(a)-155-02
南寧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2012年度課題《南寧市加快商貿物流業與電子商務整合發展研究》。
陳彩鳳,碩士研究生,副教授,高級物流師,高級職業指導師,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帶頭人,主要從事物流、高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