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尚青
(安順職業技術學院公共課教學部,貴州安順,561000)
足球的發展總是循環往復的。一些在今天看來早已過時的東西也許正躺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等待著被人們重新發現。例如,三后衛陣型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被埋葬,而今卻又重新煥發出生機。識別一個循環的開始是很艱難的。在循環當中說出當時最強勢的足球風格輕而易舉,然而準確地指出循環開始的時刻卻要困難得多。所有人都必須承認21世紀最初的十年是攻勢足球的時代。那么現在呢?我們是否已經邁進了一個新的循環?這是一個在積極進攻主導的足球潮流中被動型反擊足球重新崛起并開始挑戰當今正統的時刻。積極進攻的一方希望通過力拼控球權來主宰比賽,而另一方則通過完全放棄控球權來換取陣型的保持和對球場空間的掌控。
防守反擊對速度的要求極為苛刻,要求“以快制勝”。防守反擊中的“快”包括三個方面:攻防轉換快、傳(帶)節奏快、球員前插快。具體表現為成功防守攔截后,趁對方立足未穩,球隊從戰術到意識立即投入進攻狀態。同時無球隊員迅速向對方防守空當跑動,持球隊員迅速將球轉移到空當區域,最終形成進球或有效威脅的進攻方式。
1.攻防轉換快
攻防轉換的關鍵在于球員的進攻意識、球員的技術能力、防守時的人員分布。三點相互作用,形成反擊的前提。不同類型的球員在某個特殊情況下,會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他們的處理方式也對比賽產生影響。防守反擊的基礎是對對方的進攻進行有效攔截,并成功奪取球權。而在傳統的防守體系中,清球中衛在防守的方式上,傾向于僅僅將球解圍,因此傳統防守體系中的清球中衛堪稱反擊的殺手之一。在防守隊員拿下球權以后,選擇控制球并向前傳遞十分重要。
2.傳(帶)節奏快
在防守隊員拿下球權以后,選擇長傳或者直傳迅速將球傳遞給本隊的進攻隊員。進攻隊員在持球推進的過程中,也選擇速度相對較快的帶球方式。并在對方形成有效的上搶防守距離之前將球傳遞給本隊的其他球員。
3.無球隊員前插快
無球隊員的前插有兩個意義:吸引防守和增加接應點。因此無球隊員的前插必須向防守不密集的區域移動,并盡可能地接近球門。最理想的情況是在反擊過程中,通過無球隊員的迅速前插,形成局部的人數優勢,使對手無從防守。
防守反擊中的寬度利用是在反擊的時候,進攻隊員利用球場的寬度,迅速跑向對方防守的疏松部位,從而迫使防守方被動進行人員和注意力的轉移,拉開對方防線之間互相保護的距離,從而形成新的防守空當。
不對球場的寬度進行有效利用,就不能保證反擊的通過率,尤其是在通過中場的過程中。而過分拉開寬度,又會遠離對方球門,不能形成有效的進攻或威脅。所以,在反擊的開始階段,選擇邊路球員突進或將球向邊路進行轉移是很好的選擇。然后將插上和出球方向都轉移到對方球門正面,最好是對方后衛身后。能否流暢和順利地完成這一過程是反擊能否成功的關鍵。
1.邊路突破
邊路球員在持球突破的過程中,盡量選擇對方邊路,因為這一區域內對方的防守人數少,進攻空間大,進攻線路多,同時可以利用自己的身體和速度優勢在和對方邊后衛的一對一中將其過掉,減少將球轉移到中路的障礙。
2.邊路出球
在本方邊路球員在站位上對對方邊路防守隊員形成壓迫時,根據比賽情況合理向對方邊后衛身后轉移,本方隊員利用對方轉身的時間差或自己的速度優勢在防守方防線身后接球。
3.內切
持球經由肋部向對方球門正面推進,吸引對方防守,使防守隊員被動轉移。
在足球運動的發展歷程中,各種戰術相生相克、不停轉換,成為引領一個時期的先進模式。從早期的突破邊鋒大行其道,到邊路傳中風生水起,足球運動理念的對抗和牽制讓各種戰術推陳出新。在“442”陣型出現以后,球隊在球場的人員部署上逐漸達到平衡,繼而使比賽的大多數時間處于相持狀態;控球打法的興起則將雙方的相持推高到幾乎不能打破的程度。
在足球蜿蜒曲折的發展歷程中,踢出具有控制性的足球從未收獲過當下這般至高無上的贊譽。相比于進球,人們似乎更欣賞精妙的傳遞。控制性的加強意味著打破平衡的難度空前加大,于是攻防轉換瞬間的處理就極為重要。由于進攻和防守的站位和傳遞方式都不盡相同,在攻防轉換的瞬間進行反擊就成了一種主流的戰術選擇。在球隊被對手壓制在己方半場時能夠有效地組織反擊,是現代球隊必須具備的能力。如果能夠迅速將球打到對方半場,并形成一次射門,對手是很難防范的。正如《關于快攻問題的探討》一書所說:“兵之情主速,是眾所周知的作戰原則和必求目的。從以往和現在的競賽看,快攻的發展勢頭有增無減。可以預料,進攻的快速性在今后將會越來越突出。快攻之所以能夠不停滯地向前發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比一般的陣地進攻或是穩扎穩打的慢推慢攻更具有威力。可以說,只有快攻才能創造出最好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進攻機會。”
任何一種戰術都需要建立在成功的防守上,最利于反擊的防守方式則是高位緊逼壓迫和后場密集防守。高位緊逼壓迫由于距離對手危險區域近,反擊時也就容易形成射門機會。而后場密集防守成功率高,本方人員密集;同時,對方的壓上會導致對方防線空間充足,適合反擊。將緊逼和壓迫戰術作為試圖贏回球權的第一道防線,這使得球隊能在不冒險鏟球的情況下重新贏回球權。這種戰術會使對方帶球球員失去他們最想要的東西——時間。在沒有充足時間的情況下,球員失誤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但如果戰術執行很糟糕的話,反而會給那些聰明的球隊機會去利用那些未能填補好的防守空隙取得進球。緊逼是一項防守策略,其唯一的目標便是壓縮帶球者周圍的空間,迫使帶球者匆忙將球傳出從而失去球權,或是在驚慌失措之中失去對球的控制,最終將球送至防守方。緊逼戰術常常會與壓迫戰術相混淆:壓迫是針對球員,而緊逼針對的是空間。但事實上,若想成功實行這一策略兩者缺一不可。一位球員便可單獨實行壓迫,但緊逼卻是團隊努力的結果。
后場密集防守相對容易理解,即在本方半場集結大多數隊員,形成人數優勢,對對方持球隊員和傳球線路進行封堵的防守策略。
反擊犀利的球隊通常具備以下幾種類型的球員:1.高效的射手;2.速度型邊衛;3.組織型中場;4.出球中衛。同時,球隊整體的無球跑動能力優秀。
高效的射手:所謂高效,是指前鋒進球和射門的數值比例相對較大,前鋒的射門能力強,搶點能力強,能對對方形成強大的威懾。
速度型邊衛:球隊的邊鋒(或邊前衛)速度相當快,同時人球結合好,一對一成功率高,能有效地持球突進或快速插入對方防守空當。
組織型中場:技術出眾的中路球員,負責梳理和組織本隊的進攻。可以說,組織型中場相當于球隊的大腦。優秀的傳接球能力和開闊的視野是一個組織核心必備的兩大要素。
出球中衛:在球隊的后衛隊員中,傳球和控球能力相對優秀的隊員。負責在球隊完成攔截以后,在第一時間把球輸送給球隊的組織核心,甚至是直接向前傳遞給本方前突的進攻隊員或者傳到對方后衛身后。
無球跑動能力:球員在不持球的狀態下,以“擺脫防守球員”或“創造進攻空間”為目的的跑位稱為無球跑動。在現代足球中,無球跑動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無球跑動有效地帶動了全隊的進攻和防守,讓球隊的技戰術水平上升到另外一個臺階。無球跑動在足球中所蘊含的意義更豐富,它是指未控球運動員在場地內的奔跑活動。無球跑動益處極多,如拉開防守隊員,扯出場內空檔,為隊友減輕進攻壓力,為自己創造進攻機會,等等。無球跑動能帶動整個隊伍,形成整體合力,激活每個作戰點的潛力,具有極大的意義。同時也應該強調無球隊員的合理接應,保證進攻的順暢性和對球的控制,更好地完成預定戰術進而獲得比賽的勝利。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接應的重要性,隨之將接應作為比賽訓練的重點。接應是一種無球的戰術行動,它可以使球順利的運動起來,是瓦解對方防守的一種重要而且常用的手段,從而為本隊創造能多的進攻機會,使戰術更加靈活多變,提高進攻的效率和穿透力。在接應隊友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兩個問題:首先是接應的距離。在足球比賽中隊員之間的接應距離要隨著防守壓力的不同而相應變化。其次是接應的角度。在一般情況下,除了在邊路有一名套邊隊員外,主要的接應角度應該靠內側。這樣會使拿球的隊員比較容易看到本方隊員,及時將球送出,而且在中路的配合直接面向對方的球門,對對手球門的威脅更大。
首先是防守在這個時候并不能松懈,防守的兵力盡量不要轉入到反擊中去。其次是中場負責調度前后場的球員一定要有寬闊的視野。一定要是出球快的球員,不要粘球,盡量以最快的速度把球從后場安全轉移到前場進攻球員腳下,并適當地從中場插上投入到進攻中去以做接應。最后是防守反擊型的前鋒必須具備速度、靈活、身體平衡的素質。一般來講,對方瘋狂進攻的時候邊衛基本都會投入前場輔助進攻,后防線上剩余的都是身體強壯制空能力強的后衛,用強力型前鋒并不能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占到什么便宜。于是靈、快的前鋒反而對對手防線具有很大的威脅。防守不能取勝,但在防守中以人數的優勢克制對手的進攻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拼搶盡量要積極,不松懈。堅決降低對方經過的流暢性和通過率。防守的嚴密會使久攻不下的對手信心慢慢被磨平,并開始急躁,使整個球隊失去節奏感。這樣就達到預期的效果,也到了最好的反擊時機。
足球比賽中采用防守反擊戰術相當于使球隊變成一臺精密運轉的儀器,對運動員技術和比賽能力的要求很高。這些要求包括:1.傳球精準度高;2.出球方式合理;3.對提前量控制合理;4.視野開闊;5.射門效率高。
每一個擅長防守反擊的球隊都有自己慣用的反擊套路,而對這一套路的熟悉必須依托于大量的訓練,必須讓隊員在訓練中掌握這一戰術的核心要義和精髓。防守反擊套路的訓練包括跑動路線訓練和傳球方式訓練兩部分。只有在這兩個環節上都做到精準,在比賽中才能打出簡潔高效的反擊。對于處于同一個進攻體系的球員來說,每個人的跑位都至關重要,因為當有人做出改變以后,牽一發而動全身,其他人需要相應地做出調整。如果球隊需要采用防守反擊的戰術,那么平時大量的訓練就至關重要。
我們應該理性地看到,防守反擊只是眾多戰術選擇中的一種。因此,針對自己球隊的狀況進行戰術選擇才是合理的方式。包括球隊本身的人員配置,球員的技術特點,甚至球員的身體素等,都需要進行通盤考慮。防守反擊不僅要求防守更強調進攻,因此對本方球員要求較高。
在防守反擊的過程中,迫使對方出現失誤并加以利用,能增加反擊的機會,同時進攻的犀利又在另一個方面緩解了防守的壓力。所以對比賽節奏進行提速,讓對手在高速狀態下對攻防進行處理,會使對手出現失誤的概率大大增加,非常有利于將比賽納入自己的控制范圍。加快無球跑動的啟動頻率,富于侵略性的搶斷,大強度的壓迫將能有效地加快對手的比賽節奏,但這一戰術對球員本身的技戰術水平和體能儲備均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控制節奏的水平是衡量球隊水平的標準之一,同時是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在比賽中,善于利用節奏的變化,讓對方捉摸不透,最終出奇制勝。
任何體育運動的進行,都依賴于基本功的訓練。基本功主要包括:傳、停、帶、射。基本功是球感,也就是身體各部位對靜止的和運動中的球準確的第一反應(心理上的和生理上的)。足球比賽主要靠集體合作來完成進攻與防守任務,因此應以集體配合為主,個人戰術是為集體戰術服務的。傳球是集體配合的基礎,是完成戰術配合、創造射門機會的主要手段,也是迅速逼近對方球門最有效的方法。進攻中充分發揮個人與集體的特長,進攻對方弱點,方能取得比賽勝利。而基本功是這一切的基礎。在扎實的基本技術保證下,快速反擊是最有威脅的進攻手段,有效的進攻在于突然快速地反擊,但其難度較大,要有準確、快速的傳切配合技能。快速反擊要有組織,配合要極為默契,必須進行專門性的訓練,否則很難在比賽中實施。
在攻防的關鍵節點上所做出的選擇是極其重要的,將對比賽產生巨大的影響。將球傳給接應隊友和無球隊員主動接應是相輔相成、同等重要的。所以,盲目的解圍和多余的盤帶都不應該被提倡,對于防守反擊戰術尤其如此。在攻防轉換時,采取果斷的傳遞,是撕開對手防線和加快進攻的有效手段,在可以預期的未來,這也是一種前沿的技術趨勢。
足球制約和反制約的運動特點,導致了當運動的技戰術進步到一定水平后,會出現某些鮮明的特點。目前控制型的技戰術打法也推動了防守反擊打法的不停進步。而在防守反擊的反擊過程中,要求速度必須盡可能地快,但是如果缺乏對寬度的利用,就會降低在對方防守干擾下的進攻成功率。所以,必須對球場的寬度進行利用。最合適的距離應該是迫使對方被動上搶以致防線整體移動,因為需要根據對手的戰術布置靈活調整,所以沒有固定的數值。但是,在接球時處于防守隊員的直接防守范圍內是接應隊員的跑位原則,利用扎實的基本功順利將球控制住,并且快速做出下一步的動作則是反擊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
[1] 余吉成.足球防守反擊戰術淺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85(2).
[2] 王西軍.淺談足球防守反擊戰術[J].渭南師專學報,1999(2).
[3] 余吉成,肖進勇,李江幸,等.足球進攻中有序接應跑位能力的運用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2).
[4] 趙俊.談足球進攻中快速反擊戰術的應用[J].南華大學學報:理工版,2004(1).
[5] 鄭利輝,程國棟,曹展.足球運動員戰術意識研究綜述[J].安康師專學報,2005(4).
[6] 金川江,龍軍.對2000年歐錦賽進球情況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
[7] 曹曉東.足球團隊競技能力[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競技體育學院學位論文,2009.
[8] 王衛寧.現代足球訓練之我見[J].九江師專學報.2003(6).
[9] 姚廷軍.足球訓練中意識訓練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版理工卷,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