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剛
財政性投融資建設項目造價問題
史曉剛
財政性投融資建設項目主要是指運用專項資金、土地出讓收益等財政性資金,以及采用財政性資金來進行擔保籌資所進行的公益性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有別于以追求盈利為目標的其他建設項目。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當下,各地政府逐漸加大了投融資力度,大力推動公益性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作為項目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工程造價在保證財政性投融資建設項目資金運用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就近年來財政性投融資建設項目來看,工程造價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應引起各級管理者的高度重視。
——概算編制不規范影響造價控制。目前財政性投融資建設項目法人多是由地方主管部門負責人與行政領導負責人組合而成,項目投資有著非常濃厚的行政色彩,往往前期研究不夠,盲目地實施建設。不少工程只對概算作一些初略評審甚至未對工程概算進行編制,出現概算計列的項目內容不具體、建設標準不明確等問題,導致通過概算編制來控制投資規模這一制度形同虛設,使得投資有時完全脫離預期目標。
——項目設計缺陷造成造價控制不到位。建設項目設計雖然占工程全壽命的比例很小,卻是影響和控制工程建設造價的關鍵環節。然而,由于一些項目急于開工,設計管理普遍存在著設計方案論證不充分、優化設計深度不夠、設計收費不規范等問題,設計單位并未根據要求對造價進行有效控制。
——招投標、合同簽定等管理不規范影響投資控制。在招投標的階段,造價咨詢人員為了能夠更快地完成標底編制,多采取照圖算量。實際上,不少建設單位沒有具體依據工程項目的特點編制工程項目招標文件,招標文件編制粗糙,內容不明確或比較含糊,往往成為中標單位向建設單位索賠或追加工程款的依據。
——簽證變更把關不嚴造成超概算投資。一些施工單位為彌補低報價損失,利用工程簽證變相更改設計,虛增工程量或抬高簽證價格,謀取更多利潤。如某BT融資工程中,概算批復的工程費用為5200萬元,但在工程實施的過程中,由于經常性發生設計變更等,使得工程費用最終增加了1500萬元。
上述問題的存在不僅給財政性投融資項目工程質量帶來較大影響,同時也使得財政性投融資項目工程造價嚴重失控,最終導致預算、概算、結算出現“三超”現象。在國家財政改革進程日益加快的新形勢下,全面提升工程造價管理是財政性投融資項目管理的必然趨勢,這對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來強化對投融資項目工程造價管理:
一是落實項目概算控制機制,提高項目概算質量。要全面加強項目法人項目概算的責任意識,重視項目前期工作,完善獎懲機制以及考核評價機制。概算審批部門應對概算編制的規范性進行明確,確保工程造價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對投資的有效控制。進一步規范概算調整程序,杜絕未經批準擅自進行重大設計變更;進一步強化對超概算的責任追究,預防并查處相關責任單位、責任人因管理不善、失職瀆職,擅自擴大規模、提高標準、增加建設內容等人為因素造成的項目超概算。對審計部門來說,則需要加強審計關口前移,通過更加有效的措施來進一步探索概算審計,使成本控制能夠從源頭上得到控制。
二是深化設計深度,加強設計階段造價控制。對設計階段進行改革,不僅需要積極推行設計收費計取方法,將建設項目決算造價與設計費緊密掛鉤,同時還應加強設計獎罰制度,雙管齊下不斷加強對設計的優化力度,使設計變更減少到最低限度。例如:由于設計因素導致超投資現象,那么就需要扣除相應的設計費用,同時還需要給予一定的經濟懲罰。這不僅能夠使項目功能得到有效滿足,同時還能夠使設計質量得到提高。
三是強化合同簽訂質量,為控制結算奠定基礎。作為每個項目的依據,合同的簽訂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進行合同的簽訂時,需要充分了解合同條款的制定是否符合常理,針對可能導致“索賠、不平衡報價”等情況,必須及時給予調整。在合同簽訂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把關項目標準、內容、工程量清單以及質量等內容的確定,還需要注意合同中是否有缺項和漏項問題。
四是嚴把工程簽證審核關,有效地控制投資。各種類型的簽證其需要的程序自然有所不同,例如:在進行設計變更時,該簽證就需要通過建設單位結合施工中出現的施工圖設計不合理或者不適用的情況進行更改,這就需要向設計單位提出相關設計變更要求。在對其進行審核時,應當將審核的重點放到,程序是否合法、屬實,施工單位是否有違法行為等,嚴格禁止借機哄抬工程單價、虛高工程量等情況。
作者單位:浙江華東環境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