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玲
(天水市行政學院,甘肅天水 741018)
甘肅省市州黨校論文產出和學術影響力評價
——基于2008—2013年cnki的統計分析
杜玲
(天水市行政學院,甘肅天水 741018)
本文以cnki為統計源,運用科研機構評價的一般方法,從論文發表的數量、發文作者情況、被引用情況、網絡下載情況等方面,對甘肅省十四個市(州)黨校2008—2013年這一時期的論文產出情況進行全面統計和量化分析,從論文產出和學術影響力方面揭示了甘肅省市(州)黨校學術研究現狀。
甘肅省市州黨校;發文量;引文分析;評價
黨校科研工作是黨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甘肅省各市(州)黨校認真貫徹《黨校工作條例》精神,逐年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努力提升科研水平,日益成為全省一支重要的科研力量。同時,對甘肅省市(州)級黨校的科研水平和學術影響力進行科學、系統地研究分析和量化評估,就成為一件非常必要工作。依據本文的研究目的,我們以cnki為統計源,運用科研機構評價的一般方法,從論文發表的數量、發論文作者情況、被引用情況、網絡下載情況等方面,對甘肅省十四個市(州)黨校2008—2013年這一時期的論文產出情況進行全面統計和量化分析,從而對各市(州)黨校的科研水平和論文影響力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在甘肅省市(州)黨校所發表論文的各項數據統計上,我們以《中國期刊網》(CNKI)的《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和《中國引文數據庫》為統計源。CNKI由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清華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主辦,是基于《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的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識門戶網站,具有知識的整合、集散、出版和傳播功能。《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是國家“十一五”重大網絡出版工程,包括學術期刊、博士學位論文、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工具書、重要會議論文、年鑒、專著、報紙、專利、標準、科技成果、知識元、哈佛商業評論數據庫、古籍等。其中,學術期刊收錄全面、來源準確、內容可靠。截至2012年6月,收錄國內學術期刊七千九百多種,包括創刊至今出版的學術期刊四千六百余種,全部期刊文獻總量三千四百多萬篇,是目前國內收錄學術期刊數量最多、最全面的網絡出版數據庫。
在統計方法上,我們以“**市委黨校”作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時間限定為2008—2013年,檢索范圍是在期刊和會議上發表的論文。考慮到大多市(州)黨校存在“幾塊牌子,一套機構”的現象,檢索詞除“**市委黨校”外,增加了“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等一并檢索,如除了檢索“天水市委黨校”以外,也將“天水市行政學院”、“天水行政學院”、“天水市社會主義學院”等進行檢索,再將檢索結果合并處理。其中蘭州市委黨校增加“蘭州市社會主義學院”檢索詞,慶陽市委黨校增加“慶陽市行政干部學校”、“慶陽市社會主義學院”檢索詞。分別從論文發表的數量、核心論文數量、作者人數、高產作者分布、被引頻次、高頻被引論文數量及分布、網絡下載量等方面進行了統計分析。
需要說明的是:1.檢索結果剔除了一稿多投重復發表的論文;2.檢索結果以論文第一作者為準,剔除了第一作者非本單位論文;3.數據檢索時間為2014年7月20日—8月10日。
1.發文量統計

表1:2008—2013年度甘肅省市(州)黨校發文量統計
從表1和圖1可以看出,甘肅省十四個市(州)黨校2008—2013年總共發表各類論文864篇,校均61.8篇。各市(州)黨校發文數量差距比較大,最高為天水市委黨校,2008—2013年共發表論文204篇,年均34.2篇;其次為蘭州市委黨校159篇,年均26.5篇;定西市委黨校也有近百篇;超出平均數的還有白銀市委黨校,共75篇;其他十個市(州)黨校在平均數以下,而甘南和金昌兩黨校發文量僅為個位數,2008—2013年六年間分別只發文2篇和5篇。

圖1:2008—2013年甘肅省市(州)黨校發文量比較
從論文發表年份分析,蘭州和天水黨校每年發表論文數量基本保持穩定,起伏不大;平涼、慶陽、張掖、酒泉四市黨校雖然總發文量居中,但基本呈逐年上升趨勢,特別是2013年,四市黨校發文量大幅上升,顯示其科研論文產出呈爆發增長趨勢;而隴南、定西、白銀、臨夏四市(州)黨校發文量則呈下降趨勢,應當引起四市黨校科研管理部門的重視。
2.核心期刊發文量統計
核心期刊是刊載論文質量較高、能夠反映某學科領域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發展趨勢、受到學術界重視的學術期刊。一般來說,在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都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核心期刊的發文量是評價一個科研機構學術影響力的重要指標,體現著該機構對學術前沿的關注和研究程度。這里所說的核心期刊,是指北京大學圖書館發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的學術期刊。從表2可以看出,2008—2013年間甘肅省各市(州)黨校在核心期刊的發文量不容樂觀。
第一,總量少。全省十四個市(州)黨校2008—2013年六年間在核心期刊的發文量總共只有66篇,占總發文量的比重僅為7.6%,年均11篇,校均僅4.7篇,而同期甘肅省委黨校核心期刊發文量達到147篇,全部十四個市(州)黨校核心期刊發文量之和還不及省委黨校的一半。
第二,不平衡。從表2中可以看到,定西、白銀兩市委黨校發表核心期刊論文較高,分別為16篇和15篇,其次酒泉市委黨校也達到10篇,蘭州、張掖兩黨校分別為8篇和7篇。天水、平涼、慶陽、嘉峪關四市黨校分別為2—3篇,而隴南、甘南、臨夏、金昌、武威五市(州)黨校核心期刊發文數為0,顯示這幾個市(州)黨校科研處于較低水平。甘肅省各市(州)黨校在核心期刊的發文量占本校總發文量的比例也普遍較低,最高的白銀也只有20%左右。這里特別提出的是,天水市委黨校雖然總發文量達204篇,居全省市(州)黨校之首,但核心論文數只有3篇,占比僅為1.5%,是除核心論文數為0的五個市(州)黨校以外,核心論文占比最低的黨校,這顯示天水市委黨校在高水平論文產出上還有待提高。

表2:甘肅省市(州)黨校2008—2013年核心期刊發文量
從發文年份上看,蘭州、酒泉兩黨校核心期刊發文量呈上升趨勢,顯示其科研力量后勁較足;而定西、白銀兩市黨校雖然核心論文總數較多,但卻呈下降趨勢,這同樣應當引起相關黨校科研人員和科研管理部門的重視。
3.發文作者情況
2008—2013年全省十四個市(州)黨校共有論文作者279人,占全部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49.47%。這反映出甘肅省市(州)黨校科研方面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即參與科研和發表論文的專業技術人員占全部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比例過低,還達不到50%,也就是說甘肅省市(州)黨校超過一半的專業技術人員常年不參與科研活動,近六年來沒有公開發表過一篇學術論文。分市(州)來看,作者人數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比例最高的是嘉峪關市委黨校,幾乎達到了全員參與搞科研,每人都發表學術論文;其次張掖、定西、白銀的參與比例也比較高,分別為78.1%、66.7% 和62.8%;而金昌和甘南兩家黨校的發文作者人數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比例比較低,分別僅為16.7% 和6.7%。各市(州)黨校發文作者情況見表3。

表3:各市(州)黨校發文作者情況統計
根據甘肅省市州黨校的科研現狀,我們把2008—2013年這一時間段內發文數量達到5篇以上的作者,界定為高產作者。由表3可知,高產作者共有59人,占作者人數的21.15%,占全部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9.9%;高產作者共發表論文428篇,占論文總數的49.6%。這59名作者構成了甘肅省市(州)黨校科研工作的主力軍。
分別來看,天水和蘭州是高產作者人數最多的兩個黨校,分別為18人和12人,占全部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19.4%和16.4%;定西黨校高產作者人數也較多,有7人,占比為15.6%;臨夏、甘南、金昌三黨校則沒有一名高產作者。市(州)黨校之間高產作者人數的差距,同樣反映了甘肅省市(州)黨校之間科研實力和科研水平的差距。
4.引文分析
一篇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被同行甚至同行以外的學者引用,該成果就獲得了推進學術研究的生命力,其學術價值就會在思想傳承和啟迪中深刻地體現出來。因此,科研機構的學術影響力不僅表現在發文數量,更重要的還表現在所發表的論文被其他論文引用的數量。從某種程度上講,科研機構的被引頻次及被引論文篇數要比科研機構發文數量更能確切地反映所發表論文的質量與水平以及機構的學術影響力,因此,基于被引頻次而產生的一系列指標,如總被引頻次、篇均被引(影響因子)、高頻被引論文等可以更客觀地反映科研機構論文產出的總體影響力。
(1)總被引頻次。
科研機構論文的被引頻次已成為學術界衡量其研究成果學術水平和學術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來說,論文的被引次數越多,其學術影響力就越大。如果說論文數量代表科研工作的產量,而論文的被引頻次卻更能說明科研工作的影響力。
根據統計,甘肅省十四個市(州)黨校2008—2013年所發表的864篇論文,有338篇論文被引用,被引論文占總論文數的39.12%,總被引頻次為806次,篇均被引0.93次。

圖2:2008—2013年甘肅各市(州)黨校論文總被引頻次
從圖2來看,各市(州)黨校論文總被引頻次仍然極不均衡,蘭州、天水、定西三市黨校遙遙領先,分別達到167次、163次和158次;而平涼、金昌、甘南三黨校則較為落后,論文被引頻次的巨大差異,突出表明了甘肅不同市(州)黨校之間科研影響力的差距。
(2)篇均被引。
篇均被引率是評估不同科研機構所發論文的學術影響、學術水準與實力的重要指標,它表明科研機構發表的學術論文產生的社會反響以及引起學術界的關注程度。

圖3:2008—2013年甘肅各市(州)黨校論文篇均被引
從圖3可以看到,甘肅各市(州)黨校論文篇均被引定西最高,為1.6989次/篇;篇均被引大于1的市(州)黨校還有蘭州和酒泉,這表明三市黨校發表的論文普遍相對質量較高,影響力較大;而平涼、金昌和甘南三市(州)黨校仍處于最低水平。
(3)高頻被引論文。
高頻被引論文數量反映了科研機構發表的高質量、高影響力論文的情況,根據甘肅省市(州)黨校的科研現狀,我們將被引次數5次以上的論文作為高頻被引論文,共有36篇論文入選,見表4。這36篇高頻被引論文總被引282次,占總被引頻次的34.99%,而被引篇數僅占論文總數的4.16%,可見這36篇論文的學術影響力相對較高。
從表4可以看出,十四個市(州)黨校中,有十個黨校發表有1篇以上高頻被引論文,其中定西市委黨校最多,達到11篇,占全部高頻被引論文的30.56%;天水、蘭州、白銀處于第二梯隊,分別為6篇、5篇和4篇;隴南、慶陽、酒泉、嘉峪關、武威、張掖為2至1篇;平涼、臨夏、甘南、金昌四黨校高頻被引論文數量為0,這說明該四市(州)黨校論文整體學術影響力小,科研質量亟待提高。
5.下載量
在網絡時代,期刊論文的傳播很大程度上依賴網絡下載,因而網絡下載量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論文的影響力。由于發表論文數量多寡不同,論文質量和影響力不同,甘肅省各市(州)黨校論文網絡下載量也相差比較懸殊。2008—2013年甘肅各市(州)黨校論文在中國期刊網的網絡下載量見圖4。

表4:2008—2013年甘肅市(州)黨校高頻被引論文

續表

圖4:2008—2013年甘肅各市(州)黨校論文下載量比較
以上我們通過對發文量、作者情況、論文被引情況和下載量等幾個方面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甘肅省十四個市(州)黨校的科研水平論文影響力有了大致的了解,對其中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可以看出,甘肅省市(州)黨校科研工作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科研論文數量少、質量低,整體水平較差。并且大多屬于低水平重復之作,高質量的核心期刊論文更少。從被引頻次、網絡下載量等方面來看,甘肅省市(州)黨校與發達省份相比各項指標數據也都非常低,反映出我們的科研整體水平較低,科研質量亟待提高。二是市(州)黨校之間的差距較大。橫向比較來看,大致上蘭州、天水、定西、白銀四市黨校處于第一梯隊,科研水平和論文影響力相對較高;張掖、酒泉、嘉峪關、隴南、慶陽處于第二梯隊;平涼、武威、臨夏、金昌、甘南五市(州)黨校各項統計指標較為落后,處于第三梯隊,在發文量、被引頻次、高產作者、高頻被引論文、下載量等各項統計指標上均與其他黨校有較大差距。三是科研隊伍建設薄弱,人才缺乏。各市(州)黨校基本上仍以本科生為主,有很多人沒有接受過基本的學術研究訓練,不懂得如何搞科研。從職稱上看,基本上仍以副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人員為主,普遍缺乏高層次人才。四是優長學科過少,缺乏學術帶頭人。從我們統計的高頻被引論文發表情況來看(表4),甘肅省市(州)黨校相對較有影響的研究方向或學科僅限于“三農”問題,而對于黨校傳統的優勢學科,如黨建、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經濟學等,并沒有表現出突出優勢來。五是部分黨校對科研重視不夠。雖然不少市(州)黨校在科研管理方面雖然也有一套規章制度,但科研工作量定得偏低,年終科研考核不夠嚴格,搞不搞科研、成果多少,都算完成任務。對于未能完成科研任務的教研人員,也沒有有效的懲戒機制,導致個別黨校有大量的教研人員多年不參與搞科研,沒有公開發表學術論文。
對于以上這些問題,各市(州)黨校科研管理部門應當引起高度重視,要充分認識市(州)黨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完善科研管理和科研評價制度,切實提高甘肅省市(州)黨校科研能力和水平。
G250.252
A
1009-6566(2014)06-0115-06
中國學術文獻
總庫”進行檢索,甘肅省十四個市(州)黨校2008—2013年發文量如下表所示:
本文為2013—2014年甘肅省委黨校立項課題成果之一。
2014-11-02
杜玲(1971—),女,山西芮城人,《天水行政學院學報》編輯,研究方向為編輯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