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鍇,譚才鋒
(1.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江蘇蘇州,215000;2.句容市成人文化補習學校,江蘇句容,212400)
高考復讀生,是伴隨我國高考制度誕生的一個特殊群體。由于教育部一再嚴令各地禁止使用公辦學校開展高考補習,民辦高考補習學校在各地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建立。[1]但是,目前社會對高考補習學校(以下簡稱“高補學校”)的認識還不太清晰,對高考補習現象(以下簡稱“高補現象”)和復讀生存在一定誤解。這既不利于高考補習學校和復讀生的發展,也不利于我國教育改革的推動。句容市成人文化補習學校(以下稱為“句容市高補班”)地處江蘇省句容市,是該市唯一一所民辦公助的高考補習學校。近年其高考二本以上錄取率維持在50%~60%,在蘇南同類補習學校中排在前列。因此,我們選擇句容市高補班作為研究對象,探討高補學校的辦學經驗及不足,對高補學校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價值。
本次調查首先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然后從學生視角調查句容市高補班現狀,同時分析了復讀學生的身心訴求。參與本次問卷調查的64人中,男生40人,女生24人,高考達到二本線的有6人。將調查結果全部錄入SPSS 17.0軟件,對部分變量進行F檢驗,在95%的置信區間下,得到sig值均大于0.05,處于虛無假設的拒絕域。因此接受原假設,即抽樣結果可代表總體。
為了解學生對句容市高補班部分教學及管理現狀上的態度,采取滿意度測評法,對學校教學及管理現狀的部分內容設置問題,答案選項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三個級別。并對選項賦予相應分數,“滿意”得5分,“一般”得3分,“不滿意”得1分。相應結果見表1。

表1 句容市高補班教學及管理現狀學生評價(n=64)

續表
該校內部管理一律從嚴,對教師“壓擔子”,對學生高要求。學校提倡學生住校,采取封閉式管理。封閉式管理包括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通通納入學校之中,盡量減少學生與外部社會交往,如不允許學生帶手機等電子設備進校園等。在作息和放假安排上,學校的做法使得學生的學習生活相當充實和緊張。周日下午休息半天,三周休一個完整的周末。雖然辛苦,卻得到了學生的認同,如表1所示。調查中學生對學校的封閉式管理滿意度得分為3.81分,說明多數學生是贊同學校嚴格的封閉式管理的,同時也認為這種管理方法有利于自身發展。
學校在對學生的管理上能夠結合復讀班學生的特點,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以夯實基礎作為首要目標,其次進行提高訓練。復讀學生之所以選擇復讀,其自身一定在心理上、身體上或知識上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因此,學校在教學的課程設計上,會將一輪復習的時間拉得較長,以便采取拉網式復習,幫助學生尋找自身的不足和漏洞,從而進行補漏,幫助學生將基礎打扎實;在二輪復習中,更加強調學生對知識點在理解基礎上的應用,并且針對高考的出題特點進行復習;在三輪復習中注重對知識點的回顧和應試能力的提升。這樣的三輪復習層次分明,目標明確,每一輪復習過后都會進行考核以檢測復習效果。因此,這樣的課程安排是比較有針對性的,也是比較合理的。
學校在抓學習的同時,也關心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復讀生不同于應屆生,對于已經經歷過一次高考失敗的他們來說,往往會背負更大的壓力,在同齡人皆已步入大學校園的時候,自己還在學習高中的知識,難免會產生心理落差。“輸不起”的態度使得在他們學習中往往會出現對自己要求過高、精神過度緊張的問題,也常常會在“題海”中迷失自我,在考試中出現焦慮的情緒。因此,對學生的心理進行輔導非常重要。既要讓學生有適度的緊張感,又不能讓學生緊張過度。學校從校長到每一位任課教師會定期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一些談話和心理輔導,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清自我、恢復自信、改善學習狀態和提高學習效率。
第一,學校在校園內各處布置各類激勵標語、橫幅等以幫助學生提醒和激勵自己,并根據復習進度不斷更新。社會學家米德指出,符號是社會生活的基礎,精神和人類之間的符號溝通可使人類能夠進行對于生存來講十分必要的合作。[2]因此,校方的激勵標語等是一個明顯的符號,向學生傳達信息,學生通過標語與學校形成互動,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這類符號雖然常被人們忽視,但往往會帶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二,學校采取封閉式管理,強化學習的理念,盡量減少外界的干擾,對有違紀違規的學生嚴厲處分,盡量保證學生群體的同質性,即將目標一致、行為一致的學生安排在一起,以便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形成群體動力。[3]群體的每一個成員既受環境的影響,同時他們自己又構成環境的一部分,影響著其他成員。第三,學校公布學生每次考試的成績。分數是學生最為關注的,學校公布分數雖然有一定風險,但卻有效。學生可以通過對比分數學會給自己定位,找到學習趕超的目標,有利于學生科學合理地制訂學習計劃。同時,學校公開分數可提高學生的緊迫感和危機感,使學生頭腦清醒,不斷競爭和超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鍛煉了學生的抗壓能力。對于這一點,學生給出了3.72的認同均分。學校在學習氛圍上的營造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正如現代社會學所強調的“環境中人”的理念,即個體的行為不但受自身因素影響,也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該校現有專職教師20位,為保證教師能應對高補班較為辛苦的工作,這些教師一律為男性。他們中中學高級教師18人,中學一級教師2人。據了解,所有教師均多年從事高三畢業班教學,大多數教師近幾年一直從事復讀班教學。其中1人被評為鎮江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被評為鎮江市先進教育工作者,1人被評為江蘇省地理教育先進工作者,1人被評為鎮江市中小學學科帶頭人,12人被評為句容市骨干教師,8人被句容市政府授予“高考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師資力量是學生取得進步的保證,也是學生取得成績的關鍵因素。
人的可持續發展理論一方面強調人的發展的持續性,另一方也強調人的綜合素質的發展。[4]高補班“唯分數論”的辦學模式雖然能在短期內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這與我國人才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都是不相稱的。據筆者調查,復讀生在進入大學之后,普遍不太熱衷于參加大學豐富的文化娛樂活動。與應屆生相比,他們人際交往圈較小,與教師的交流較少,參加活動積極性較低。相反,他們更樂于一個人學習和娛樂,與個別親密朋友在較小范圍內互動。這些問題在本次對句容市高補班學生的調查中得到了明顯的體現。調查的64名學生中有59名認為自己存在困惑,對迷茫和困惑解決方式上,71.2%的學生選擇了“自己解決”,而選擇找人傾訴特別是找教師傾述的人數很少。學生的這些行為和態度與學校的行為和態度密切相關。可以說,學校的管理方式和辦學模式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和成人成才是有一定影響的。
封閉式管理有封閉式管理的好處,但是這種管理使得學生與外界的接觸較少,使他們很難融入當今瞬息萬變的社會。筆者與一位復讀生交談時,對方說:“在寒假與高中同學聚會時,明顯覺得自己和他們沒有共同語言,他們所談論的一些最新的東西我甚至都沒有聽過。”同時,這種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學習的生活,對于正處于生長期的學生來說也是很不利的,學生的身體狀況和體質健康很難得到保證。調查中,45%的學生表示平時“不怎么關注時事”,而較為關注時事的學生只有7.8%。
在本次調查訪談中,許多學生談到學校的班級建設問題,復讀班的班級建設本身具有其復雜性和困難性,主要存在兩大難題:一是班級建設周期短、任務重;二是學生異質化現象明顯,班級凝聚力形成困難。[5]班級建設的不完善使得班級作為一個集體促進學習的效果很難得到提升,同時在內部個體間還會存在互相干擾和非良性競爭,影響了復讀的效果。在復讀班中總會存在復讀動機、目標和基礎不同的學生。高分復讀者一般會產生“自負心理”,認為自己在高考中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因此往往不屑于聽從教師的教學安排,自己單干,卻很難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這些學生往往比較“清高”;還有一部分學生是由于家庭的壓力而被動參加復讀的,這些學生通常自暴自棄或者自我封閉,在班級中屬于“破壞分子”;其余學生屬于高考“失手”者、急于想證明自己的實力者、平時不努力高考過后始后悔者和隨波逐流者。這么多不同類型的學生聚在一起,如果不加以區分,而是以統一的要求和方法對待,難免會出現許多班級管理問題,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和良好的學習氛圍。
很多往屆復讀生表示,一輪復習拉得太長,在二輪和三輪復習時,難題的訓練量不足,對于試卷中難題的分析也不夠,這使得許多高分復讀生很難再有提升和突破。句容市高補班2011年高考考生366人,一本達線52人,二本達線218人;2012年高考考生355人,一本達線31人,二本達線179人;2013年考生310人,一本達線46人,二本達線208人。不難看出,學校的二本達線率較為可觀,但上一本尤其是重本的人數偏少。這一方面雖然由生源質量決定,但也與學校安排的課程過度同質化有關。這樣的課程安排雖然能幫助大多數中等學生獲得進步,使得學生在作答基礎題時能應對自如,但會讓學生在遇到有難度的題目時顯得較為吃力。
學校需要逐步淡化以升學為唯一目的的教育理念,認清培養人才的正確方向。不可否認,升學率確實是如今評價一個學校最直接的標準,也是學生選擇復讀學校最主要的參考指標,但是除此之外,學校也應當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創新意識的激發。“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我國已經宣傳了許多年,但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因此,學校有必要轉變教育理念,嘗試將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回歸學校的原始本質,即“教書育人”,不但傳授知識,也能做到“育人”。將為社會源源不斷地提供人才,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社會作為立校之本,而非僅僅看重考試分數。雖然在初期可能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正是一所學校長盛不衰的根源。
正確的理念需要應用在實踐上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學校需要對當前的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打破傳統的封閉式管理,可借鑒其他學校的先進做法,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管理模式。在班級管理上多下功夫,首先要搞清班級學生的復讀動機和復讀目標,進而在初步分類的基礎上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不同方式的管理。對于基礎好、要求高的學生可以適當地加任務,提高要求,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應當以夯實基礎為首要任務。在對學生的管理上需要改變單一的管理方式,多聽學生意見,多與學生交流,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管理工作的重心。如在本次調查中所體現的,學生對學校的食宿條件給出的滿意度得分很低,只有1.98分,離“及格線”都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建議學校定期召開學生代表座談會,提高“意見箱”的實際使用率,采用分級管理,使學生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自治”,營造校園和諧氛圍。
目前句容市高補班的教學方式依然停留在“接受式”教育的層面上,這也是我國目前許多學校共有的一個問題,即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種方式是經典現代性的最明顯的體現,強調人的共性卻忽視人的差異性,強調單純的主客交往結構。因此,后現代思潮對此進行反思,強調人的差異性,并且要求改變之前單純的主客交往結構,建立“主—客—主”的交往結構。從教育上來說,則是需要嘗試探究“合作性學習”“主動性學習”,教師不再是教學的唯一主體,學生也可以作為主體參與到教學中去,如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教學、小組式學習、討論式學習、專題探究等。這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保證了對知識點探究的寬度和深度。
該校學生的日常生活普遍比較單調,與外界接觸較少,存在與社會脫節的問題,這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對此,建議學校打破完全學習化的教育,做到學習和生活的張弛有度。如開展跑操活動,在緊張的學習過后有適當的運動,不但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起到調節身心、放松心情、緩解壓力、增強人際交往的作用。同時也要鼓勵學生適當關注社會時事,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1] 馬璀瑩.高考復讀問題研究綜述[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8(3):81-83.
[2] 毛曉光.20世紀符號互動論的新視野探析[J].國外社會科學,2001(3):13-18.
[3] 張鐵明,譚延敏,陳善平,等.農村非正式結構體育社團形成的群體動力效應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0(4):51-58.
[4] 鄭義寅.終身學習發展與成人教育變革[J].成人教育,2012(10):12-16.
[5] 陳明龍,傅敏.復讀班班級建設策略探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0(1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