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炎
一、大良目前體育現狀分析
1.教師師資隊伍的責任心、事業心有待于加強。
2.各學校主抓體育的領導對體育這一學科的重視程度有待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在對體育老師的認可、體育老師的工作量的認定、體育老師在績效考核等方面。
3.在體育教學教研方面,整個大良的體育教師教研氛圍不濃。
4.運動競賽成績與大良在區的地位不相匹配。
二、發展策略
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體育教師專業化水平,提供更多自我升值的平臺,進一步發揮體育教師在學校的作用。
1.在現有的基礎上配齊配強中小學體育教師
配齊配強體育教師隊伍的具體措施:
(1)考核錄用更多的師范類體育專業優秀畢業生。
(2)對全大良中小學校現有的專職體育教師進行優化組合,合理調配。
2.全面提升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業務水平
(1)組織開展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大比武活動。為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提高體育教師業務素質,建議每年組織全大良的體育教師開展一次以技能競賽、體育理論知識競賽、體育論文評比為主要內容的教學基本功大比武活動,為廣大體育教師提供相互交流和自我展示的平臺,全面提升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2)強化體育教師培訓工作。我鎮的體育教師培訓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這一塊,我認為大良的體育教研組要帶好這個頭,加大力度強化對體育老師的培訓。
(3)完善制度,開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具體措施如下:
①職業道德和體育教學技能教育:新加入體育教師隊伍的青年教師,尤其是非師范專業畢業者,應該接受教師職業道德和教學技能培訓,學習教育法規、道德修養、教育理論、教育方法,為以后執教打好基礎。
②知識更新教育:學習體育學科和相鄰專業學科的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能。
③專項技能教育:有體育專項特長的教師,如裁判員、教練員應定期參加相應的技能培訓,熟悉運動項目的發展變化,逐步提高自己的專項技能水平。
④科研方法培訓:中小學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應參加科研方法培訓,掌握基本的科研知識、統計分析和評價方法,以利于在教改和訓練中開展科學研究。
⑤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如電腦操作、體育教學課件制作等。
(4)把學校體育工作納入評價主管校長的其中一項內容。世人往往將“體育”等用于“武”,體育教師自然就等同于“武夫”,長期得不到公眾應有的認可和尊重。在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下,體育也常常被學校領導及家長看成是副科,不被重視,因此在政治和經濟待遇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公平的對待。特別是課時費的不平等嚴重挫傷了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或者評優評先方面,都不到相應的體現。這樣長年累月,就會嚴重挫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得部分教師心理不平衡,對教學工作消極應付。我認為學校在內部分配制度改革時,要科學合理地計算體育教師的課時量。對學校體育工作創出特色的、學校運動隊在各類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體育教師,要給予表彰、獎勵。在評先評優、教師職稱評聘和區級骨干教師評選中,對體育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要一視同仁。要保障體育教師的合法權益,對體育教師應享受的各項津貼(運動隊教練津貼、體育教師服裝費等),各校要按政策予以落實。實話說,有時候作為體育人,更希望得到的是上級的肯定,體現其自身的自我價值。
3.加強大良體育教研的力度,以教研促教學,不斷提高專業
水平
如果說教學是高山之巔的話,科研則是高山之基。只有科研水平提高了,教學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競賽水平成績才會上去。很多中小學體育教師忙于教學,倦于讀書,重技術輕理論,教研和科研能力薄弱不能適應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教學改革的過程,是從新的教學理論到教學實踐,然后從教學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并通過科學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要進一步深化和推廣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以教研促教學,不斷提高專業水平。
(1)根據學齡段的所需,體育教學不同、運動項目的不同建立不同層次的教研組。比如,建立以課題研究不主要研究方向的課題研究小組、以競賽成績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競賽教研組、以體育教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常規教學教研組等。
(2)結合上級的相關評價體系,可以相應的建立大良級別的“體育名師”工作室。
(3)教研組結合區每年的十個大項進行有目的性、針對性的選拔賽。
4.以協會或者是俱樂部的形式,提高競賽成績
(1)建立鎮一級的網點學校申報,并以網點學校為平臺,精心打造校級運動員隊伍。
(2)在各學校以協會或俱樂部的形式開展體育活動。
(3)根據網點學校制訂在不同學段優秀運動員的梯隊建設實施方案。
(4)繼續強化體育品牌,打造新品牌。
①空間優勢:中小學體育俱樂部使學生在體育學習方面有很大的項目選擇空間和技術提高空間,特別是俱樂部內部,有很好的比賽氛圍,可以通過比賽提高技術水平,使學生能夠親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和滿足,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把學生的運動興趣轉化為自覺自愿的運動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體育意識,并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
②時間優勢:相對體育課來說,俱樂部的活動時間較長,可以說是“專時專用”,學生有比較充足的時間進行練習,能夠比較系統、全面地學習某項運動技術,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技術
基礎。
③教師優勢: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專長。俗話說 “尺有所短”,每個體育教師并不一定是“十八般武藝”樣樣都會,而在俱樂部活動中,專項體育教師就可以比較系統地指導學生掌握某一項運動技術。
④學校體育社會化優勢:學校體育俱樂部既可以促進學校體育的社會化,也可以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學校體育俱樂部除了運動技術的學習和訓練外,還可以開展多種競賽活動,促進校際之間、學校與社會之間的交流,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同時學校向社會開放場館設施,提高學校的知名度,這也是新課程標準學習領域目標之一的“社會適應”目標。
(5)以體育競賽教研組為牽頭,統籌規劃全大良中小學體育競賽活動。
①成立大良中小學生體育競賽領導小組,全面組織和協調全鎮中小學生體育競賽活動。
②營造良好的中小學生體育競賽氛圍,創新競賽機制,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的力量承辦各類賽事,進一步擴大中小學生體育競賽的影響力。
③認真修訂各類比賽規程,充分尊重青少年學生的成長規律和發展需求,科學、合理地設置比賽項目和比賽時間,提高學校和學生參與比賽的主動性。
④適時推出大良中小學生體育競賽主題歌和宣傳口號,精心設計競賽標志,提升學校體育競賽內涵。
⑤出臺大良中小學生2012~2013年體育競賽總體安排表。
(6)著力完善體育競賽管理制度。
①把學校運動隊建設、訓練和競賽情況納入學校綜合評估的內容,定期組織專項督查,運動隊建設成績顯著的學校給予表彰和政策支持。
②建立完善的運動員選拔、考核和培養機制,加強對運動員思想品德、競技水平和文化知識學習情況的考核,提高運動員的整體素質。每年開展一次優秀運動隊和優秀運動員評選活動。
③建立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獎懲制度。對輸送優秀運動員的學校、教師頒發輸送獎。大型比賽要評選優秀賽區和優秀組織獎,并表彰優秀教練、裁判、運動員。各校要重視教練員隊伍建設,加強教練員的業務學習和培訓。
④認真制訂競賽計劃,建立合理的賽制體系,端正賽風,規范參賽和辦賽行為。
⑤定期召開年度工作會議,總結學校體育競訓工作經驗和教訓,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與途徑,不斷提升競訓工作水平。
(7)大力強化體育競訓的保障措施。
①各地要設立競技運動專項訓練和獎勵基金,支持學校開展訓練和競賽工作。
②各學校要增加師資力量和經費投入,合理配置教練或外聘教練,合理計算工作量(參照“條例”以不低于90分鐘一課時),提高津貼標準,對參訓運動員要給予訓練補貼。要科學安排教練業務學習時間。
③各學校要不斷創設良好的競訓條件,提高競訓裝備標準,提高后勤服務能力。
④學校要在任課教師和班主任配備、課程設置等方面對運動員給予適當傾斜,為運動員的訓練和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消除學生及家長的后顧之憂。
⑤學校要提高訓練和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嚴防運動傷害事故的發生,為運動員辦理相應保險。
⑥教育行政部門制訂優秀運動員升學優惠政策。
參考文獻:
程伯厚.掌握《大綱》精神.提高體育教學質量[J].廣西師范學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79(02):107-113.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