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梅李 冰白 樺于穎梅張 博袁玉亮吳新芳
(1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南區,北京,102618;2北京市大興區人民醫院,北京,102600)
百會透刺前頂改善原發性高血壓中醫癥狀的臨床研究
吳雪梅1李 冰2白 樺1于穎梅1張 博1袁玉亮1吳新芳1
(1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南區,北京,102618;2北京市大興區人民醫院,北京,102600)
目的:探討百會透刺前頂對原發性高血壓中醫癥狀的改善作用。方法:入選原發性高血壓1、2級(中低危)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給予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預;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百會透刺前頂穴治療,1次d,連續治療5次,休息2 d,療程4周,隨訪12周。觀察中醫癥狀改善情況。結果:2組中醫癥狀總積分均有下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與同期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以治療組為優。前后癥狀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0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百會透刺前頂治療原發型高血壓1、2級能明顯改善中醫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百會透刺前頂;高血壓;中醫癥狀
高血壓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腦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高血壓患病率目前呈持續增長趨勢,并已成為世界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1]。國內外實踐證明,高血壓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可明顯減少心、腦事件的發生,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有效降低疾病負擔。大量的臨床試驗表明[2-5],針刺治療高血壓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且簡、便、廉、驗。而在眾多針灸降壓的穴位處方中,百會透前頂穴因其取穴簡單,容易操作,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是針刺治療自主神經功能失調,調整血壓的基礎處方。由此,筆者對12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進行百會透刺前頂治療,觀察中醫癥狀改善情況,臨床取得較好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診斷、納入、排除、脫落標準
1.1.1 診斷標準 依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修訂版第3版)[6]。
1.1.2 納入標準 符合高血壓病診斷標準中高血壓病1、2級,中低危者,屬于原發性高血壓。
1.1.3 排除標準 繼發性高血壓或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心、肝、腎、腦、內分泌等其他臟器嚴重病變者;有精神類疾病及其他不能配合完成試驗者;須服用降壓藥物控制血壓者;嚴重睡眠障礙者及妊娠或哺乳期婦女;正在服用安眠藥(如佳樂定、舒樂安定等)及其他不適宜參加藥物觀察者;正在參加其他藥物試驗者。
1.1.4 脫落標準 針刺后出現嚴重暈針等不良事件,不適宜繼續接受本研究方案治療者;不符合納入標準而被勿納入者;因個人原因,拒絕接受試驗治療連續1周以上者;未提供真實資料,影響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者。
1.2 一般資料 入選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南區門診及病房共120例原發性高血壓1、2級,中低危者患者,隨機分為2組,剔除部分脫落病例后:治療組49例,男26例,女23例;平均年齡(49.10±8.75)歲。對照組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48.08±8.81)歲。2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2組年齡比較(例數,±s)

表1 2組年齡比較(例數,±s)
注:2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P=0.563 9。
組別例數年齡對照組49 49.10±8.75 50 48.08±8.81治療組
表2 2組男女比較(例數,±s)

表2 2組男女比較(例數,±s)
注:2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P=0.915 8。
組別例數男女對照組50 26例24例治療組49 26例23例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預,包括減少鈉鹽攝入,增加鉀鹽攝入;控制體重;戒煙;不過量飲酒;體育運動;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治療組:與對照組相同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進行如下操作:1)按照《針灸腧穴定位標準》[7],取百會穴(代號:DU20)。2)應用“華佗牌”一次性無菌性針灸針(規格:0.30 mm×40~50 mm毫針)。3)進針手法:雙手夾持進針法,右手持針柄,左手用乙醇棉捏住針身下段,露出針尖,雙手配合將針刺入百會穴內。4)針刺方向和深度:沿頭皮平刺,由百會穴向前透刺前頂穴(代號:DU21),在百會穴前1.5寸處。針身進入1.5~20寸(30~40 mm)。5)行針方法:采用捻轉法行針,右手持針,拇指、食指挾持針柄作前后交替旋轉捻動,指力均勻,角度為180~360度。進針得氣后捻轉法行針1 min,約200轉左右min。留針30 min,在留針第15 min時捻轉行針1 min。6)出針方法:30 min結束后,右手持針邊捻轉邊退至皮下,然后快速將針拔出,左手用消毒干棉球按壓針孔。7)頻次及療程:1次d,連續治療5次,休息2 d,療程4周。
1.4 觀察指標 中醫癥狀積分:分別于針刺治療前,第4周、第12周評定中醫癥狀分級量化積分。中醫癥狀積分量表見表3。

表3 中醫癥狀積分量表
表4 2組治療4周、12周前后癥狀積分比較(例數,±s)

表4 2組治療4周、12周前后癥狀積分比較(例數,±s)
注:治療前比較,2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P=0.286 9;治療4周后,2組前后自身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12周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組別對照組(50例)治療前治療4周后治療12周后周后積分18.52±3.54 8.76±5.09**7.96±5.12 19.39±4.48 5.06±3.29**△△3.80±3.54治療組(49例)治療前治療4周后治療12▲▲
1.5 療效判定 分別于針刺治療前,第4周、第12周評定中醫癥狀分級量化積分。療效指數(n)=[(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
癥狀療效標準[8]:顯效:原有癥狀完全消失或顯著減輕,療效指數(積分值降低)≥70%;有效:原有癥狀有所好轉或減輕,70%>療效指數(積分值降低)≥30%;無效:原有癥狀無改善,療效指數(積分值降低)<30%。
1.6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由SAS 8.2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數據均以(±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中醫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前,治療組與對照組中醫癥狀總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4周后,2組中醫癥狀總積分均有下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總積分下降更明顯。治療12周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與治療組,治療12周與治療4周分別自身前后比較,雖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組總積分下降幅度更為明顯。見表4。
2.2 前后癥狀療效比較 治療4周后,對照組顯效12例、有效29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82.00%;治療組顯效29例、有效20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00%;治療12周后,對照組顯效15例、有效2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4.00%;治療組顯效32例、有效17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00%;2組總有效率比較,治療4周和治療12周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5。

表5 治療前后中醫整體癥狀療效比較(例數,%)
高血壓病歸屬于中醫的“眩暈”“頭痛”等范疇,《素問·至真要大論》[9]記載:“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認為肝是高血壓病的發病基礎。后代醫家逐漸認識到陰陽、臟腑、經絡、氣血等多方面的失調是導致本病的主要因素,治療強調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用藥強調多靶點,個體化。本試驗所取的“百會”“前頂”為督脈主穴,督脈總督一身之陽,并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故稱為“陽脈之海”。《針灸大成》[10]中稱“百會主心煩悶,驚悸健忘,忘前失后,心神恍惚”,具開竅醒神之功。因此針刺百會穴能攝納陽明氣血,使氣血下降,平亢盛之肝陽,鎮上逆之邪火,有定眩降壓、平肝潛陽之功效。前頂穴在百會穴之前,《針灸甲乙經》[11]云“風眩目瞑,惡風寒,面赤腫,前頂主之”,具有熄風醒腦、寧神鎮靜之功。二穴合用,則可通調督脈,共奏寧神定志、醒腦開竅之功。現代研究表明,針刺百會穴可提高5-羥色胺的活性,對于恢復血管的舒張功能有一定作用[12]。同時,百會穴還能提高額葉、顳葉等部位的葡萄糖代謝水平,增加血流量[13]。針刺治療能降低血中的血管緊張素II含量,降低血管緊張性,抑制醛固酮分泌,減輕水鈉潴留,已達到持續而穩定的降壓效果[3]。
高血壓的治療是綜合性的治療[14],生活方式干預有助于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認知程度、建立良好飲食作息習慣、改善服藥的依從性、高效降低血壓、防止各種并發癥的出現。因此,健康教育也是高效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手段[15]。本次研究表明,治療組與對照組對原發性高血壓中醫臨床癥狀均有改善作用,治療組較對照組的癥狀改善更為顯著,說明在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預基礎上給予百會透刺前頂在改善眩暈、頭痛、急躁、失眠等中醫癥狀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同時隨著隨訪時間的延長,其緩解癥狀病情穩定,表明百會透刺前頂對1、2級高血壓所致癥狀改善作用持久,大大提高了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體現了中醫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特色和潛力,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1]孫戎.高血壓病的社區干預[J].繼續醫學教育,2012,26(5):69-72.
[2]王映輝.火針治療高血壓病的初步臨床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1996,11(6):32-34.
[3]劉丹,樊爽,沈雁.針刺治療高血壓病的實驗研究[J].中醫藥學刊,2003,21(12):2062-2066.
[4]劉建永.電針曲池太沖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的干預性研究[D].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2009.
[5]霍則軍.百會、足三里的長期電針刺激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血壓和心肌肥大的改善作用及其機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2.
[6]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S].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3.
[7]黃龍祥,趙京生,吳中朝,等.2006年版國家標準《腧穴名稱與定位》編制說明[J].中國針灸,2009,29(11):924-926.
[8]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0:68-73.
[9]王冰注釋.黃帝內經[M].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2003:108.
[10]楊繼洲.針灸大成[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79.
[11]皇甫謐.針灸甲乙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29.
[12]金光亮,周東豐,蘇晶.電針對慢性應激抑郁模型大鼠腦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影響[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9,32(4):2-5.
[13]黃泳,賴新生,陳靜,等.針刺百會穴前后血管性癡呆患者不同腦區的腦葡萄糖代謝[J].中國臨床康復,2005,36(9):68-70.
[14]儲儉兵,苑瑞敏,陳廣生,等.不同降血壓藥物預防高血壓腦出血后早期血腫擴大的研究[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3,12(3):278-281.
[15]謝玉霞,武剛.吲達帕胺聯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重慶醫學,2013,42(6):640-641.
(2014-11-03收稿 責任編輯:王明)
Clinical Study of Acupuncturing the Baihui(DU20)to Qianding(DU21)in Treating Primary Hypertension Symptoms
Wu Xuemei1,Li Bing2,Bai Hua1,Yu Yingmei1,Zhang Bo1,Yuan Yuliang1,Wu Xinfang1
(1 South Area of Guang'anme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2618,China;2 People's Hospital of Beijing Daxing District,Beijing 102600,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effect of acupuncturing Baihui to Qianding in treating primary hypertension symptoms.Methods:On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of 1-2 level(low risk)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with health education and lifestyle intervention,treatment group with acupuncturing Baihui to Qianding plus health education and lifestyle intervention.Acupuncture treatment is performed one time per day and continues for five times of4 weeks.In Week 4 and Weeks12,overall syndrome improvements were observed.Results:Overall syndrome rating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at prior to treatment(P<0.01),of which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1).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10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2%,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Acupuncturing Baihui to Qianding therapy could distinctly improve patients'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Acupuncturing Baihui to Qianding;Primary hypertension;TCM Symptoms
R245.3;R259;R544.1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4.12.015
北京市中醫藥科技項目(編號:JJ2012-50)——“從血壓晝夜節律和血管活性物質探討百會透刺前頂對原發性高血壓的干預作用”
吳雪梅(1966.4—),女,主任醫師,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南區副院長,研究方向:針灸治療心腦血管疾病,E-mail:wuxuemei1966@163.com
李冰(1969.2—),男,主任醫師,研究方向:針灸治療心腦血管及神經系統疾病,E-mail:libing201405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