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傅陸平
當前紹興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但部分指標增長放緩,總體上呈現“運行平穩、壓力加大”的態勢,具體表現出“穩中趨緩、緩中有進、進中有難、難中有為”的特點。下半年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按照“決戰三季度、沖刺四季度、實現全年紅”的要求,咬定目標不放松、埋頭苦干不懈怠、全力以赴抓落實,確保順利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重點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全力以赴擴大有效投資。一是咬定目標抓落實。按照年初簽訂的擴大有效投資責任書和省里新下達增長目標任務,深入分析增長潛力,科學分解任務指標。倒排進度,按月考核,營造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二是綜合協調抓推進。以“雙百雙千”工程和政府投資項目為重點,完善和健全市領導聯系重大項目制度,建立專項檢查督辦制度。三是典型引導抓發動。學習借鑒先進市縣激情干事,全力推廣項目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四是制定政策抓流轉。制定項目異地流轉實施辦法,建立項目異地流轉利益共享機制,鼓勵引導各區、縣(市)和市直開發區按產業布局規劃開展招商引資,對不符合本區域產業規劃的項目,鼓勵跨區域流轉。
積極主動謀劃發展思路。一是加強發展戰略思路研究。開展“十三五”規劃前期重大課題研究,形成“十三五”時期紹興市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思路,為規劃編制工作提供充分支撐和指導。根據區劃調整的情況,深化大城市產業布局、公共服務設施布局、中心城市物流業布局等專題研究。二是抓緊發展規劃編制。發布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和《市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規劃》,編制確定紹興市溫室氣體排放清單。三是抓好經濟運行分析。針對運行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操作性的對策建議,為市委市政府領導決策服務。
千方百計深化改革創新。一是積極參與杭州都市經濟圈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二是統籌協調市經濟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工作。三是全面推進中心鎮培育建設。進一步完善中心鎮分類培育的指導服務機制,選擇有條件的試點鎮分類開展區劃調整、產業轉型、人口集聚、社會管理等各有側重的改革試點。四是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做好“權力清單”、“負面清單”、“歸零清理”工作和政務服務網建設工作,著力推廣柯橋區企業投資高效審批做法和濱海新城不再審批試點,力爭把紹興市打造成為全省行政審批效率最高、服務最優的城市之一。
創新機制推進越商回歸。按照“項目提質、回歸拓面、工作提效”的總體要求,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越商回歸工作的若干意見》。建立完善“項目回歸、資本回歸、公益回歸、智力回歸”四位一體的回歸體系。實行市領導“一對一”聯系異地商會制度,加強鄉情感召。完善越商回歸工作協調機制,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立體化”考核體系,完善回歸項目準入評審聯席會議制度,強化項目落地的推進和跟蹤服務。
堅定不移促進產業轉型。把發展服務業作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確保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再提高1個百分點。抓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全年服務業投資力爭增長25%以上。抓服務業集聚區建設,進一步提高服務業集聚發展水平。抓服務業重點企業培育,推廣服務業商業模式創新經驗,引導企業創業創新,培大育強企業主體。全面落實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資金,培育壯大現代裝備制造、生命健康和通用航空等新興產業;大力實施“機器換人”,有效鼓勵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步伐。
加大力度爭取要素資源。把向上爭取要素資源作為一項重點工作,著力緩解用地難和融資難。積極申報省重點項目、省重大產業項目和浙商回歸重大項目,爭取更多用地指標。加快債券發行步伐,力爭全市企業債券發行量繼續走在全省前列。積極爭取高技術產業發展、傳統產業振興、循環經濟、海洋經濟、農業開發、社會事業和重大基礎設施等各類國家和省專項資金。
全面強化提升民生保障能力。推進重點領域價格改革。加強市場價格監測和監管,保障民生價格利益。抓好糧食訂單收購,進一步惠農利農。強化糧食安全保障措施。按計劃推進“信用紹興”建設,確保“信用紹興網站”開通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