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紅,岳 川,韓琤琤,溫秀芹
第6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老年人(≥60歲)人口有1.78億,占總人口的13.26%[1]。第2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老年人聽力殘疾率達11.04%,老年性耳聾占66.87%[2]。老年人聽力障礙指隨著年齡增長,由聽覺器官的衰老和退變所導致的聽覺功能下降,是繼關節炎、高血壓之后,發病率居世界第3位的老年性疾病[3]。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的增加,老年人聽力障礙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4]。本研究通過社區老年人聽力障礙調查表(the 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HHIE-S)[5]對聽力障礙產生原因進行評估,為早期預防老年人聽力障礙的發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提供依據。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于2013年3—4月在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6個社區衛生站對430例≥60歲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30例,社區衛生站各50例。共發放問卷430份,回收有效問卷423份,有效率為98.4%。受試者均同意并配合參與此調查。
1.2 調查方法及內容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1)一般資料: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居住情況,日常生活影響;(2)慢性疾病與聽力障礙的關系;(3)聽力障礙常見病因及健耳健聽措施與聽力障礙的關系。HHIE-S調查表:包含10道選擇題(是或否),如果有2道答案為“是”則視為有聽力障礙。HHIE-S調查量表信效度較高[6-7]。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 調查老年人年齡為60~90歲,平均(69.9±6.4)歲;其中男166例,女257例;小學80例(18.9%),初中148例(35.0%),高中131例(31.0%),大專及以上64例(15.1%);與家人同住365例(86.3%),獨自或保姆58例(13.7%);聽力障礙255例(60.3%);日常生活影響119例(28.1%);未婚2例(0.5%),配偶健在327例(77.3%),離異8例(1.9%),喪偶86例(20.3%)。不同性別老年人聽力障礙患病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居住情況和日常生活影響情況的老年人聽力障礙患病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老年人一般資料與聽力障礙的關系〔n(%)〕
Table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hearing disorder

項目聽力障礙有 無χ2值P值性別男98(59 0)68(41 0)0 1780 673女157(61 1)100(38 9)居住情況與家人同住211(57 8)154(42 2)6 8130 009獨自或保姆44(75 9)14(24 1)日常生活影響有116(97 5)3(2 5)95 680 000無139(45 7)165(54 3)文化程度小學42(52 5)38(47 5)10 5210 015初中67(45 3)81(54 7)高中68(54 7)63(48 1)大專及以上35(54 2)25(45 3)婚姻狀況未婚1(50 0)1(50 0)7 9850 046配偶健在186(56 9)141(43 1)離異5(62 5)3(37 5)喪偶58(67 4)28(32 6)
2.2 慢性疾病與聽力障礙的關系 受試者中高血壓249例(58.9%),糖尿病114例(27.0%),高血脂66例(15.6%),心血管疾病90例(21.3%),其他慢性病59例(13.9%)。患者可多種疾病并存。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聽力障礙患病率高于未患糖尿病和未患心血管疾病老年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有無高血壓、高血脂、其他慢性疾病老年人聽力障礙患病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慢性疾病與聽力障礙的關系〔n(%)〕
2.3 常見聽力障礙病因及健耳健聽措施與聽力障礙的關系 按病因分:受試者中有長期接觸噪音289例、有不良飲食習慣91例、有遺傳因素167例、缺乏鋅元素85例、有老齡化現象355例。按有無健耳健聽措施分:受試者中積極治療慢性病239例、避免藥物導致342例、避免噪音傷害289例、調整飲食結構積極治療178例、保持樂觀情緒199例、不隨便掏耳朵288例、經常按摩耳朵173例。其中積極治療慢性病缺失3例、調整飲食缺失2例。有無長期接觸噪音、不良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缺乏鋅元素、老齡化現象老年人聽力障礙患病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是否避免噪聲傷害、調整飲食結構積極治療、保持樂觀情緒、不隨便掏耳朵和經常按摩耳朵老年人聽力障礙患病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1 老年人聽力障礙現狀 聽力障礙是人類最常見的殘疾之一,且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8]。本次調查結果顯示,255例(60.3%)有聽力障礙,與我國第6次殘疾人抽樣調查老年性耳聾66.9%的結果接近;119例(28.1%)有日常生活影響老年人中116例有聽力障礙,有無日常生活影響老年人聽力障礙患病率有明顯差異。聽覺、生物力學委員會認為老年性聽力損失是多種生理機制惡化總和引起的,除生理衰老的影響外,還包括噪聲接觸、耳毒性藥物、過量用藥和其他各種疾病[9]。有研究顯示,從第一次發現有聽力問題到進行檢查、診斷、康復,間隔時間可長達15年。50%的耳聾和聽力障礙可通過預防、早期診斷和處理避免[10]。如果不診斷,不治療,錯過最佳的康復時機將加速老年人患聽力障礙的風險。本調查發現,與家人同住和獨自居住或與保姆同住的老年人聽力障礙患病率間有明顯差異。說明老年人與老伴或子女同住安全感、穩定感、適應感、幸福感、認同感、舒適感更高,可以得到更好的關心和照顧。建議各級醫療機構特別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在社區進行宣傳教育,提高居民對老年人聽力的關注,增強愛耳、護耳意識,當發現老年人有早期聽力障礙時,囑其盡早到醫療衛生機構耳鼻喉科或聽力語言康復中心進行聽力測試,積極治療,以減少導致聽力障礙的誘發因素,避免因聽力障礙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
表3 老年人常見聽力障礙病因及健耳健聽措施與聽力障礙的關系 〔n(%)〕
Table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thogenesis of common hearing impairment,healthy ears hearing measures and hearing disorder

項目聽力障礙有 無χ2值P值病因 長期接觸噪音有163(56 4)126(43 6)5 7430 017無92(68 7)42(31 3) 不良飲食習慣有44(48 4)47(51 6)6 8950 009無211(63 6)121(36 4) 遺傳因素有81(48 5)86(51 5)15 9950 000無174(68 0)82(32 0) 缺乏鋅元素有39(45 9)46(54 1)9 2150 002無216(63 9)122(36 1) 老齡化現象有222(62 5)133(37 5)4 6760 031無33(48 5)35(51 5)健耳健聽措施 積極治療慢性病是141(59 0)98(41 0)0 3810 537否111(62 0)70(38 0) 避免藥物導致是203(59 4)139(40 6)0 6410 423否52(64 2)29(35 8) 避免噪音傷害是162(56 1)127(43 9)6 8120 009否93(69 4)41(30 6) 調整飲食結構積極治療是92(51 7)86(48 3)9 6350 002否162(66 7)81(33 3) 保持樂觀情緒是107(53 8)92(46 2)6 6620 010否148(66 1)76(33 9) 不隨便掏耳朵是164(56 9)124(43 1)4 2030 040否91(67 4)44(32 6) 經常按摩耳朵是91(52 6)82(47 4)7 2160 007否164(65 6)86(34 4)
3.2 慢性疾病對老年人聽力的影響 由于老年性耳聾病程長,多數認為是老齡化的自然現象易被忽視。本調查顯示,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聽力障礙患病率高于未患糖尿病和未患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而有無高血壓、高血脂及其他慢性疾病老年人的聽力障礙患病率無明顯差異。但高血壓、高血脂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使內耳血運極易發生障礙而引起突聾。2012年健康白皮書稱北京市18~79歲常住居民高血壓知曉率僅為49.5%,糖尿病知曉率為62.6%,因此積極治療和控制這些慢性疾病對防止微循環障礙、延緩老年人聽力減退非常重要。老年人應保持樂觀情緒,因為當人情緒激動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內耳小動脈血管發生痙攣,小血管內血流緩慢,導致血行障礙,內耳供血不足易發生突聾;同時老年人飲食宜攝入含鋅、鐵、鈣豐富的食物,可有效擴張微血管,促進內耳血液供應,防止聽力減退。
3.3 常見聽力障礙病因及健耳健聽措施對老年人聽力的影響 居民對聽力障礙病因及健耳健聽常識的認知,影響老年人聽力狀況。雖然老年人聽力障礙的普遍原因與內耳毛細胞及聽神經的生理退化有關。但噪聲接觸、耳毒性藥物、精神壓力、飲食結構、代謝性疾病都會對聽力產生影響。聽力障礙的發生及輕重與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呈正相關。本調查結果顯示,有無長期接觸噪音、不良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缺乏鋅元素、老齡化現象老年人聽力障礙患病率間有明顯差異;且是否避免噪聲傷害、調整飲食結構積極治療、保持樂觀情緒、不隨便掏耳朵和經常按摩耳朵老年人聽力障礙患病率間也有明顯差異,但是否積極治療慢性疾病對老年人聽力障礙患病率無影響。老年人保護聽力的措施有:(1)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應控制脂肪的攝入,同時注意微量元素的補充,做到合理膳食;(2)應避免噪聲傷害,不去KTV或打擊樂很響的舞廳;(3)老年人有聽力障礙者,應盡量避開強噪聲環境,不在離主路較近的路邊跳舞或鍛煉,保護殘余聽力;(4)不亂用藥物,禁用或少用對聽神經有損害的藥物,一旦出現耳鳴、耳聾、面部蟻行感時,立即停藥并采取相應治療措施;(5)注意安全避免意外傷害,顱腦外傷或強烈震蕩均可引起內耳損傷。
綜上所述,老年人應加強對慢性疾病、常見病因及健耳健聽導致聽力障礙的認識;家人應給予老年人更多的關心和照顧,了解老年人聽力障礙的特點和預防方法,發現有聽力問題時應盡早檢查、正規治療,以延緩老年人聽力障礙的發生發展。
1 馬建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發布[EB/OL].[2011-4-28].http://www.stats.gov.cn.
2 刁明芳,孫建軍,田芳潔,等.老年聽障調查表對老年性聾患者純音測聽的補充作用[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3,21(2):133-136.
3 Li-Korotky HS.Age-related hearing loss:quality of care for quality of life[J].Gerontologist,2012, 52(2):265-271.
4 王慧,王斌全.護理干預對老年聽力障礙患者配助聽器后助聽效果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9):206-209.
5 Ventry IM,Weinstein BE.The 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a new tool[J].Ear Hear,1982, 3(3):128-134.
6 Chang HP,Ho CY,Chou P.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 self-perceived hearing handicap in elderly people with hearing impairment--results from a community-based study[J].Ear Hear,2009,30(5):576-583.
7 Jupiter T,Palagonia CL.The 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 screening version adapted for use with elderly Chinese American individuals[J].Am J Audiol,2001,10(2):99-103.
8 孫喜斌,于麗玫,曲成毅,等.中國聽力殘疾構成特點及康復對策[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8,27(2):21-24.
9 Boldt R,Malinen S,Sepp? M,et al.Listening to an audio drama activates two processing networks,one for all sounds,another exclusively for speech[J].PLoS One,2013,8(5):e64489.
10 馮定香,蘇俊.世界衛生組織聽力障礙防治規劃[J].中國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2009,24(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