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蔡昉
始終保持發展生態經濟的定力和自信
麗水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蔡昉
關于當前經濟形勢。麗水經濟企穩回升基礎并不牢固,經濟潛在風險在不斷累積。最主要的問題是當前市場倒逼轉型與經濟結構不優的矛盾較為突出,多重因素疊加的后果主要體現在“三個加劇”:一是轉型升級陣痛加劇。多年來主要依靠外延式、要素趨動型產業發展模式,結構調整遲緩。在新的增長模式尚未形成、后續產能尚未接替的背景下,主動淘汰一批落后產能,使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明顯降低。二是企業經營困難加劇。全市規模以上工業35個行業大類中有13個行業產值下降,下降面達37.1%;十大重點行業產值僅增長2.0%。產值前50位的企業有23家負增長。三是資金風險加劇。
展望下階段發展趨勢,經濟增速放緩或將成為新常態。在“轉型發展、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要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就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真正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提升發展質量上來,努力做好“三個結合”:一是目標評價的遠近結合。既要看到當前形勢下經濟增長放緩的必然性,在戰略上不急不躁、在戰術上鐵腕推進,始終保持發展生態經濟的定力,也要增強改革、轉型等方面的利好因素給經濟可持續增長帶來的自信力。二是措施應對的長短結合。既要主動作為,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經濟結構不優等問題,也要通過簡政放權和優化發展環境等途徑構建轉型發展的長效機制。三是工作重心的點面結合。既要對實體經濟面臨的困難進行面上幫扶,出臺相關政策提振發展信心,也要對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幫扶精準發力,嚴守區域經濟金融風險底線,促進整體經濟持續回升。
關于重大改革事項。一方面,要積極承接上級確定的改革事項;另一方面,要著力推進一批對麗水發展更增動力、更添活力的重大改革,力爭在生態、經濟、社會和政府自身改革方面形成改革項目支撐。一是以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為依托,完善生態文明建設機制。同步推進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試點和省重點生態功能區小城市試點。二是以山區科學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為載體,破除山區要素制約。持續推進國家級“三大改革試點”,努力把低丘緩坡試點項目區建設成為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示范基地;推進“三權”(林權、土地流轉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擴面增量;探索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在農村住房財產權規范流轉、農村集體資產量化折算成農民股份等方面先行先試。三是以社會事業綜合改革為契機,謀劃一批重大改革事項。
關于轉型升級問題。麗水要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全面實施生態產業強市,關鍵要通過“倒逼”,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打好經濟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實現“綠色崛起、科學跨越”。重中之重要推動麗水生態產業集聚區科學發展,將麗水經濟開發區作為生態工業發展的主戰場,明確主導產業重點突破方向,進一步落實“1+2·X”主導產業的工作措施、階段目標和努力方向;推動生態資源優勢轉換為生態產業優勢,加快發展生態服務業,突出發展生態旅游業、休閑養生業、文化及特色文化創意業,加快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努力打造華東綠色能源基地,把麗水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經濟發達的生態產業強市。
關于有效投資問題。擴大有效投資對于仍處在“補課趕趟”階段的麗水而言,始終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第一抓手”和“第一動力”。盡管目前投資運行總體平穩,但深層次問題仍然不少,較突出的表現為“兩大短板”:一是民間投資增速持續下滑;二是資金要素制約日益突出。面對這些問題,要立足持續增長,抓好“三大關鍵”。一要強化項目落地,全力推進麗水機場等一批重大支撐性項目的前期推進,促進項目盡早開工,同時要高度關注招商引資項目以及重大非工招商項目。二要激活民間投資,通過政策引導、編制促進民間資本進入公共設施建設領域項目庫等,促進更多民間資本進入政府引導領域。三要創新體制機制,通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等政策措施,著力破解資金瓶頸;以“服務基層、力促投資”集中專項行動為載體,創新推進四辦聯合督查等系列活動,形成促進項目建設持續推力。
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就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真正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提升發展質量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