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胡國榮
適應新常態 主動求作為
湖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胡國榮
面對當前宏觀環境復雜、下行壓力較大的經濟形勢,湖州加快經濟發展、做大經濟總量的任務十分艱巨,加快經濟轉型、提升經濟質量的要求十分緊迫。做好當前的經濟工作,要以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為統領,適應新常態,主動求作為,準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平衡點,準確把握近期目標和長期發展的平衡點,既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又主動作為、精準發力,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謀長遠,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
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四個導向”:一是速度規模導向。湖州市生產總值按省里提出的“湖州要進入全省經濟發展第二方陣”的要求,尚有較大的差距,必須讓速度跑起來,將規模拉上去,努力實現增速全省領先、實力明顯提升。二是質量效益導向。充分運用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倒逼機制,把發展的著力點真正放在提質增效上,做精生態農業、做強綠色工業、做大現代服務業,構建綠色低碳的產業發展體系,努力實現實實在在、沒有水分、不以犧牲環境和民生為代價的增長。三是市域經濟導向。在區域規劃、產業布局、要素配置等方面統籌全市發展“一盤棋”,加快本級經濟發展,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增強中心城市功能和資源配置力,集聚高端要素、發展高端產業,推動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轉型。四是主體責任導向。按照“上下共擔責、條塊相結合、大家一起上”的要求,切實把經濟工作的責任落到實處,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推動投資、服務業、浙商回歸和中心鎮培育等各項指標持續向好。
決戰三季度、沖刺四季度。下半年要重點抓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實施兩大行動穩增長。實施擴大投資服務項目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圍繞市重點建設項目和浙商回歸項目的推進,切實解決項目在前期審批、要素保障、竣工投運前的突出問題,助推“三個一批”項目,為實現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目標夯實基礎。開展服務業專項幫扶行動,圍繞解難題、送政策、推項目、優增量、挖存量、擴總量等主要任務,創新服務企業載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實現服務業增加值增長目標。
二是堅持兩手齊抓調結構。堅持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把管住增量與優化存量有機結合起來,調結構、促轉型,把發展的著力點真正放在提質增效上。加大金屬新材、綠色家居、特色紡織等行業的改造提升力度,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努力激發傳統產業新的生機和活力;加強先進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的培育,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投入到先進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努力在新的起跑線上起好步。
三是發揮兩個作用促改革。圍繞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切實履行面上改革總體協調和經濟體制改革牽頭抓總職能,有效破解難題制約,充分釋放改革紅利。全力抓好重大專項改革。啟動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加快制定示范區建設目標任務分解方案、十大示范工程專項實施方案和工作推進計劃,研究出臺示范區建設考核評價辦法,著力在制度設計和機制創新上做好先行先試的文章。加快推進政府自身改革,以簡政放權、提速增效為核心,切實推進“三張清單一張網”建設。穩步推進重點綜合改革。深化要素配置改革,進一步探索市場化配置和交易制度改革,落實差別化的土地、電價、水價、城鎮土地使用稅、排污權交易價格、碳排放交易、污水處理費價格等環境經濟政策倒逼生態保護和經濟轉型。推進城鄉體制改革,加快德清縣省級城鄉體制改革試點,抓好織里、新市、練市等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促進產城融合、城鄉一體;加大農村“三權確權”改革推進力度,從制度層面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四是注重兩項重點謀長遠。突出重大戰略和重大項目謀劃,努力將湖州區位、生態、人文優勢轉化為加快發展的勝勢。謀劃重大戰略。謀劃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路徑,謀劃湖州發展定位,謀劃新型城市化發展。謀劃重大項目。謀劃好生態文明示范區支撐項目,謀劃好湖蘇滬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謀劃好四大百億工程等治水項目。
要以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為統領,適應新常態,主動求作為,準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平衡點,準確把握近期目標和長期發展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