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良
海洋健康產業:舟山需做大做強的優勢產業
戎良
健康產業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體系中的“朝陽產業”,被比爾·蓋茨喻為“未來能超越信息產業的重點產業”。近年來,占地球表面積71%的海洋,成為了世界各國競相開拓的新的健康產業資源,僅在海洋生物醫藥領域,美國、日本、英國的開發投資一直保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1.5%-2.0%,海洋健康產業已成為全球發展新熱點。
舟山是我國的海洋經濟大市,擁有異常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得天獨厚的海洋旅游資源和全國一流的海洋生態環境,具備發展海洋健康產業的絕佳先天條件。加快舟山市海洋健康產業發展,不僅是實施“健康浙江”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舟山市打造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的必然要求,既有助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舟山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更有利于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健康需求、保障和提高全民健康福祉。
擁有異常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舟山海域遼闊、海岸曲折、島嶼眾多,是我國最大的近海漁場和重要的海洋生物基因庫,素有“東海魚倉”之稱。全市海域面積達2.08萬平方公里,灘涂面積183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島嶼1390個,附近海域咸淡水交匯,水質肥沃,餌料充沛,給不同習性的浮游植物、魚、蝦、蟹、貝等海洋生物的洄游、棲息、繁殖和生長創造了良好條件。據記載,舟山市沿海共有海洋生物1163種,包括浮游植物91種、浮游動物103種、底棲動物480種、底棲植物131種、游泳動物358種,海洋生物資源極為豐富。
擁有全國一流的海洋生態環境。舟山市擁有全國最好的空氣環境,根據國家環保部發布的2013年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舟山市空氣質量名列全國第二,全年空氣質量好于和等于國家二級標準天數的比重年均達到99.4%以上。同時,舟山市屬亞熱帶南緣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6攝氏度左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溫和濕潤,氣候宜人。舟山市不僅海洋風光秀麗,而且全市森林覆蓋率穩定在50%以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5.8平方米,人居環境秀美。
擁有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保障。舟山市背靠長江三角洲遼闊腹地,面向太平洋,具有較強的地緣優勢,其健康產業市場可服務于整個長三角地區乃至韓國、日本等東亞地區,市場輻射半徑廣闊。隨著經濟條件逐漸富裕,居民的健康意識和對健康的投入已大大增強,不僅為健康產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也產生了更強烈并且更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此外,我國已進入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2013年底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兩億,浙江省已達到近900萬,占到總人口的18.63%,舟山市更是占到了21.46%,老齡化系數位居全省第二,這將帶來大量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依托舟山海洋資源稟賦,按照舟山國家級新區建設要求,結合舟山海洋經濟發展,做大做強海洋健康產業,著力實施一批海洋健康產業項目,加快健康產業支撐體系建設,推進舟山海洋健康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發揮優勢,突出重點,做大做強海洋健康產業。培育發展海洋生物制藥產業。以舟山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為基礎,借助浙江海洋學院等具有較強技術實力的科技研發平臺,培育和引進一批海洋生物制藥企業,著力發展海洋生物多糖、生物多肽、生物蛋白、生物毒素等較好市場開發前景的海洋藥物和候選海洋藥物,重點支持降脂多烯康、抗腫瘤角鯊烯、氨糖等海洋生物藥物產品的提升完善,加大海洋生物酶制劑、海洋醫用材料、海洋生物美容品的研發力度,加強海洋候選藥物臨床前研究,逐步形成具有舟山資源特色的海洋生物制藥產業體系。
提升發展海洋功能食品產業。結合舟山市良好的水產品精深加工業發展基礎,依托興業集團、海力生集團、舟漁公司等龍頭骨干企業,以魚油、魚膠蛋白、系列多肽、殼聚糖、海藻多糖、魷魚墨汁多糖等海洋功能食品為發展重點,并加強海洋生物保健食品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發,充分運用超微粉碎、膜分離、超臨界流體萃取等高新技術開發一批具有高附加值的海洋綠色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推進舟山市海洋功能食品由“數量型”向“質量安全型”轉變,由“天然型”向“改良可控型”轉變。

圖/金川
因地制宜,狠抓落實,著力實施一批海洋健康產業項目。實施一批海洋健康制造業項目。加快推進興業集團、海氏集團等舟山本地企業的精制魚油系列、海洋生物肽等海洋健康制造業項目的實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引進海洋抗腫瘤、治療心腦血管、抗感染等領域的并有利于促進產業集聚、形成“產業鏈”的龍頭企業和項目,力爭引進輝瑞、諾華、阿斯利康、強生等以及揚子江藥業、哈藥集團、修正藥業、太極集團等國內外重點生物醫藥企業和項目;爭取將投資規模較大、技術含量高、產業帶動作用強的海洋健康制造業重大項目納入到省重大項目和重點項目范疇。
實施一批海洋健康服務業項目。立足養生、養心,著眼于舟山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和歷史文化沉淀,重點實施海上靜修養生、海洋運動養生、海產品食療養生、濱海氧吧養生、海水溫泉養生等一批“海洋生態+休閑養生”旅游項目,以及禮佛朝圣、禪修體驗、古城觀光、游艇會所、文化沙龍等一批“歷史文化+養心修性”旅游項目;以海洋康體療養為主題,鼓勵引進境內外知名康體療養機構,實施一批以海島療養、山地療養、鄉居療養、中醫康復療養、候鳥型養老為特征的,集醫療服務、休閑療養、康體保健于一體的康體養生項目、職業病療養項目和老齡人療養項目。
搭建平臺,強化服務,加快海洋健康產業支撐體系建設。加快打造海洋健康產業集聚發展平臺。依托舟山經濟開發區,加快建設舟山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園,并以浙江海力生集團、海中洲藥業等企業項目的入駐,帶動和吸引其他企業的海洋生物制藥、海洋功能食品制造板塊進入園區,實現舟山海洋健康產業的集聚效應;依托中國(舟山)海洋科學城,集聚一批具備技術研發、檢驗檢測、成果轉化、創業孵化、人才集聚等功能的海洋健康產業研發中心、設計中心、檢測中心、孵化基地等,實現舟山海洋健康產業創新資源的有效集聚;政府對產業集聚發展平臺建設要在用地空間、環境容量、財政稅收、銀行信貸等方面給予傾斜和支持。
加快打造海洋生物制藥創新孵化平臺。重點依托浙江海洋學院、浙江大學舟山海洋學院等高等院校,整合國內外先進科研力量,重點研究解決海洋生物制藥產品高效制備、合成和質量控制等藥源生產關鍵技術難題,力爭形成切實可行的中試和產業化規模的技術路線和生產工藝技術體系;依托海洋科學城,建設專業的海洋生物制藥產業孵化器、加速器和其他創新服務組織,整合儀器設備使用服務、中試服務、臨床前實驗、項目交易服務等功能,逐步建成貫通研發、孵化、產業化等成果轉化環節的一門式服務與整體性解決通道。
加快打造海洋功能食品檢驗檢測平臺。建設完善舟山海洋功能食品檢驗檢測中心,配備必要的儀器設備以消除當前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重點開展海洋功能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質及致病微生物的多組分、智能化、快速檢測與控制,海洋功能食品從原料、加工到成品的全程質量安全有效檢測盒診斷,以及危害成分脫除與控制,確保舟山海洋功能食品的質量和安全。同時,針對目前海產品標準體系的陳舊與無序問題,積極開展海洋功能食品標準體系研究,為海洋功能食品的質量控制提供依據。
作者單位: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