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壽康
進一步加大面向世界500強招商力度
——世界500強在浙江投資的調查與建議
翁壽康
世界500強在浙江投資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地區,企業數和投資總額占比均超過九成。截止到2013年底,全省累計批準166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478家,投資總額237.2億美元,合同外資93億美元,分別占外商投資企業投資總額、合同外資總額的5.1%和3.9%。我們重點選取杭州、寧波、嘉興三地進行了調研,形成這一調查報告。
從杭州、寧波、嘉興的調查情況看,世界500強企業在浙江投資呈現出良好態勢,“四為主一突出”特征比較明顯:一是投資國別以發達國家為主。杭州市共有102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設立167個項目,前四大來源地分別是日本65家、美國39家、法國17家、德國12家,占比達到79.6%。嘉興市共有世界500強投資企業45家,前五大投資來源地分別為日本、美國、荷蘭、韓國和英國。寧波市共有世界500強投資企業105家,其中日本、美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投資34家,占32.4%。
二是投資方式以獨資為主。如杭州市獨資企業68家,占40.7%;嘉興市獨資企業32家,占71%,寧波市獨資企業54家,占51.4%。零售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通用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行業的獨資比重較高。
三是投資領域以制造業為主。世界500強在浙江投資仍以制造業為主,企業總數和投資總額均超過七成,主要集中在化學原料、化學制品、紡織服裝、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制造等行業。杭州市167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中,制造業項目102個,占61.7%;寧波市105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中,制造業項目86個,占80.9%;嘉興市45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中,制造業項目32個,占71%。
四是項目布局以國家級開發區為主。如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落戶世界500強企業85家,占總數的50.9%;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引進世界500強項目44個,占總數的41.9%;平湖市引進世界500強投資項目13個,其中11個位于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引進世界500強項目11個。
五是產業集聚發展現象較為突出。比如,杭州的信息技術、金融服務等產業基礎相對較好,世界500強投資這些產業相對較多,杭州經濟開發區引進的項目中,有8家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占總數的18.6%;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引進的項目中,有11家屬于信息軟件產業,占總數的61.1%;下城區引進的項目中有8家屬于金融服務產業,占總數的61.5%。
從調研情況看,國際金融危機之前,尤其是上世紀進入浙江的世界500強企業,更多是利用豐富廉價的勞動力、土地等資源,產品更多銷往國際市場,投資方式更多以合資合作為主。而近幾年引進的世界500強,市場尋求型投資趨勢更為明顯。隨著我國把擴大內需作為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戰略基點,跨國公司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銷售、售后服務等環節的投資,更多瞄準我國龐大的市場需求,并通過建立或加強在華總部和營運中心實現投資管理一體化,這對浙江引進研發設計、現代物流等服務業項目,提高產業鏈式項目投資比重,提升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帶來新的機遇。
在新的歷史時期,世界500強在浙江投資呈現新的發展趨勢:一是并購投資成為新亮點。目前,世界500強企業生產型項目擴張步伐明顯放緩,他們更愿意以并購或參股方式來我國投資。寧波500強企業投資中,并購投資企業4家,占比3.8%。今年3月9日,聯合利華與沁園集團在上海簽署股權交易協議,以182160萬元收購總部位于慈溪開發區的集團股份公司55%%的股權,全面提升企業在凈水器市場的競爭力。
二是“以民引外”成為新亮點。杭州市2009年至今引進的46家世界500強投資項目中,“以民引外”方式引進項目16家,總投資額為5.71億美元,投資額比獨資方式高出49%。
三是增資擴股成為新亮點。大多數世界500強在浙江投資經營情況良好,不少企業都有增資擴股意愿。2013年,寧波有11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增資擴股,占增資項目數的13.4%,總投資增資4.9億美元,合同外資增資2.2億美元。
四是服務業投資成為新亮點。在2011年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現代服務業是國家鼓勵外商投資的領域,這成為近年來世界500強投資重點。2013年,全省引進世界500強企業35家,其中第三產業22家,占比62.3%,已經超過第二產業。杭州市自2009年以來,已引進金融服務業世界500強及行業領先企業32家,其中外資銀行及保險公司7家、投資性公司及創投公司8家、金融租賃公司11家、擔保和投資管理等金融服務企業6家。
2013年,浙江新批世界500強投資企業35家,投資總額13.7億美元,合同外資5.61億美元。從調研情況看,世界500強企業普遍認為浙江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優勢:市場經濟發達;產業基礎較好;服務意識較強;法制比較健全;人文環境良好。但是,世界500強投資企業以及有關部門也反映了一些問題,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各種制約比較嚴重。三星重工業(寧波)具有整船建造資質,由于公司距離甬江出海口航道很近,制約了碼頭等級和造船等級的提升,公司目前只能承接1.5萬噸以下的船舶。另外,韓國三星總部根據全球發展戰略定位,擬在越南布局投資6億美元建設造船廠,而寧波公司完全可以爭取這一項目落戶寧波,但由于受造船企業外資比例不能超過49%的股權限制,爭取這一項目也有相當難度。
二是各種成本上升較快。多數500強投資企業反映,浙江用工成本上升較快,企業流水線工人工資(含五險一金)普遍在3800元以上,有企業的融資成本、管理費用、節能減排支出都在上升,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很大壓力。
三是平臺作用有待提升。目前全省有20個國家級開發區,占全國的十分之一。但浙江開發區利用外資主平臺作用有待進一步強化。根據2011年外商投資聯合年檢數據,浙江開發區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數占比為38.5%,投資總額占比為47.2%,集聚效應有待提高。
四是政府服務存在差距。世界500強企業決策與運營機制相對比較規范,往往要求政府部門按照國際慣例提供相關服務,由于受理念、體制、人才等因素制約,政府服務存在不到位現象,與國際化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加強趨勢研究,提高500強招商有效性。要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研究分析世界500強全球布局、戰略定位和發展動態,編制500強招商規劃,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引進500強招商成效。要根據產業特征瞄準重點區域進行招商,比如金融服務業應重點關注美國、歐盟、日韓三大區域;先進裝備制造業應重點關注美國、日本、韓國和德國;生物醫藥產業應重點關注美國、英國和瑞士;現代信息技術產業應重點關注美國、日本和法國,等等。
加大政策扶持,確保引進世界500強項目落地。凡對科技含量高、投入產出大、帶動能力強的世界500強投資項目,土地指標在省留新增建設用地計劃中統籌解決,土地價格實行專項優惠,用電、用水、用氣予以保障。建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綠色通道”,確保項目盡快落戶和投產。對進駐的世界500強地區總部、研發中心、財務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機構,給予一定比例的租金補貼。
突出產業和產業鏈招商,促進產業集聚發展。要結合當地產業基礎和優勢產業,推進產業和產業鏈招商,比如杭州應加大對現代信息技術、金融服務和生物醫藥產業的招引力度。同時對尚未有或較少有世界500強和大項目落戶的環節,可考慮沿著產業鏈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
充分挖掘二次招商潛力,提高招商成功率。對已在浙江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可考慮根據不同情況挖掘二次招商機會:一是外商企業再投資設立新的項目公司,尤其是近年業務發展較快的企業。二是企業業務覆蓋多個行業,但目前只投資了部分行業的企業。此類企業可考慮進一步與之洽談,引進其在其他領域的投資。三是由于行業特點,企業只是先期設立分支機構,可能再設立子公司等,例如目前落戶在杭州的一些金融服務類企業,可與其保持密切聯系,了解其發展需求從而尋求二次投資機會。
強化“以民引外”,加快民營企業轉型升級。世界500強為盡快進入中國市場,越來越多地尋找有特殊經營資質或取得一定經營權限的企業,通過并購、技術合作等形式拓展業務,最典型的就是生物醫藥領域。可重點鼓勵一批具有特殊經營資質的民營醫藥企業吸引國際資本,推進“以民引外”。
完善政府服務,營造良好發展環境。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行投資項目負面清單制度,為世界500強投資企業提供點對點、菜單式、定制式服務,增強企業投資發展信心。加強開發區利用外資主平臺建設,對產業集聚區、國家級開發區提出招引世界500強的明確要求。將引進世界500強納入領導干部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在利用外資考核中加大對引進世界500強的考核力度。
引進世界500強,帶來的是國際優質資本、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端人才,對浙江強化資源全球配置能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和后勁,無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浙江省政府研究室信息分析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