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華
考試作弊在學生看來,是件很平常的事。學生考試作弊在學校很有市場。筆者就這個問題在學生中展開討論:“我如何看待考試作弊?”
一、考試作弊的原因
1.“每次考那么點分兒,自己看著就堵得慌,回家父母又嘮叨個沒完……”“成績差自我感覺也是很不體面的事。可學習又學不下去,又煩父母的嘮叨,作弊會少省好多麻煩。”
2.“成績不好,在同學面前沒面子。”
用這種掩耳盜鈴的方式欺騙自己,其內心真正的需求是渴望同伴的認同。在成績好的同學面前,逃避因成績太差而出現自卑情緒;在成績差的同伴面前,采取同樣的手段獲取高分會加強同學之間的親密感,彼此安慰。
3.“老師喜歡學習好的同學,我學習不好,老師不喜歡我;考高分老師就會看重我。”
怕老師看不起自己,被老師拋棄,孩子的認知就是成績好就是好學生,老師喜歡成績好的學生。而作弊是緩解這個內心沖突直接有效的工具。
4.“成績這么爛,覺得特對不起父母。”
面對糟糕的學習成績,自我感覺無力回報父母對自己的關心、照顧、期待。也清楚地知道學習成績是衡量自己學習狀態的指標,為了降低對父母的愧疚感,作弊快速有效。
5.“××同學每次考試都(作弊),他的獎學金就是靠作弊得來
的……”
學習成績在學校獎學金的發放中所占比重相對較大,看到有個別同學通過作弊得高分獲得獎學金,認為自己不作弊太虧了,采用同樣的手段獲取高分來彌補這種不平衡的心理。
6.“如果高考也像平時考試一樣蒙混過關有多好,學習太難
了……”
和社會上夢想一夜暴富的人一樣,有一種投機心理,不想付出,只想收獲。
二、師長需要關注學生考試作弊這一現象的積極因素
1.羞恥感
雖然學生作弊是以一種錯誤掩蓋另一種錯誤,但是在潛意識中,他對自己不上進的狀態是不接納的,說明在潛意識里他對努力學習、積極上進這個價值觀的認同,作為師長要盡力去喚醒他內在的力量,幫助他走出困境。
2.體貼
他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他照顧了老師的感受,照顧了父母的感受,說明他內心深處蘊藏著關懷、善良的種子,這種子需要師長去呵護、去澆灌。
3.期待
作弊獲得的高分,可以得到父母、老師、同伴的認可。
三、面對學生考試作弊,師長的做法
1.接納面對
師長需要接納他(她)學習成績差、知識有欠缺這個事實,孩子這種學習、行為狀態是哪些原因造成的?針對這種狀態我需要做哪些調整?
2.耐心等待
孩子無論是成績不佳還是行為不當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解決起來也非一朝一夕之事,切忌急于求成,你對孩子搞“高指標,大躍進”,孩子就會給你刮“浮夸風”(改成績、作弊等)。
案例:剛剛父親:“我的兒子除了個別知識還不懂外,什么都好。”剛剛父親的積極心態,使剛剛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去一所高職院校就讀,然后專升本,然后在一個編輯部做編輯,后來考上了公務員。
3.融洽關系
案例:“爸爸變了,原來,我看到爸爸就煩,現在我和爸爸就像鐵哥們一樣。”
關系大于一切,關系即教育,理順融洽和孩子的關系,關系理順了,孩子才可能向你敞開心扉,你才能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他內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明白了這些,在幫助孩子時才能有的放矢。而良好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之上的。
4.學業指導
案例:一些師長指導孩子學習的習慣說法是:“學習去!”“快看書!”“背單詞!”“熟悉一下公理定理,做做題。”
師長這種說法表面看來沒什么問題,但是細究起來,發現這些說話都特別籠統,既然任務目標籠統,當然不好實施、不好檢查、無法完成。師長經常給孩子一個籠統而不具體的學習目標,孩子學習就會出現興趣下降、學習拖沓、效率下降的現象。
案例:源源父親:“兒子不學習,經常在網吧混。”父子在心理老師的指導下,父親每天陪兒子記十個單詞,堅持半年后,兒子說:“爸爸,我想我能考上二本。”
一個好的學習目標需要三個要素:規定數量、規定時間、有質量要求。目標制定要給孩子留出自主支配的時間。把大目標分成若干個小目標來完成,要求明確具體可操作性強,一天的目標可能是兩個單詞,一道題,讀一篇文章,堅持下去,累積起來,你會發現孩子收獲可觀。
5.對癥下藥
案例:宇明(化名)高三模擬考試成績下降,父母急得花錢請老師補課。而宇明成績下降的原因不是學不會,而是因為父親的干預自己交朋友情緒低落。
師長要認真理清孩子不努力是哪出了問題,導致孩子學習興趣下降。是聽不懂課?還是學習方法不對頭?還是有心結有情緒?找準病因,才能對癥下藥,有些師長看到孩子成績差就盲目地給孩子補習文化課并非良策。
6.就事論事,不做道德評判
無線上綱,把作弊僅僅歸結為道德問題,從人格上否定孩子;小題大做,請家長,讓孩子在父母面前曝光;當眾批評,讓孩子在同學面前顏面盡失……這種種做法都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受傷的結果是孩子破罐子破摔,叛逆自卑。
要有效地解決學生考試作弊問題:
學校需要建立起多元的評價體系,改變單一的靠學習成績來評價的方式。針對學生基礎來確定考核標準,而不要下達高指標,高指標必然會出現浮夸風;家長需要融洽親子關系,努力學習,與孩子共同成長;教師需要關注作弊學生內心當中真正的需求。
成長,忌揠苗助長;成功,需要等待。
?誗編輯 魯翠紅