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商務廳廳長 叢紅霞
改革創新 穩中求進開創全省商務事業新局面
吉林省商務廳廳長 叢紅霞
從吉林省商務形勢看,一是我省消費品市場增長乏力。城鄉居民收入較低,消費動力嚴重不足。重點商品銷售低迷,占社零售比重達40%的石油及制品類商品、汽車類商品,兩大類商品上年銷售持續走低。二是省內重點外貿企業下降幅度超出預期。一汽集團、長春軌道客車、吉林中糧、吉林德大等重點外貿企業進出口大幅下降,近年我省引進的12家外埠企業由于報關、稅收及其他省份競爭等原因2014年將不在我省出口,上述因素將導致我省外貿進出口減少近30億美元。三是企業對外經濟合作意識不強,國際市場開拓能力較弱,“走出去”促進機制還不夠完善。
2014年吉林省商務工作要圍繞“五個發展”,深化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扎實做好“兩外一內一服一會”工作,著力推動內貿規模發展、外貿穩健發展、外經縱深發展、服貿加快發展、會展提質發展,搞活大流通,建設大市場,發展大貿易。
一是全面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完善市場環境,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今后,“弱化審批,強化監管”將是內貿發展的長期政策取向。二是全面深化外貿領域改革。外貿領域改革的總基調將是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開放將是今后最大的“蛋糕”,把握改革的核心對于指導我們的工作至關重要。三是全面深化外經領域改革。我們要創新完善“走出去”權益保障、投資促進、風險預警等政策與服務體系。四是全面深化商務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研究下放和取消加工貿易等領域行政審批事項,盡快理順成品油流通管理職能。
一是促進商貿零售業升級。結合工業化、城鎮化要求,推進商業網點規劃編制,推動納入城鎮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支持歐亞集團等大型商貿企業升級零售業態;支持發展城市商業綜合體、社區配套商業設施,推廣專業店、專賣店、工廠體驗店、奧特萊斯等新興業態。二是培育骨干特色專業市場。實施“三九工程”,開展“直供直銷”,以長春蔬菜中心批發市場為試點,探索公益性農產品市場運行機制。三是做強商貿物流業。指導長春市物流配送示范試點城市建設進程,推動吉林等中心城市物流配送相關工作。四是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五是支持發展連鎖經營。六是壯大商貿服務業。適應餐飲業結構調整,鼓勵發展大眾餐飲,全省餐飲業收入增長10%。七是積極培育消費增長點。八是整頓規范市場秩序。加快推進兩法銜接進程,加強商務綜合執法隊伍建設,拓展12312舉報投訴網絡平臺功能,建設法制化營商環境。
一是發展壯大對外貿易主體。對重點主體企業、主體項目實行“一企一策”個性化服務,確保重點企業市場不丟、份額不減;扶持中小微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二是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堅持市場多元化戰略,組織好美國加拿大、南美巴西阿根廷、中亞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克蘭、俄羅斯遠東、歐洲、非洲、中東土耳其、東南亞及澳新等境外重點經貿活動,打造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體系。三是加快外貿出口基地發展。四是培育外貿自主品牌。五是努力發展進口貿易。六是積極擴大沿邊開放。
一是支持企業以多種方式擴大投資合作。支持企業“走出去”開展綠地投資、并購投資和聯合投資;深化境外能源、資源投資合作,大力促進俄朝礦業、林業資源開發;結合我省產業優勢及國外市場特點,分類確定對外投資領域,推動汽車零部件、軌道客車等優勢產業以及水泥、風電、冶金等過剩產能“走出去”。二是全方位開拓“走出去”市場。深度開發非洲、中東傳統市場。三是健全“走出去”服務保障機制。積極爭取國家外經專項資金,爭取設立省級“走出去”專項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