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
政策干預的思路、重點與工具
作者為溫州市委黨校溫州發展研究中心教授
從經濟金融主要運行指標的低位徘徊以及分化表現看,溫州經濟金融形勢基本面仍然脆弱。特別是區域金融形勢復雜,金融生態恢復尚需時日
受局部金融風波所引致的債務型衰退沖擊,溫州經濟增長中樞承壓回調,經濟主要指標低位盤桓。不過,經濟總體運行韌性要好于預期。從2014年前6個月運行數據分析,經濟運行積極信號有所加強,經濟景氣回升勢頭初步顯現。經濟基本面正在積蓄復蘇動能。
2014年1-6月,溫州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同比增長3.9%,創過去29個月以來的新高,表明工業產能利用率在穩步提高,也標志著工業去庫存周期基本結束。
1-6月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同比增長9.5%,在10%附近基本穩定可期,表明消費增速向常態回歸。
1-6月出口累計同比增長1.8%,6月單月規模以上工業出口產值同比增長5.3%,是過去27個月以來的最高點。盡管出口仍然難言恢復強勁增長,海外經濟延續復蘇的宏觀背景將對出口的持續改善構成支撐。
1-6月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7%,增速比1-5月上升0.1個百分點。
1-6月溫州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同比增長5.8%,銷售面積累計同比增長16.2%,分別較1-5月提高6.3和10.6個百分點。5月中旬實施的放松購房約束條件新政策正在釋放需求側的購買力,而開發商的“以價換量”的去庫存策略也在邊際上促進銷售的增長。
目前溫州經濟正啟動一輪弱復蘇進程,但經濟復蘇態勢能否逐步增強需要進一步確認。從經濟金融主要運行指標的低位徘徊以及分化表現看,溫州經濟金融形勢基本面仍然脆弱。特別是區域金融形勢復雜,金融生態恢復尚需時日。
——工業增長勢頭不穩。盡管2014年1-6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7%,而工業用電量卻是-0.2%。6月單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環比增長10.2%,工業用電量環比增長僅為0.26%,此前4、5月單月環比增長水平為-5.9%、-2.9%。工業投資增速僅階段性企穩,仍存下行壓力。1-6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僅96%,而且產值指標面臨8-10月高基數影響,保持工業增長仍有不小難度。工業生產形勢走向有待進一步觀察。
——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跌。截止到2014年6月,溫州房價已連續32個月回落,樣本住宅平均價格與2011年11月高點相比下跌35.4%,是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跌幅最大的城市。截止到6月商品房庫存超過100萬平方米,至年底新增供應量將達到190萬平方米,根據去年的銷售速度推算,需要3年左右的去化周期。土地供應相對寬松,房價面臨較大的價格下行壓力。
——債務擔保鏈風險尚未充分披露。在資金鏈、擔保鏈和產業鏈風險的交織作用和傳導下,債務化解變得錯綜復雜,債務風險、傳染機制及其后果尚未被充分披露和評估。截止到2014年3月末,溫州市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額分別為4.53%和332億元,分別較年初增加0.13個百分點和12億元。
——總量信用增速回落。2014年6月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水平跌落至歷史新低2.6%,6月單月環比-0.2%。考慮到自2013年三季度以來金融機構加快信貸供應節奏的傾向,以及5月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6%,環比增長0.4%的表現,信貸增量跌落不是因為資金供給緊張,而是經濟增速放緩帶動總體信用需求回落。
——融資結構性偏差加重。短期貸款增速自2009年11月-2014年6月,已經連續54個月下滑,從單月37.85%同比增速峰值跌落至-2.8%,2014年1-6月平均逐月收縮超過20億元。一般而言,經濟景氣度下行,資金需求不旺,應該帶來融資期限變短。雖然這其中有近期票據融資等非標業務被動收縮所產生的擠出,但短期流動資金貸款供給不足的偏差未見改觀。
展望下半年,支撐與拖累經濟的力量可能不會有特別明顯的變化,如果沒有意外的沖擊,經濟活動水平將趨于穩定。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放開與調整到位,以及貨幣信用松動在四季度傳導效應顯現,下半年經濟將大概率表現為筑底緩升的態勢。構成這一判斷的兩個相互關聯的風險因素是:信用市場恢復水平和房地產市場調整會否超預期。
溫州信用市場活躍水平與房地產市場表現高度相關。溫州信貸結構中涉及房地產的貸款比例高達70%。7000多億貸款余額中約有1000億房地產貸款,另有4400億房地產抵押貸款,房地產抵押貸款占比高達62.8%,比浙江省和全國分別高16.8和33.8個百分點。房地產市場量價下行,資產估值大幅回落,縮減區域總體償債與融資能力,通過債務緊縮的傳導拖累經濟下行。現階段,即便銀行體系信用供應意愿上升,抵押物價值下降卻令再融資鏈條無法順利接續。溫州房地產價格最主要對應的是一個頗具溫州特色的影子銀行現象。近10年來,溫州房地產業嚴重依賴影子銀行,特別是2010年限制房地產開發貸款之后,來自影子銀行的信用供給構成影響房價最重要的因素。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個人住房貸款平均利率與溫州民間借貸綜合利率兩者信用利差平均為14.7%。
從趨勢來看,實體經濟廣譜利率水平可能還有一些回落。隨著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水平的持續上升,與此同時,民間融資利率繼續降低,信用利差正在收窄。房貸受限抬高了房地產資產的流動性溢價。兩者對房地產的負面影響改變了市場預期。在貨幣政策穩健的調子下,影子銀行流動性驟然緊張。此前房價下行正是為防止影子銀行風險進一步放大而探底新均衡。民間融資利率的下降或將結束房價的下跌過程,加快市場找到新均衡。
看起來這一過程正在發生。在過去的三年里溫州民間借貸利率水平已經下降了4.21個百分點,與無風險收益信用利差已收窄13.46個百分點。在此背景下,需要政府積極作為,介入托底,改善區域信用環境,通過修復社會融資生態,促進民間金融市場繁榮,帶動房地產市場實現均衡回歸,以換來房地產價格穩定。另外,應對房地產市場偏冷、房價下跌的挑戰,政府應當在加快房地產政策修正基礎上,研究出臺相關跟進配套政策。
目前溫州房地產市場尚處在下行通道中,2014年1-6月溫州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僅為27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3%。土地購置費同比下降3.1%,房地產開發意愿持續消減,土地成交量縮減。考慮到這是在過去四年以來同期很低基數上的再三下降,表明當前房地產市場已經嚴重蕭條。房地產是經濟回暖的新行指標,是維持經濟和金融穩定的最后一道防線。重癥需要用猛藥,盡可能加大綜合干預力度,通過房價止跌回穩打消市場對房地產中短期調整前景看淡的悲觀的預期。
政策干預的思路、重點與工具
總體而言,經濟復蘇仍在十字路口。區域經濟運行不確定性提高,一方面對經濟結構調整、體制機制改革和經濟金融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戰,另一方面經濟運行所處的周期也給政府短期政策應對開啟了時間窗口,建議政府針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適度干預。
——強化有效投資,穩定經濟增長。緊抓當前國家對于水利、棚改的優惠扶持政策,圍繞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水共治”目標和部署,加大融資主體的資源整合,在政府債務可控可持續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大上述領域的政府投資,保障經濟回暖。
——加大對房地產市場干預政策力度與節奏,守住房價回調下限。經濟要回暖,房地產市場要首先穩住。政府應當出臺綜合穩定房地產價格的政策,既要“松剎車”還要“加油門”,及時介入以強化政策最終托底效應,守住房價回調下限底線。只要房價不出現更深的跌幅,整體資產價格才不會在當前經濟下行周期與金融壞賬周期的疊加效應作用下出現螺旋式下跌。
寬松房地產行業政策包括:(1)放寬包括公積金在內的貸款供給額度、擴大貸款覆蓋人群范圍、降低按揭利率,以上舉措擇一或并舉。個人住房貸款的門檻直接影響房地產銷售狀況,進而決定房價。(2)減免房地產交易環節稅費,包括施行契稅優惠,取消印花稅等。(3)在取消多套房限購的同時,放開非戶籍人口限購,并為購房人及家庭提供遷入本地戶籍便利。(4)對踐行社會責任,積極辦理房貸業務,乃至主動降低首付比例、貸款門檻的金融機構予以表彰獎勵。
——加快擔保鏈分類處置,卸載債務包袱。支持銀行果斷切斷對“僵尸債務”的轉移騰挪推延風險的隱性維系。積極推進關廠和破產退出企業的存量債務重組,引導企業有序、市場化退出。容忍允許信用市場違約事件的披露與銀行壞債的顯性化。政府牽頭對接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組建不良資產化解機構,加快進行壞賬的清理和核銷,剝離消納不良資產。
——構筑債務傳染防火墻,防止風險擴散。保證貸款的比例控制按照新舊隔斷的思路,實行“老債老辦法,新債新辦法”。對已經存在的企業保證貸款要在短期內保持規模穩定,給予一定過渡周期,逐步退出至合理水平。對于那些追索擔保企業的實際代償屬多頭擔保的,通過銀企協商以貸款額為總數,按比例確定每家企業代償的上限,避免追索少數擔保企業最高額代償。
——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嘗試探索專門針對資質較差難以獲得信貸制度支持的經營性融資需求提供對接銀行貸款的可能,以對沖當前影子銀行收縮的景響。針對產品壓倉、存貨量增加占押資金的狀況,開發庫存抵押貸款,緩解存貨積壓帶來的經營資金占用壓力。針對技術專利權、應收賬款、股權、退稅等,開發軟資產融資,增強融資能力。在“機器換人”以及生產設備升級換代過程中,開發融資租賃產品,緩解融資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