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張銳敏
保持定力聚焦發展放眼長遠
臺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張銳敏
如何變“微刺激”為“實發展”。當前宏觀經濟尚處于合理的增長區間,短時間內國家不可能出臺“井噴式”的刺激政策。事實上,上半年中央已陸續出臺穩投資、金融適度寬松、財稅減負等定向“微刺激”。從發改系統角度看,當前落實這些政策的關鍵是抓投資,將政策紅利迅速變為發展紅利。從省里對基層的項目支持來說,一方面需要省級部門齊心協力、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擔當,在項目審批上超常規,提速增效。另一方面,需在項目融資上作文章,要督促省級金融機構放寬信貸額度;需在投融資上出政策,拓寬地方直接融資渠道。
如何培育“換檔期”的增長動力。從臺州看,當前經濟正處于舊的增長動力逐漸弱化、新的增長動力尚未形成的“換檔期”,形式上表現為從“短缺經濟”轉向“過剩經濟”。短缺經濟時代靠的是低成本擴張;過剩經濟時代靠的是高質量發展,依托資本、人才、技術和創新的支撐,參與行業的標準、規則制定。從發展階段看,既要加快實施“四換三名”等轉型升級“組合拳”,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重構主導產業結構;更關鍵的是要加速推進城市化,大力發展都市區經濟。
如何把握發改工作思路。發改部門面對當前的形勢轉變、發展轉型、管理轉軌的現狀,要準確把握,精準發力,在引領經濟發展上,要做到“四個著力、四個轉變”:一是要著力設計工作載體,實現區域和部門單打獨斗向聯合推動轉變;二是要著力推動“四化同步”,引導塊狀經濟向產城融合轉變;三是要著力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進縣域經濟向市域經濟轉變;四是要著力改革宏觀管理的理念和制度,加快生產供應端調控經濟向需求側研究分析經濟轉變。
當前,全省上下經濟面臨不少困難,省委已提出“決戰三季度、沖刺四季度”的戰略部署。同時,縱向強化了各市抓經濟的主體責任,橫向強化了部門在經濟工作中的推動責任。在省委、省政府下半年強勢推經濟的背景下,各級發改部門需要認真探討研究,狠抓落實。
保持定力。在政治上保持定力。增強大局意識,站穩立場,與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要不折不扣、一以貫之的落實好、完成好各項決策部署。在目標完成上保持定力。越是困難時期,越要增強信心,做到目標不變,信心不變。在以經濟工作為中心上保持定力。牢牢把握住以經濟工作為中心,通過“定目標、造氛圍、比措施、評成效、控風險”,抓緊形成“決戰”態勢,主動有為。
聚焦發展。一是當前挖掘存量。保房地產平穩,防止出現大面積的量價齊跌,防止房地產風險波及金融領域穩定;促經濟回流,防控市內貸款、市外投資,市內生產、市外開票等現象,防止經濟“失血”;提統計質量,通過合規的技術處理來確保統計數據最大化。
二是長遠提升增量。發展“大平臺”,全力推進集聚區60平方公里大平臺建設,發展大產業、推動大發展;打造“蓄水池”,利用創建國家民間投資改革創新示范區試點,加強投融資創新,積極探索組建鐵路發展基金、城市發展基金等投融資平臺,吸聚各類社會資本進入各個領域,為擴大有效投資提供強勁保障;構筑“新高地”,積極謀劃醫藥、汽車、裝備、石化、能源等重化工業的發展,培育成新的支柱產業,成為臺州經濟的“壓艙石”。在消費增長點上,積極發展文化產業、健康產業、教育培訓產業等,以及和消費模式轉變直接相關的電子商務、物流產業等。
三是關鍵激活變量。一要開放,就是減少對內、對外的限制,進一步突破制度障礙,學習上海自貿區經驗,以開放促改革;二要融合,包括產業融合、產城融合、區域融合。在加強省級調控權的同時,更應強化市級政府的調控能力,發展市域經濟。
放眼長遠。加強系統聯動編規劃,搭建平臺、交流信息、互通有無。加強改革試點編規劃。積極推進市、縣規劃體制改革,探索能夠實現“多規合一”的方法。國家層面已考慮開展市縣層面的“多規合一”改革試點,建議選擇若干合適的小城市試點鎮或中心鎮開展“多規合一”省級試點。
發改部門面對當前的形勢轉變、發展轉型、管理轉軌的現狀,精準發力,在引領經濟發展上,要做到“四個著力、四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