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云烙 彭快先
新一輪價格改革的基本取向
余云烙 彭快先
進一步深化價格改革,是完善市場經濟體系,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優化產業結構的迫切需要。然而,價格機制作為市場機制的核心,價格改革勢必牽一發而動全身,涉及范圍廣,其對社會各個方面、各個領域、各個層面都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歷史經驗表明,前三次的價格改革均帶來市場的短期混亂。如何改、從何處改,是決策者和有關部門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控節奏,穩步循序漸進。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價格改革成熟一項推動一項。各級政府的當務之急,就是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對存在多頭競爭格局,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比如能源、醫療、交通、環保、鐵路貨運等領域,以及存在多方競爭的服務行業,先行開展工作,放開價格管制。而對于仍存在自然壟斷(物理壟斷)的行業,比如不能跨區經營的民爆器材,跨區域的水利工程供水,非居民的城市供水(污水)、天然氣供應及垃圾處理,部分特殊藥物,供電、網絡、有線電視等技術服務等,由于管道填埋或物理壟斷的先入優勢,仍存在壟斷經營格局,并且壟斷狀況短期內難于轉變。由于消費者和經營者信息不對稱,對以上行業需要控制好價格放開的節奏,設置好過渡性政策措施,減輕價格改革對經濟發展帶來的沖擊,確保市場的穩定有序運行。
定規則,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公共事業提供的是公共產品,其價格政策的制定,要考慮到該產品的價值取向。因為公用事業產品或服務的外部收益大于內部收益,社會效益仍占主導地位。即公共事業價格改革要體現經濟效益的要求,更要滿足社會效益的需要,當兩者發生矛盾時,改革推進的步伐也必須兼顧民生和產業的承受能力,決不能忽略保民生這一根本。藥價改革能得以穩步推進,是因為有醫保制度和基本藥物制度等醫療體制改革相配套。其他擬放開管制的行業,各方面的配套還十分欠缺。目前來說,我們國家離現代化監管差距還較遠。這主要體現在監管規則制定不夠,規則制定不夠科學合理,另外公眾參與規則制定程度也不高。在價格改革過程中,政府要在不夾雜自身利益的同時,對可能出現的一些個性化問題,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托底”。譬如低收入人群的價格補貼、可能出現的價格波動、惡意的價格炒作等,這些就應當是政府的職能,有形之手必須發揮作用。在完善價格調整機制的同時,要完善利益調節機制,通過完善資源稅、特別收益金等政策,調節利益分配關系,對生活困難人群和一些公益性行業等建立補貼和救助機制,在資源性產品價格上調時對生活困難人群和部分公益性行業給予適當的補貼。同時,完善社會監管機制,增強價格聽證規則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更好地發揮價格聽證制度等社會監管機制的作用。
創條件,營造市場競爭環境。對于部分寡頭壟斷行業,部分環節已經形成競爭格局,價格管制放開問題不大。暫不具備條件的,應通過引入競爭機制,對可競爭環節的產品定價逐步由市場決定。打破行政壟斷、區域壟斷和行業壟斷,廢止那些妨礙公平競爭、設置行政壁壘、排斥外地產品和服務的各種分割市場的規定,放開部分市場化壟斷行業準入門檻,擴大市場供應量,營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吸引多元化主體投資,促進企業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競爭,促進公用事業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形成公用事業“投資—經營—發展”的良性循環。要嚴肅查處一些行業濫用優勢地位實施的限制競爭行為,合謀實施的壟斷性協議行為和反競爭的兼并行為。完善基礎設施配套網絡,積極創造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的環境,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在全國市場自由流動。
轉職責,加快政府角色轉變。這次價格改革,政府直接管制價格的權限進一步削弱,但對價格管理部門的市場監管職責要求提高,這就需要加快轉變工作職責和方式。對現有機構和編制加以整合,設立反壟斷機構,抓緊反壟斷干部的培養和業務知識培訓。隨著電子商務的加快發展,要適應新時期的變化,加強網上購物的價格行為的監管,建立健全網上價格舉報的跨區協作的維權機制。物價主管部門角色要加快轉變,從直接“定價、調價”轉變為“定規則、當裁判、搞服務”,真正做好市場經濟的守夜人。加強與專業部門的聯系,出具行業規范制度,扶持建立行業協會自我監管及協調機制。工作重點要側重于強化市場價格行為監督、價格調控、監測預警、反壟斷執法等職責。
作者單位:臺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