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論中國夢的實踐路徑"/>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鄭普建,何琳,袁闐
(中共江蘇省委黨校,江蘇南京 210009)
中國夢:歷史的必然與人民的自覺
——兼論中國夢的實踐路徑
鄭普建,何琳,袁闐
(中共江蘇省委黨校,江蘇南京 210009)
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中國夢的形成與實現是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追求民族富強、中華民族頑強抗爭的歷史必然。中國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創新思想理論成果,是中國共產黨先進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是廣大人民群眾追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自覺要求。要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凝聚中國力量,最終靠著中國精神將以上兩者聯系起來,使得三者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中國夢;道路;現代化;全球化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同志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基本陳列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1]之后,習近平同志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進一步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2]。同時習近平同志從路徑選擇、精神支撐、力量來源三個方面向全體國民和國際社會詳盡解讀了如何實現中國夢。他提出要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道路,然后凝聚中國力量,最終靠著中國精神將以上兩者聯系起來,使得三者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可見,中國夢的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強大的影響力和感染力源自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實踐,而中國夢更是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時俱進的優良品質,高度升華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是今天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理想的集中體現,激勵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國夢的產生與實現都離不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思想理論成果,要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過去。相信每一個中國人回憶中華民族痛苦的近代史,都是那樣的沉重與辛酸。
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列強的蜂擁而至帶給中國人民的是深重的苦難。馬克思曾經尖銳地指出:“廣州城的無辜居民和安居樂業的商人慘遭屠殺,他們的住宅被炮火夷為平地,人權橫遭侵犯,這一切都是在‘中國人的挑釁行為危及英國人的生命和財產’這種站不住腳的借口下發生的!英國政府和英國人民——至少那些愿意弄清這個問題的人們——都知道這些非難是多么虛偽和空洞”[3]。另據我國當代國際法專家王鐵崖先生所編的三大冊《中外舊約章匯編》,列入該書目錄的,共計1182件,其中除最初7件訂于17、18世紀外,其余均為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所訂立。“一般來說,包括持有各種不同政治態度的人們,大都肯定這些條約是不平等的。”[4]換言之,1175件均為不平等條約。這是多么的可怕!割地、賠款、租界、駐兵、治外法權……喪權辱國的清政府在慈禧太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笑聲中將偌大的中國葬送。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清政府中的開明官僚、有識之士做出了第一時間的應對。林則徐、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這是站在中國文化的本位來排斥西方文化。之后,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建立了漢陽鐵廠。李鴻章開風氣之先派遣三百多留學生去歐美,有了我們第一批科學家。同文館、江南制造總局、安慶內軍械所、福州船政局等等一批洋務運動的產物如雨后春筍,但是封建統治集團的“中興夢”很快在甲午海戰的慘敗中灰飛煙滅。
當然中國人民并沒有停止探索。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戊戌維新變法運動是資產階級維新派對甲午戰爭后對“中國向何處去”的回答。戊戌變法超越了洋務運動單純在“器物”層面的改良,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然而,已經非常保守的君主立憲制也在清政府1908年的《欽定憲法大綱》中被變成徹底的帝制:“皇帝統治大清帝國,萬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嚴,不可侵犯”。很快地,腐朽落后的清王朝被武昌起義推到了歷史的垃圾堆中去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具有重大意義。但是中華民國時代并沒有帶給中國人民富強與進步。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在同盟會的《軍政府宣言》中第一次提出了“憲政三階段”理論,即“軍政、訓政、憲政”。1912年3月11日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試圖以憲政下的民主程序限制專權以保障民國。愿望是美好的,由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辛亥革命的成果最終被封建軍閥袁世凱篡奪。袁世凱死后,取而代之的是北洋軍閥的統治。大大小小的封建軍閥之間連年混戰,國土分裂、民生凋敝。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也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
縱觀歷史,中國人拜了三個老師。先是歐美,再是日本。甲午戰爭失敗之后,本是彈丸小國的日本讓我們大為驚嘆,李鴻章認為中國與日本同門同種,聯合東洋對抗西洋達到“以夷制夷”的效果,中國的觀念發生了重大的變化。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簽訂了《凡爾賽條約》,將德國山東半島權益轉讓日本,這惹惱了中國人。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了,面對帝國主義、軍閥割據,中國向何處去?以誰為榜樣?不清楚。此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全國的知識分子都把目光投向了北方。蘇俄反對世界一切帝國主義,我們拜蘇俄為老師,嘗試走蘇維埃的道路。這便有了中國共產黨,有了新的20世紀作為特征的結構性變化。而1991年蘇聯解體,俄國改走資本主義的道路。我們又面臨嚴重的問題,在這個關鍵點上,走什么道路?以誰為榜樣?我們有了自己的回答: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走自己的道路!
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的主體是中華民族、是中國人民,依據是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主題及其決定的基本歷史實踐。推翻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打破封建帝制社會的“歷史周期律”、結束長期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狀態,帶領中國人民走向獨立與解放的正是中國共產黨。面對國民黨留下的千瘡百孔、一窮二白的新中國,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艱難探索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實現一個又一個夢。新的歷史時期賦予我們新的歷史任務,經過全國各族人民戮力同心、接力奮斗,我們有信心展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未來,有決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很多時候,如果沒有比較,人們總是不清楚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身的改變。我們不僅生活在歷史之中,與過去相比較,我們生存的世界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49年建國之后,印度、日本、韓國、拉美等國家和地區都開始了戰后的重新發展或現代化之路,我們不但要和自身比較,更要和我們的“朋友們”相比較。中國是典型的“后發外生型”的現代化國家,日本、印度、拉美、東亞“四小龍”等也是如此,這些國家或地區的現代化則是一個復制、移植、學習的過程,其現代化的進程由先知者倡導、政府推動。
以印度為例,印度1947年建國,由于接收了殖民時代宗主國英國留下的民主、法治、行政體系以及流行全球的英語等優勢資產,雖然前30年,發生過三次印巴戰爭、短暫的中印戰爭、全國性動亂引發的長達一年半(19個月)之久的全國戒嚴,但總體上來講,其彎路要比中國小得多。盡管如此,1976年“文革”結束時,中國整體上仍然略優于印度(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落后于印度是中華民國時期)。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之后,印度和中國的差距迅速拉大。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01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82270.37億美元,印度為18248.32億美元,中國GDP為印度的4倍多。另外,雖然目前中國人口多于印度人口,但由于中國有行之有效的計劃生育政策,印度人口自然增長率遠遠高于中國,如果印度不控制人口增長的話,相信在10~20年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印度將面臨巨大的人口壓力。糧食產量方面,2011年中國谷物產量為457.6百萬噸,而印度為233.2百萬噸。中國約是印度的兩倍,大量印度人民解決不了吃飯問題。在商品貿易方面,2012年中國商品進出口額分別為18180億美元、20490億美元,而印度為4890億美元、2930億美元,差距之大令人咂舌。通過這些基本數據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印度這個號稱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并沒有西方國家所想象地那樣迅速發展,而我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拉美地區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大力扶持的自由市場、民主法治地區。拉美是20世紀60、70年代之交開始走向工業化、現代化發展的軌道的。在一段時間里,拉美的有些國家,譬如巴西等的現代化進程推進的比較順利,而另外一些國家,如哥倫比亞,則從來就沒有認真地走向過工業化的發展道路。從參與全球化的方式來看,拉美國家走了一條典型的“外資主導型”開放道路。依靠擁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和開放市場等比較優勢,大量引進外資,主要是西方發達國家及大型跨國公司的資本進入,帶動本國的經濟發展。
1989年,陷于債務危機的拉美國家急需進行國內經濟改革。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邀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美洲開發銀行和美國財政部的研究人員,以及拉美國家代表在華盛頓召開研討會,旨在為拉美國家經濟改革提供方案和對策。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約翰·威廉姆森對拉美國家的國內經濟改革提出了與上述各機構達成共識的10條政策措施,稱作華盛頓共識。根據20世紀80年代拉美國家減少政府干預,促進貿易和金融自由化的經驗提出、形成的一系列政策主張,以新自由主義學說為理論依據的“華盛頓共識”,在20世紀90年代廣為傳播。
在美國巨大的影響之下,拉美普遍實行新自由主義改革,并借此獲得了一段比較快的經濟發展時期。但從總體上來說,拉美在工業化、現代化道路上走得非常不穩定。有時候是走兩步退一步,有時候則是走一步退三步。這當中出現的劇烈的社會沖突,以及由此帶來的個人及整個社會的損失都很明顯。拉美諸國的社會問題向來嚴重,雖然目前有些國家的社會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但問題依然存在。惡性貧困增長的勢頭雖有減緩,但貧困現象依然存在;收入分配的巨大反差仍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失業問題雖在一些國家受到重視,但整個地區的就業形勢仍在持續惡化;總體工資水平低下;地區發展不平衡依然嚴重,底層不滿情緒在蔓延。而且隨著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程度以及參與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外資主導型”的對外開放的負面作用就會進一步顯露出來,成為制約其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甚至損害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現代化的未來。
西方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在發展中國家的雙重失敗不禁引人深思。考察西方政治制度的起源,我們就能有所發現。17世紀英國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被當作是近代憲政制度的開端。而資產階級民主、權利、自由等概念可以從洛克、盧梭那里找到起源。而這些資產階級思想家無不是因保護資產階級的利益、保護私人財產而受到資產階級吹捧的,給予個人權利并不是為了保障大多數人,而是為了保護有產者,“洛克把大多數人的權力視為對壞政府的制約,以及反對暴虐政府的最后憑借;他并不把它視為政府的替代物,或者就等同于政府。他認為,平等與公民社會是不能相容的。……最要緊的是,由于自我保全和幸福要以財產為前提,因而公民社會的目的就可以說是保護財產,保護社會中富有的成員免于貧困者的索要。”[5]
拋棄自身傳統,不顧本國國情而一味“西化”,帶來的恐怕不是進步與文明,而是災難。馬克思就指出:“印度人失掉了他們的舊世界而沒有獲得一個新世界,這就使他們現在所遭受的災難具有一種特殊的悲慘色彩,使不列顛統治下的印度斯坦同它的一切古老傳統,同它的過去全部歷史,斷了聯系。”[6]同時,毛澤東同志基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所做的艱辛探索,判斷道:“西方資產階級的文明,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中,一齊破了產。”[7]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化無論在廣度還是深度上都有了相當大的發展,即實現了縱深發展。全球化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挑戰,國內外形勢更加復雜,各種價值觀充斥、社會思想活躍,但是我們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西方兜售的“普世價值”具有怎樣危險的本質,已經有足夠多相關國家的教訓。所以,中國夢的重要價值之一是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心聲,整合了人民群眾對中國未來發展的認識,中國人民在精神層面將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邁進!
習近平同志提出要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道路,然后凝聚中國力量,最終靠著中國精神將以上兩者聯系起來,使得三者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而這里的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所以實現人民的夢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實現人民民主,即人民當家作主,這就要做到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一)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偉大實踐中探索出來的;是黨在總結建國六十多年建設經驗中摸索出來的;是黨在學習中國幾千年歷史和借鑒國外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深刻的現實基礎。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關鍵在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領導的同時也是實現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我們黨領導人民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就是要將廣大人民群眾組織起來,依法管理國家的各項事務,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在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社會經濟發展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如果離開了黨的領導,每個人盲目地追求自己個人的中國夢,就不能將全國人民的意志統一在一起,就會使得人民民主的行使陷入一種無序混亂的狀態,這樣社會將不再和諧,人民民主的實現也就無從談起,更不要提及中國夢的實現。所以堅持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把握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方向,保證人民民主的有序進行,才能為人民民主的真正實現提供保證。
(二)實現中國夢必須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習近平同志在論述中國夢的含義時就指明了這是“人民的夢”,所以中國夢的實現就是要做到人民當家作主,而人民當家作主是人民民主最直接的保證,是實現人民民主的本質和核心。
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要凝聚廣大人民的力量,要求我們廣大人民要樹立起“主人翁”意識,既然是當家作主的人,就必須管理起家中方方面面的事務,將自己的國家真正當成是自己的“家”。蘭考火災事件,這件事從側面體現出了我國在社會流浪兒童管理上的體制性缺陷,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反思一下為什么體制性的缺陷不可以靠人民去彌補?一個國家,不管它有多么強大,哪怕是現如今的美國,同樣也是會存在體制性的缺陷,雖然隨著實踐的發展這種體制性缺陷也在不斷的變化,但是體制上的缺陷卻是永遠存在的。對于現在處于社會轉型期的中國,各項制度建設都不健全,在這種制度建設不健全的情況下,就更加需要“人”來彌補,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才真正體現出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的含義。對比一下中國和美國的民間機構的數量就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出我國人民對社會生活參與的冷漠,而且中國許多的民間機構誕生之時就被打上了官方的烙印。毛澤東曾說過:“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列寧也認為,“委托人民代表在國家機關中實行民主是不夠的,要建立民主,必須讓群眾從下面發揮主動性,實際參與一切國家生活。”因此在新的時代,廣大人民群眾要端正自己的“主人”地位,切實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最直接地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最根本地保證中國夢的實現。
(三)實現中國夢必須做到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是實現人民民主的法制保障。鄧小平曾經說:“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由此可見,良好的制度建立可以使一個國家的民主運行有一個規范的保證,民主建設是國家權力和人民權利的統一,國家權力和人民權利的實現最主要的是依賴法律的制定。我國的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從而民主的行使各種管理國家的權力,使得人民民主行使得井然有序;同時憲法和法律也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各項民主權力,這是依法治國的實質。最終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文內活動,嚴格依法辦事,這就又對黨的權力的行使進行了規范,使得人民民主在依法治國提供的法制保障下得以實現。這就從法律和制度上保證中國夢的實現。新時期要最終實現廣大人民的中國夢,就要做到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1]習近平.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1.
[2]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3-18.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4.
[4]李文海.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書系[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1.
[5](美)列奧·施特勞斯.自然權利與歷史[M].北京:三聯書店,2006.239.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2.
[7]毛澤東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本期插圖均為朱鑑作品
D616
A
1009-6566(2014)01-0093-05
2013-12-08
鄭普建(1990—),男,浙江溫嶺人,中共江蘇省委黨校社會學教研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社會問題與社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